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晖主任医师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科室:
普通外科
- 什么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如何治疗?
- 什么是桥本氏病以及对其如何治疗...
-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指南
- 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之运动与癌症
- 乳腺疾病核磁MRI检查适应症和...
- 乳腺癌患者中Her-2的检测方...
-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育指导
-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治
- 拉帕替尼---乳腺癌治疗中的另...
- 如何理解和判断甲状腺核素扫描结...
- 希罗达---一种治疗晚期和转移...
- 乳腺癌的生物分子靶向治疗---...
- 常用于治疗中的乳腺癌危险度分级
- 新分子分型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的意义
- 关于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几个...
- 乳腺癌病理分型和预后
- 氟维司群为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什么是PET/CT以及那些人适...
- 乳腺癌的分期
- 为什么乳腺癌患者术后要做6个疗...
- 何为癌症的三级预防?
- 乳腺肉瘤和乳腺癌是一回事吗?
- 什么是“三阴”性乳腺癌?
- 各类型乳腺增生的表现不同
- 乳腺结节或肿块在什么情况下需手...
- 乳腺钼靶检查中良恶性钙化的区别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表现和治疗原则
- 乳腺钼靶与超声检查的各自特点是...
- 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切除术后是否需...
- 如何解读乳腺癌免疫组化中的项目...
- 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管靶向治疗...
-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对应的临床应...
- 女性乳房保健八大禁忌
- 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如何处理?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如何治疗?
- 甲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外科治疗?
- 什么是桥本氏病以及对其如何治疗...
- 目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何进...
- 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几种食物
- 甲状腺结节什么情况下要手术治疗...
- 如何看待乳腺疾病中的钙化
- 如何预防乳腺癌?
- 如何向医生表述乳腺的相关症状?
- 预防乳腺疾病的十大要素
- 甲亢患者什么情况下适合碘131...
- 为什么乳腺增生患者要多吃海带紫...
- 乳腺增生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
- 甲状腺的自我检查
- 什么样的甲状腺结节要怀疑是癌?
-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问...
- 甲状腺结节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手术...
- 容易患乳腺癌的10种女性
- 乳腺癌的分期
- 乳腺的核磁共振检查(MRI)
- 早期乳腺癌的定义是什么?
- 乳腺癌的预后都与那些因素有关?
- 隐匿性乳腺癌
- 关于乳腺小叶囊性增生的病因、检...
- 乳腺癌可能的早期症状
-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绝经?即绝经...
- 乳头溢液有几种表现形式?代表什...
- 甲状腺癌共有几种类型?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
- 什么人适合做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
- 何为影像检查中的BI-RADS...
- 适当运动能够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 那些人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 乳腺如何进行自我检查以及何时检...
- 乳腺癌手术后怎样防止复发?
- 乳腺癌手术后的饮食
- 关爱女性健康 预防乳腺增生
- 钼靶检查每次都要做么?
- 乳房肿块和乳房结节
- 乳腺癌该怎么治疗?
- 术前化疗-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
- 老人疝气如何治疗?
- 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之饮食与癌症
- 作者:肖晖|发布时间:2013-01-03|浏览量:1290次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有80%的癌症病因都与生活行为有关。因此,有专家提出“生活方式癌”概念。生活方式即个人和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学习、劳作、休息、运动、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人际交流、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习惯。英国癌症研究会发布报告表明,英国每年确诊的癌症患者中,超过4成由吸烟、饮酒、缺乏蔬菜水果、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因此衣、食、住、行都可能引发“生活方式癌”,其中以吸烟、酗酒、饮食、运动与癌症的关系最为密切。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肖晖
这里略去吸烟和酗酒与癌症的关系,因为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的癌症诱因。
饮食与癌症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食管癌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表明食管癌的高发与社会经济状况低下、不良饮食习惯、疾病史和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腌制食品、饮食不规律、霉变食品、烫食、高盐饮食、进食速度快、酸菜等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腌制食品、霉变食品中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该物质对多数动物有很强的致癌作用。长期吃热烫食物使食道黏膜受损,70度以上烫食对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周期会产生严重影响,并且为细胞在有害代谢产物作用下产生癌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进食速度快、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方式是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出现的。当食物缺乏充分咀嚼时,食物中的粗糙物质长期损伤食管黏膜,尤其是在生理狭窄区。长期饮食不规律将导致食管运动和协调障碍,并引起食管的损伤。
胃癌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所致的恶性肿瘤。国内外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均表明,饮食习惯不良(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进食快、喜烫食等)为胃癌的危险因素。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容易形成胃的负担过重,造成机械的胃黏膜损伤以及胃液的分泌紊乱,久之导致慢性胃病的发生。而慢性胃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黏膜保护和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增加致癌物的致癌风险。此外,常食用腌制食品提高了胃癌的危险行,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腌制食品摄入量与胃癌呈正相关。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脂肪膳食能显著地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会增加结肠中胆汁酸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而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某些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则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从而减少致癌物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的作用。所以,高脂肪饮食和膳食纤维不足是引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此外,精制糖特别是蔗糖含量高的膳食可能增加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
许多研究显示,高脂肪、低蔬菜、体重指数(BMI)大、体脂含量高等因素可以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国外学者报道,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是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者的2倍。多项研究均发现,肥胖与乳腺癌存在相关性,发胖年龄越早,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常吃油炸烧烤食物、烟熏腊制食物(大于3次/每周,每次50克)为乳腺癌较强的危险因素。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