- 招募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子女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6...
- 社交恐惧症能断根吗,能手术治疗...
- 是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2)
- 她什么原因害怕颜面潮红?
- 他为啥不敢和漂亮女生对视?
- 他为啥不敢和漂亮女生对视?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4)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4)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3)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3)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2)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2)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1)
- 读《精神卫生法(草案)》(1)
- 她为什么反感丈夫拥抱?
- 她为什么反感丈夫拥抱?
- 如何面对压力?
- 如何面对压力?
- 做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做梦?
- 做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做梦?
- 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8)
- 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8)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性精神障碍...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性精神障碍...
- 精神病人可以生孩子吗?
- 精神病人可以生孩子吗?
- 精神病可以断根吗?
- 精神病可以断根吗?
- 是癔症还是精神分裂?
- 是癔症还是精神分裂?
- 感悟生命----再论生与死的意...
- 感悟生命----再论生与死的意...
- 精神分裂症可以手术治疗吗?
- 精神分裂症可以手术治疗吗?
- 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因素
- 这是什么病,真的好痛苦啊
- 这是什么病,真的好痛苦啊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3)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3)
- 焦虑状态是焦虑症吗?和神经症有...
- 焦虑状态是焦虑症吗?和神经症有...
- 想起死亡、害怕死亡怎么办?--...
- 想起死亡、害怕死亡怎么办?--...
- 这是什么性格,能改变吗?
- 这是什么性格,能改变吗?
- 她为什么不敢同别人说话?
- 她为什么不敢同别人说话?
- 服用抗精神药可以哺乳吗?
- 服用抗精神药可以哺乳吗?
- 这是精神分裂症吗?
- 这是精神分裂症吗?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忧郁症?
- 是精神分裂症还是忧郁症?
- 他为什么害怕和别人一起吃饭?
- 他为什么害怕和别人一起吃饭?
- 他为什么紧张手抖?
- 他为什么紧张手抖?
- 是植物神经紊乱吗?
- 是植物神经紊乱吗?
- 我是否属抑郁患者?
- 我是否属抑郁患者?
- 冬天不说话春天拼命说
- 冬天不说话春天拼命说
- 反复穿衣服怎么办?
- 反复穿衣服怎么办?
- 突然而来的压抑感
- 突然而来的压抑感
- 抑郁症的治疗(3):常用抗抑郁...
- 抑郁症的治疗(3):常用抗抑郁...
- 抑郁症的治疗(2):治疗策略和...
- 抑郁症的治疗(2):治疗策略和...
- 抑郁症的治疗(1):治疗原则
- 抑郁症的治疗(1):治疗原则
- 抑郁症的表现(4):非典型特征...
- 抑郁症的表现(4):非典型特征...
- 他为什么作梦?
- 他为什么作梦?
- 抑郁症的表现(3):思维障碍
- 抑郁症的表现(3):思维障碍
- 抑郁症的表现(2):躯体症状
- 抑郁症的表现(2):躯体症状
- 抑郁症的表现(1):情绪症状和...
- 抑郁症的表现(1):情绪症状和...
- 失眠怎么办?
- 失眠怎么办?
- 焦虑障碍系列之(四):社交焦虑...
- 焦虑障碍系列之(四):社交焦虑...
- 患者不配合治疗怎么办?
- 患者不配合治疗怎么办?
- 抑郁焦虑能彻底治愈吗?
- 抑郁焦虑能彻底治愈吗?
- 焦虑障碍系列之(三):社交焦虑...
- 焦虑障碍系列之(三):社交焦虑...
- 焦虑障碍系列之(二):社交焦虑...
- 焦虑障碍系列之(二):社交焦虑...
- 焦虑障碍系列之(一):什么是社...
- 焦虑障碍系列之(一):什么是社...
- 双相障碍系列之(二):双相障碍...
- 双相障碍系列之(二):双相障碍...
- 双相障碍系列之(一):什么是双...
- 双相障碍系列之(一):什么是双...
- 精神病早期干预的好处、延迟治疗...
- 精神病早期干预的好处、延迟治疗...
- 理解强迫思维的认知行为方法
- 理解强迫思维的认知行为方法
- 精神病早期干预:越早治疗效果越...
- 精神病早期干预:越早治疗效果越...
- 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因素
- 作者:徐贵云|发布时间:2010-03-27|浏览量:370次
一.强迫症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
过分追求完美;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善改变;焦虑特质,或神经质。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中患强迫症人格障碍及神经症发病率较高。
1.父母人格对孩子OCD的影响:焦虑特质父母,对环境境异常敏感,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科徐贵云
习惯将问题扩大化,在孩子现实生活中,无意识的设置各种障碍。
2.强迫症的父母和家庭:强迫症儿童患者的父母,多不信任儿童的能力,不鼓励其独立,不积极解决问题,多批评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状多见。
3.强迫症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使强迫症儿童,不积极解决问题,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自信,对父母感情疏远,缺少感情支持和温暖。
4.父母人格对孩子患强迫症的影响:强迫型人格父母:追求完美,生活风格僵化,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刻板;造成孩子性、躯体、及情感伤害。孩子:将其歪曲、压抑、否认,便形成强迫症的心理基础。孩子:退行到前语言阶段,不知道用语言表达强迫观念,而以行为变形应对,是幼畸防御斗争的痕迹。
二.强迫症患者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亲 母亲
n 情感温暖理解 低 情感温暖理解 NS
n 惩罚严厉 高 惩罚严厉 高
n 过分干涉 高 过分干涉 高
n 拒绝否认 高 拒绝否认 高
n 过度保护 高 过渡保护 高
1.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n父母采取过分干涉、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
n促使形成内向、情绪不稳及胆小怕事等个性特征;
n父母不良方式越多,其子女的N、P分值越高,学习成绩越差。
2.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价值观影响
n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社会价值观;
n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
n从而产生明显的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谴责;
n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3.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自我的影响
n父母缺少情感温暖、关爱、理解、过分拒绝和否定:
n会使儿童产生孤独、被遗弃感;
n使其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信心;
n父母的过分保护,阻碍了个体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4.OCD父母的教养方式
n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n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是子女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
nOCD父母较正常人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
n在冷谈、受惩罚和缺乏情感温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过度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