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供血不足
- 小暑时节防暑祛湿
- 便秘的原因
- 立夏如何健康度过
- 谷雨时节话养生
- 什么是肠上皮化生
- 什么是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
- 胃次全切除术后还会得慢性胃炎
- 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
- 正确看待夏季汗出
-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 胃肠病的自我检查
- 哪些人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 怎样检测幽门螺杆菌
- 为什么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 春季如何保养胃
- 幽门螺杆菌是否传染
-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 进行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患者应注...
- 哪些人不适宜做钡餐检查
- 哪些人适宜做钡餐检查
-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意义
- 哪些人不适宜做胃镜检查
- 哪些人适宜做胃镜检查
- 胃镜检查的好处
- 哪些胃肠道症状应引起警惕
- 为什么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调养脾...
- 老年人胃肠功能的特点
- 为什么胃病的发病率高
- 中医认为胃有哪些生理特点
- 中医所说的“脾胃”是什么
- 春季养生保健
- 脑心同治
-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
- 冬季三九贴敷调脾胃
- 冬季常见病预防
- 立冬养生
- 口腔溃疡不可不重视
- 慢性胃炎秋季如何合理膳食
- 萎缩性胃炎“八招”防癌
- 秋分话养生
- 关于萎缩性胃炎
- 胃癌早知道
- 立秋养生保健
- 夏季腹泻
- 慢性胃炎常见临床表现
- 慢性胃炎治疗
- 暑期学生保健
- 大暑养生话健康
- 慢性胃炎的预防
- 慢性胃炎发病原因
- 便秘与感冒
- 为什么会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 夏季巧用藿香正气水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
-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治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饮食调养
-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调...
- 夏季调护
- 冬病夏治脾胃病
- 揭开“脾虚”的面纱
- 作者:刘建平|发布时间:2014-11-05|浏览量:3673次
“脾胃”是中医学上的名称,一般泛指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人出生后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食入的营养才能消化、吸收,输运全身,保证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能量需要。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即“四季脾旺不受邪”。中医讲:脾脏多虚,脾虚,则受纳运输水谷失职,人体所需营养不足,以至身体羸弱,疾病丛生,影响健康和寿命。
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脾虚呢?脾虚的典型症状有哪些?中医认为脾虚多由饮食不节、劳倦及思虑过度而导致,而临床上脾气虚、脾阳虚最为常见。
脾气虚可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不欲饮食,腹部胀满,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而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脾气虚的人群一般舌体颜色发淡,可能舌边有齿痕,舌体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脾阳虚主要是一派寒象,面色少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大便偏稀等,这时舌体胖大,上有一层发腻的白滑苔。
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调养脾脏,中医大家张景岳提出:“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健脾补脾,先从饮食做起,饮食有节,饮食宜淡,饮食宜缓,饮食宜少,饮食宜软,饮食宜温,饮食宜精;其次一定要养心情,脾是有“感情”的,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脾”,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饭不思,影响脾胃消化吸收,脾也为称为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平时要有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保持恬淡、宁静、愉快的心境;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坚持适度锻炼。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粥是养脾的无上之食,长寿诗人陆游把喝粥作为长寿秘诀。脾虚之人如果把薏苡仁、淮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健脾之物放入粳米粥内一起煮,既可补脾又可长寿,一举多得。
足三里是调节脾胃的重要穴位,也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指处。每日按揉50~100次,能起到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
如果脾虚症状比较严重,平时饮食生活调节无法改善,还是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中药调理脾胃。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