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供血不足
- 小暑时节防暑祛湿
- 揭开“脾虚”的面纱
- 便秘的原因
- 立夏如何健康度过
- 谷雨时节话养生
- 什么是肠上皮化生
- 什么是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
- 胃次全切除术后还会得慢性胃炎
- 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
- 正确看待夏季汗出
-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 胃肠病的自我检查
- 哪些人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 怎样检测幽门螺杆菌
- 为什么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 春季如何保养胃
- 幽门螺杆菌是否传染
-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 进行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患者应注...
- 哪些人不适宜做钡餐检查
- 哪些人适宜做钡餐检查
-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意义
- 哪些人不适宜做胃镜检查
- 哪些人适宜做胃镜检查
- 胃镜检查的好处
- 哪些胃肠道症状应引起警惕
- 为什么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调养脾...
- 老年人胃肠功能的特点
- 为什么胃病的发病率高
- 中医认为胃有哪些生理特点
- 中医所说的“脾胃”是什么
- 春季养生保健
- 脑心同治
-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
- 冬季三九贴敷调脾胃
- 冬季常见病预防
- 立冬养生
- 口腔溃疡不可不重视
- 慢性胃炎秋季如何合理膳食
- 萎缩性胃炎“八招”防癌
- 秋分话养生
- 关于萎缩性胃炎
- 胃癌早知道
- 夏季腹泻
- 慢性胃炎常见临床表现
- 慢性胃炎治疗
- 暑期学生保健
- 大暑养生话健康
- 慢性胃炎的预防
- 慢性胃炎发病原因
- 便秘与感冒
- 为什么会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 夏季巧用藿香正气水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
-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治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饮食调养
-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调...
- 夏季调护
- 冬病夏治脾胃病
- 立秋养生保健
- 作者:刘建平|发布时间:2012-08-07|浏览量:538次
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盛,新陈代谢变的缓慢。而且立秋昼夜温差大,经过一个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抵抗力难免会下降。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秋季养生,燥邪当令,饮食上还要滋阴润燥,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大,人们仍然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消化内科刘建平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 润燥、养阴、润肺。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更要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
例如,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在秋季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 。若对抗秋燥,可用罗汉果、大白梨各1个,乌梅10克,冰糖适量 ,煮沸去渣取汁饮服,每日数次 。如果出现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可用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水煎服,可润燥降火。
另外立秋之后,要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它们都属于热性,食后容易上火。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容易伤害肺部,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忌多贪食瓜果,“秋瓜坏肚”,立秋之后,暑热未尽,但是进食过多生冷瓜果容易损伤脾胃,所以吃水果要把握好量。
中医上讲,秋三月??阴气始起,早睡早起。所以在起居上宜早卧早起,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应避免过度出汗。运动时更要选择舒缓的项目,如慢跑、爬山、游泳等。
在精神调养方面,应收敛神气,心平气和,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忌忧郁恼怒,以适应秋季清肃的气候特征。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