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涌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科室: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问题答疑
- 一位脊柱侧弯患者的感谢信
-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15岁少女Sh...
- 新技术使颈椎术后10年患者再获...
- 来自2012年国际脊柱侧弯研究...
- 请关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
- 10月24日-28日 中央电视...
- 腰椎滑脱2年余年初腰和右腿开始...
- 拉响“颈报”
- 早诊早治直“罗锅”
- 请大家关注:绝处逢生
- 脊柱侧弯剃刀背的矫正
-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最新信息
- 椎体直接去旋转对青少年特发性脊...
- 先天性脊柱侧凸诊断与治疗现状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脊柱侧弯 一把伤害的双刃剑!
- 谈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
- 钙从年轻补,老时不痛苦
- 健康“颈”报莫忽视
- 谁“挖空了她的骨头?”
- 关节滑膜也会出“疝气”?
- 脊柱侧弯住院手术相关流程
- 脊柱侧弯手术对脊柱活动的影响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脊柱侧弯 钛合金的脊柱内固定物...
- 矫正轻度脊柱侧凸的锻炼方法
- 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治疗
- 脊柱侧弯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救助...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医学毕业生之何去何从?
- 冬季腰椎保健提示
-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
- 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僵硬性脊柱侧...
- 后路可调节矫正术治疗早发型脊柱...
-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矫正治疗先天...
- 脊柱侧凸合并无症状性Chiar...
- 椎管骨性纵隔及脊髓纵裂的手术治...
- 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有关问题
- 脊柱侧弯手术以后如何运动
- 脊柱侧弯 折翼女孩的飞翔之路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三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二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一
- 脊柱侧弯与牵引
- 《健康北京》健康大讲堂:疏通狭...
- 请关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BT...
- 有好腰 自己造
- 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年轻...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胸、腰椎发育畸形需要手术吗?
- 做了脊柱矫正术安装了支架会不会...
- 中国不吃不喝也无法解决看病难看...
- 脊柱侧弯矫正:别拖过了14岁
- 台湾著名脊柱外科专家 - 张国...
- 警惕!这些时尚偷走你的骨骼健康
- 新医改的亮点??中西医并重
- 治疗骨科病,心理疗法很重要
- 也谈“好医生一定要会说话”
- 平淡生活 - 转载自我的患者的...
- 搜狐脊柱健康访谈:女性不良习惯...
- 小动作收获大健康
- 调查显示:颈椎病高发年龄从55...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大概多少钱?
- 轻度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修订版...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十大体检异常排...
-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的费用
- 坚持还是放弃? TO BE O...
- 颈椎问题 - 电脑族如何防范?
- 儿童脊柱侧弯:您留意了吗?
- 给孩子看看后背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2008 - 胜利属于我!
- 脊柱侧弯 术后实录 - 我的...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
- “大手袋”最伤腰
- 脊柱侧弯手术相关问题的医患对话
- 有关腰痛的问题和解答(Ques...
- 拯救残缺的美丽??一位患者手术...
- 脊柱侧弯 请了解疾病 请理解患...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青少年需防习惯性脊柱弯曲
- “腰龄”衰老困扰年轻人 以“忙...
- 天使战胜le魔鬼----求医记
- 一个医生的哲学
- 警惕夏天对颈椎的七种伤害
- 男性健康十大困惑
- 枕头多高才最合适?
- 老人锻炼慎用小区健身器
- 年轻人,颈椎病离你并不远!
- 电脑和健康
- 脊椎侧凸的保守疗法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用数码相机拍摄X线片、CT、M...
- 腰部常见四种痛
- 别疏忽了孩子的脊柱侧弯
- 致脊柱侧弯手术后朋友的一封信
- 脊柱侧凸手术时机
- 我问阳光
- 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最新研究动态
- 不要让你的“腰龄”超标!
- 保护脊柱每天只需8分钟
- 幼儿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 - 原...
- 一个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的亲历手记
- 作者:海涌|发布时间:2011-01-26|浏览量:2019次
以下的文章来自我的患者"安然",希望她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借鉴的经验。
一个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的亲历手记
写在前面的话:
2010年7月21日我带着女儿去北京求医。为了让亲朋即时了解我在北京的情况,我用手机将所见所感以《求医手记》、《在朝阳的日子里》和《回家》为题共23篇陆续上传到QQ空间。今日有幸受海涌主任之约以《一个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的亲历手记》为题重新编辑整理,既是对北京求医的一个总结,也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诉病友:有病不可怕,只要找对医生和治疗方法,就可以改变痛苦的现状,战胜病魔,重获新生!在此感谢海主任给我这个机会与病友交流,也祝所有的朋友们身体健康,远离病痛,开心过好每一天!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
一、求医手记
今天终于见到了海主任,北京求医总算在我到京的第四天开始了。
7月21日下午14:29分火车徐徐驶离了深圳站,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熟悉的街景,我默默地体会着这一刻的复杂心情:有祈盼,有执着,有坚强,有沉重,有忐忑,有憧憬,还有隐忍:要忍受手术决策的煎熬,忍受术中术后的疼痛,甚至还要准备好忍受万一出现的不良后果!
凤凰涅磐,只为重生!-
进京求医的想法大概源于几个月前对海主任博客的再拜读。
今年的初春,深圳不同于往年,气温异常凉爽且回暖缓慢,对我这腰腿关节不好的人更是时时体会着“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滋味。一个冬天小心翼翼的养护,在这个清冷的四月不堪负重,我再次病卧床上不能自理。心灰心冷心痛,生命又一次陷入泥泞!新的一轮康复,重复着六年来以往七次的痛!(注:2004年在深圳做了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六年先后八次因“失稳”腰病复发)泪水打湿了枕巾,也强烈地冲撞着我的大脑: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当我能够坐在电脑前,习惯性地打开一周都不曾上的博客,海主任的“一个脊柱外科医生的随笔---海涌教授的博客”再次吸引了我的视线,一种久违了的感动象一只神奇的手,牵引着我重新阅读那些读了多遍的日志,仁心仁术,诉说着一个个重获新生病患的动人故事,也触动着我的神经:我为什么不去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我也同样渴望新生啊!
曾经两次给海主任留言叙述我的病痛和治疗经过,可能是海主任太忙了没有看到,这次在留言中我提出了加我QQ想交流的要求,没想到第二天“小喇叭”就不断地闪烁!
加了海主任的QQ后我才发现,原来QQ空间才是海主任百忙中与病患的沟通平台。空间里不仅有他亲自撰写的脊柱科普知识,有他20多年来治疗脊柱疾病特别是脊柱侧弯手术的经验教训及感受,更有许多经他治愈的病患亲自写的治疗经历,感人至深,再现了海主任的大医精诚和仁心仁术。
一日手机看博客,读着患者发自肺腑渴望新生的呼唤,令我一度哽咽流泪!没有经历过病痛的折磨,怎能感同身受啊!于是渴望治愈腰病,渴望新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才催生了我北上求医的计划。
按照海主任博文里介绍的方法,我把去年和刚拍的核磁片、CT和动态X光片通过相机拍照再上传到海主任的邮箱里,这样他就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看到这些片子,这是目前流行的“网上求医”。海主任看过片子后给出了初步诊断:失稳,考虑做“腰椎间盘置换术”。
临行前,家人反复叮嘱我既然到了北京就多去几家医院看看,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7月26日上午,我首先来到朝阳医院见到了海主任,海主任看了片子和我的病况介绍,认为是“失稳”造成了我的腰病频发,仍建议我做“腰椎间盘置换术”(简称“置换术”)!
7月27日开始,在亲朋的帮助下,我又先后去了望京医院、协和医院和北京第三医院看专家门诊,这些专家的建议惊人的一致:建议我做“腰椎间盘固定融合术”(简称“固定术”),并认为“置换术”风险大、手术技术不成熟、我不具备适应症等等。专家们一致否定了海主任“置换术”的建议,这虽出乎我的意料,但在4:1的绝对压力下,我只好决定接受做“固定术”。7月28日,在协和医院开具了住院通知书。
在等协和床位的一周多时间里,我的心情既焦急又不安,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正如我在海主任QQ上的留言:这两天一直用手机上网看“置换术”和“固定术”的有关介绍,有文章说“置换术”将来有望替代“固定术”,内固定普遍被认为有运动功能丧失和相邻节段退变的可能……可其他几家医院的专家都不建议我做“置换术”,认为该手术有争议、风险大,甚至我不具备“适应症”,解决不了我“失稳”的问题。惶恐不安中在等协和的床位,我还常常想起您对我说的那些话……您是非固定融合术的积极倡导者,更是我崇拜的专家,现在只能这样想:若还有机会能让您亲自为我手术,那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网文和资料表明,朝阳医院是国内开展“置换术”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之一,99年至今已成功实施100多台手术且无并发症,跟踪远期疗效优于“固定术”。因手术是从前路(腹部)进入,要避开肠和血管等内脏器官找到椎间盘再实行置换,对于骨科医生来说可能被视为禁区,或许这也是该手术不能普及和骨科医生普遍认为的“风险大”。
我明白了,我的不安不只是协和床位迟迟等不到的焦虑,更主要的是我并不能完全接受“固定术”!明明知道它普遍存在术后“固定节段丧失运动功能和相邻节段易加速退变”这个缺陷,那我为什么还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明知故做”呢?!
不安中辗转反恻,彷徨中寻找出路。8月6日我终于鼓足勇气给海主任发了手机短信,恳请他给我时间去找他面谈,海主任立即回复了:周一吧!
海主任每周一上午只有半天门诊。
十一点多他终于看完了今天的挂号,开始听我诉说苦恼和请求。他说“固定术”在骨科属于终极手术,若干年后再有问题很难处置,而“置换术”在我院虽只有十年的历史,100多例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若十年后再有症状还可以选择“固定术”做最终的治疗。他坦诚地告诉我,朝阳“置换术”做得最多的是退休返聘的上任老主任王庆一教授,并答应若手术和王主任一起上,还马上电话约来王主任来为我问诊。
我被海主任和王主任不忌择医,坦诚为患者着想的精神所感动,下午5:30分办完入院手续,我终于住进了朝阳医院。
二、在朝阳的日子里
入院第二天开始,术前常规检查逐项进行。因“置换术”禁忌较多要求严格,所以CT和椎间盘造影两项检查成为关键。
8月13日下午2:10分行造影术。
为了评价手术节段椎间盘内纤维环和髓核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客观依据,造影术成为CT、MRI(核磁)之外的重要检查手段。
虽为小手术,也和正规手术一样的程序:术前手术风险告知书上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签字认定(麻醉、术中风险,术后不良反应等),备皮后入无菌手术室,无影灯下俯卧,C臂X光机准确定位,局麻后确定穿刺点进入。
我的手术节段是腰5骶1,狭窄变形了的椎间隙,穿刺针需倾斜一定的角度才能够准确到达,紧贴神经根又不能有损伤,难度可见一斑。为使穿刺针到达准确位置,手术中孟医生真是做到了精益求精,期间用C臂机拍X光片就达几十次之多!
手术再次让我感受到04年局麻后椎间盘摘除术的痛苦、紧张和不安,但在孟医生的精心操作下,仅有一次小的触及神经痛。在三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两个小时后穿刺针终于到达准备位置!之后注入碘对比剂,立即病变间盘出现酸胀痛,与平时犯腰痛时症状一样,表明造影呈阳性结果。
孟医生等三位医生不怕“吃线”的危险,全神贯注2小时20分后手术大功告成,在此深深地感谢!
8月27日早晨7:30分,我被推进了手术室。我被平摆在50公分宽的手术台上,右手插上了静脉针。关医生和王主任先后走进来和我打个招呼之后就去忙碌了,我盼望着见到海主任,今天是王主任和海主任联手为我手术。麻醉师拿着一个输液袋在我眼前一晃,之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被推回病房时已是下午1:30分。
手术顺利结束后还要过几关,才能恢复自主功能?
我的经历和理解是:
一是麻醉关。现代医学因为麻醉的应用,基本将术中的疼痛降为零,一觉之后手术完成,病人感受到的只是对手术假想的恐惧。“叫醒”之后,多数人会慢慢醒来,开始有了痛感,在没使用止痛棒之前,有些人甚至开始呻吟,有的人有麻醉反应,出现呕吐、头晕等不良状况。我前后两次手术都没有以上症状,平稳过渡到术后迅速恢复期。
二是术后反应关。外科手术是西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许多人幼稚地认为通过手术治疗,病灶去除了,康复了就和“好人”一样了。其实手术是一种破坏性的治疗,一动刀就伤及皮肉,血管,筋腱,最小的后遗症是粘连,因为再高级的医生也无法保证术后皮下愈合无粘连。其次是你的病灶无论是产生了神经压迫还是损伤,通过手术“解压”,取出压迫物,就如一块石头挤压到了血管、神经根或硬膜囊,手术取出“石头”,可曾经受损“压皱”了的地方还有一个慢慢舒缓恢复的过程。再有就是手术损伤。与“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道理相同,骨科病历也是每个人不同。手术毕竟是人的行为,手术医生的学识和技术水平、动手能力、责任心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在治疗最大化的前提下把手术损伤降到最低。多数术后反应如麻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也有的需要几年,但严重的如神经损伤甚至无法恢复。
三是恢复自主排泄关。术前灌肠、插尿管是为了保证病人手术前后不受排泄的影响,尿管一般三天后摘除,这时就要求病人自主排尿了,可这个恢复过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过关的,常有病人二次插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术后卧床肠蠕动慢,应以流食为主,也不能过早进补肉食,否则造成便秘那可就更痛苦了。
还是饮食关、睡眠关等等。
术后就是在这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一路走来,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关爱生命,关注健康,远离疾病,你的生命质量才有保障。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当我把写有这八个字的锦旗打开和着鲜花送到海主任的手里时,病房里响起了掌声!
海主任的个人网站《大海的脊柱外科世界》让这位少壮派专家在国内脊柱外科领域名声大噪,我也有幸在这几千里之外对海主任从了解到信服,并通过博客相识,通过QQ沟通,网络时代让一切皆有可能!
海主任是2006年来到朝阳医院的,之前是解放军306医院的骨科主任,留美博士后,20多年的脊柱外科临床经验,让63年出生的他既年富力强又经验丰富。据病友介绍,因海主任做脊柱侧弯手术的知名度,他刚到朝阳医院不久慕名前来的各地患者甚至将骨科住院部的楼道都住满了!
海纳百川,不拒细流。海主任凭着高超的医技、严谨的作风和对患者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崇拜和尊重。“大医精诚,妙手仁心”我认为海主任当之无愧。
后记
我在离开家48天后终于回来了,当见到焦虑不安和日夜惦念我的母亲时,我用拥抱和微笑告诉她我平安回来了,母亲的一句“你可算回来了!”让我的眼泪终于无法控制。
是啊,我带着重获新生的身心回来了,虽然还要有一个月的卧床康复期,但对我这次北上求医来说已是渐进尾声。衷心感谢为我手术的海涌主任、王庆一主任,感谢朝阳骨二科的医护人员,感谢同病相怜苦中作乐的病友们和给予我极大帮助的护工小钟,感谢保定的亲朋们专程的探望和鼓励,更要感谢北京的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坚定信心乐观地面对一切痛苦和挑战,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