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涌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科室: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问题答疑
- 一位脊柱侧弯患者的感谢信
-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15岁少女Sh...
- 新技术使颈椎术后10年患者再获...
- 来自2012年国际脊柱侧弯研究...
- 请关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
- 10月24日-28日 中央电视...
- 腰椎滑脱2年余年初腰和右腿开始...
- 拉响“颈报”
- 早诊早治直“罗锅”
- 请大家关注:绝处逢生
- 脊柱侧弯剃刀背的矫正
-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最新信息
- 椎体直接去旋转对青少年特发性脊...
- 先天性脊柱侧凸诊断与治疗现状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一个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的亲历...
- 脊柱侧弯 一把伤害的双刃剑!
- 谈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
- 钙从年轻补,老时不痛苦
- 健康“颈”报莫忽视
- 谁“挖空了她的骨头?”
- 关节滑膜也会出“疝气”?
- 脊柱侧弯住院手术相关流程
- 脊柱侧弯手术对脊柱活动的影响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脊柱侧弯 钛合金的脊柱内固定物...
- 矫正轻度脊柱侧凸的锻炼方法
- 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治疗
- 脊柱侧弯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救助...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医学毕业生之何去何从?
- 冬季腰椎保健提示
-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
- 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僵硬性脊柱侧...
- 后路可调节矫正术治疗早发型脊柱...
-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矫正治疗先天...
- 脊柱侧凸合并无症状性Chiar...
- 椎管骨性纵隔及脊髓纵裂的手术治...
- 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有关问题
- 脊柱侧弯手术以后如何运动
- 脊柱侧弯 折翼女孩的飞翔之路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三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二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一
- 脊柱侧弯与牵引
- 《健康北京》健康大讲堂:疏通狭...
- 请关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BT...
- 有好腰 自己造
- 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年轻...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胸、腰椎发育畸形需要手术吗?
- 做了脊柱矫正术安装了支架会不会...
- 中国不吃不喝也无法解决看病难看...
- 脊柱侧弯矫正:别拖过了14岁
- 台湾著名脊柱外科专家 - 张国...
- 警惕!这些时尚偷走你的骨骼健康
- 新医改的亮点??中西医并重
- 治疗骨科病,心理疗法很重要
- 也谈“好医生一定要会说话”
- 平淡生活 - 转载自我的患者的...
- 搜狐脊柱健康访谈:女性不良习惯...
- 小动作收获大健康
- 调查显示:颈椎病高发年龄从55...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大概多少钱?
- 轻度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修订版...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十大体检异常排...
-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的费用
- 坚持还是放弃? TO BE O...
- 颈椎问题 - 电脑族如何防范?
- 儿童脊柱侧弯:您留意了吗?
- 给孩子看看后背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2008 - 胜利属于我!
- 脊柱侧弯 术后实录 - 我的...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
- “大手袋”最伤腰
- 脊柱侧弯手术相关问题的医患对话
- 有关腰痛的问题和解答(Ques...
- 拯救残缺的美丽??一位患者手术...
- 脊柱侧弯 请了解疾病 请理解患...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青少年需防习惯性脊柱弯曲
- “腰龄”衰老困扰年轻人 以“忙...
- 天使战胜le魔鬼----求医记
- 一个医生的哲学
- 警惕夏天对颈椎的七种伤害
- 男性健康十大困惑
- 枕头多高才最合适?
- 老人锻炼慎用小区健身器
- 年轻人,颈椎病离你并不远!
- 电脑和健康
- 脊椎侧凸的保守疗法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腰部常见四种痛
- 别疏忽了孩子的脊柱侧弯
- 致脊柱侧弯手术后朋友的一封信
- 脊柱侧凸手术时机
- 我问阳光
- 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最新研究动态
- 不要让你的“腰龄”超标!
- 保护脊柱每天只需8分钟
- 幼儿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 - 原...
- 用数码相机拍摄X线片、CT、MRI等方法和技巧
- 作者:海涌|发布时间:2008-06-08|浏览量:2307次
古代医学讲究望闻问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医学亦如此,不过现在医学可以借助先进的设备来做各项检查,比如CT,B超,X射线等。网上求医成了一种新的方式的,但是因为医生不能亲自检查各项体征,有时是有些局限性的,所以我们也尽可能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X线片、CT、MRI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很多人都有用数码相机拍摄CT、MRI、X线片的经历,但是拍摄效果常常差强人意。
通常来讲,用数码相机拍摄这些片子需要给片子一个亮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电脑显示器,白天的窗玻璃(未装防盗窗,否则会有阴影留下),当然最专业的读片灯,然后用数码相机对准片子,关闭闪光功能,拍的时候手要稳,以避免相机抖动导致图像不清楚。
如果想拍的效果更好,还有有些技巧需要注意的,
一、器材要求:
1.数码相机(500万象素以上为佳,这样可以一次摄下整张片子,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从照片上切下的单幅图片足够清晰)
2.三脚架(理论上越大越好,其实一般的足够用了,只要能支起相机即可,不必担心抖晃,因为我有下面的绝招)
3.观片灯(能够置入一张片子足够,过大则会出现背景太亮导致照片边缘模糊,可以用其它片子遮挡光亮)
二、步骤
1.保持室内黑暗(目的是为了减少片子反射室内物体、拍摄人及相机机身导致干扰)
2.三脚架支起相机使相机镜头对准片子中心(如果你的三脚架质量很好,可以竖放片子,同时将相机竖放,但是简易三脚架相机竖放时不能够很好的垂直)
3.将片子横向置入观片灯(如果宽度不够,可以将观片灯放倒)(至于为什么横放,相机正常拍片都是宽>高,这样放置可以用最大版幅纳入图片资料)
4.调整相机参数:分辨率设为最高,关闭闪光灯,设图片色彩为黑白(如果有这项功能).如果要病灶局部的特写则要开启微距。
5.使相机离开片子约1米远,适度拉伸相机光学变焦,保证片子全部图像纳入取景范围,如果放至最大不能使图像满幅,可以移近相机。注意:拉伸变焦不能达到数码变焦的位置,大多数码相机变焦时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之间的分隔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相机机身被观片灯照亮后的反光,并且可以减少拍摄图片的畸变,如果相机开启了微距,距离观片灯很近,这样拍摄的图片就不是正方形了。
6.开启相机的延时拍摄功能,轻按下快门对焦,然后按到底,离开相机,避免震动,等待相机数秒后自动完成拍摄。。CT、MRI及X线片拍摄骨一般暴光时间1/1500秒到1/60。其中CT片骨窗选1/400,MRI选1/250,CR片选1/600,普通X线片视亮度而定。焦距一般选2.8或3.5即可。
7.检验拍摄效果,如果拍下的图片质量合格,在相机屏幕上放至最大,可以看清片子上的文字等信息。
这样拍片能够最大限度的拍摄出质量上乘的照片,并且图片一致性很好,避免了抖晃所致的模糊,减少了照片的变形,实际操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压缩图片大小的诀窍,就是先将图片复制到powerpoint中,再另存为JPEG图象格式,这样处理后一张图片大小约30k左右,可以大大地节省储存空间。
希望大家检验,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心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