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涌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科室: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问题答疑
- 一位脊柱侧弯患者的感谢信
-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15岁少女Sh...
- 新技术使颈椎术后10年患者再获...
- 来自2012年国际脊柱侧弯研究...
- 请关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
- 10月24日-28日 中央电视...
- 腰椎滑脱2年余年初腰和右腿开始...
- 拉响“颈报”
- 早诊早治直“罗锅”
- 请大家关注:绝处逢生
- 脊柱侧弯剃刀背的矫正
-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最新信息
- 椎体直接去旋转对青少年特发性脊...
- 先天性脊柱侧凸诊断与治疗现状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一个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的亲历...
- 脊柱侧弯 一把伤害的双刃剑!
- 谈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
- 钙从年轻补,老时不痛苦
- 健康“颈”报莫忽视
- 谁“挖空了她的骨头?”
- 关节滑膜也会出“疝气”?
- 脊柱侧弯住院手术相关流程
- 脊柱侧弯手术对脊柱活动的影响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脊柱侧弯 钛合金的脊柱内固定物...
- 矫正轻度脊柱侧凸的锻炼方法
- 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治疗
- 脊柱侧弯 关于威高爱心工程救助...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
- 医学毕业生之何去何从?
- 冬季腰椎保健提示
-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
- 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僵硬性脊柱侧...
- 后路可调节矫正术治疗早发型脊柱...
-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矫正治疗先天...
- 脊柱侧凸合并无症状性Chiar...
- 椎管骨性纵隔及脊髓纵裂的手术治...
- 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有关问题
- 脊柱侧弯手术以后如何运动
- 脊柱侧弯 折翼女孩的飞翔之路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三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二
- 一个幸运女孩背后的故事 之一
- 脊柱侧弯与牵引
- 《健康北京》健康大讲堂:疏通狭...
- 请关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BT...
- 有好腰 自己造
- 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年轻...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袭白领 专家建...
- 胸、腰椎发育畸形需要手术吗?
- 做了脊柱矫正术安装了支架会不会...
- 中国不吃不喝也无法解决看病难看...
- 脊柱侧弯矫正:别拖过了14岁
- 台湾著名脊柱外科专家 - 张国...
- 警惕!这些时尚偷走你的骨骼健康
- 新医改的亮点??中西医并重
- 治疗骨科病,心理疗法很重要
- 也谈“好医生一定要会说话”
- 平淡生活 - 转载自我的患者的...
- 搜狐脊柱健康访谈:女性不良习惯...
- 小动作收获大健康
- 调查显示:颈椎病高发年龄从55...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大概多少钱?
- 轻度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修订版...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十大体检异常排...
-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的费用
- 坚持还是放弃? TO BE O...
- 颈椎问题 - 电脑族如何防范?
- 儿童脊柱侧弯:您留意了吗?
- 给孩子看看后背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还你挺拔的身躯-脊柱侧弯专题-...
- 2008 - 胜利属于我!
- 脊柱侧弯 术后实录 - 我的...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
- “大手袋”最伤腰
- 脊柱侧弯手术相关问题的医患对话
- 有关腰痛的问题和解答(Ques...
- 拯救残缺的美丽??一位患者手术...
- 脊柱侧弯 请了解疾病 请理解患...
- 关节疼痛? 免疫力太强!
- 细微之处防颈椎病
- 请了解脊柱侧弯 理解脊柱侧弯患...
- 青少年需防习惯性脊柱弯曲
- “腰龄”衰老困扰年轻人 以“忙...
- 天使战胜le魔鬼----求医记
- 一个医生的哲学
- 警惕夏天对颈椎的七种伤害
- 男性健康十大困惑
- 枕头多高才最合适?
- 老人锻炼慎用小区健身器
- 年轻人,颈椎病离你并不远!
- 电脑和健康
- 脊椎侧凸的保守疗法
- “生长棒”矫正技术使幼儿脊柱侧...
- 用数码相机拍摄X线片、CT、M...
- 腰部常见四种痛
- 别疏忽了孩子的脊柱侧弯
- 致脊柱侧弯手术后朋友的一封信
- 脊柱侧凸手术时机
- 我问阳光
- 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最新研究动态
- 不要让你的“腰龄”超标!
- 保护脊柱每天只需8分钟
- 幼儿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 - 原...
- 脊柱侧弯 朝阳- 幸福的感觉 之三
- 作者:海涌|发布时间:2010-01-07|浏览量:1559次
后记:
写到这里,对于朝阳的回忆已经接近尾声了。可不知怎么了,心里突然涌出一丝丝不舍,很想让自己沉溺在这回忆中。。。是啊,朝阳带给我的感动岂能是这短短几页文字可以记述的。我知道,这感动将伴随着我直至人生的尽头。
下面就让我简短地回忆一下我在朝阳住院期间所结识的医护人员: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负责我的三个医生啦 =P
关立,关医生。高高瘦瘦,笔挺的身板,给人一种军人般英姿飒爽的感觉(私下里问过关医生,他从未从过军,呵呵)。关医生给人的感觉是严肃认真而又不失温和的。喜欢他回答问题时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带给我如同父辈般的厚重和踏实感。
孟祥龙,孟医生。高高的个子,戴着眼镜,温文尔雅。总是带着笑容走进病房。喜欢缠着孟医生问问题,因为即使再忙他也会很耐心给我解答。有时问好问题后发现自己真的很罗嗦,不禁纳闷:孟医生怎么那么好脾气呢?呵呵
于亮,于医生。还是高高的个子,年轻,阳光,帅气。赶到朝阳医院住下那天有点晚,科里只有于医生在值班。看着他老练的询问着我的病史,娴熟的纪录着病历,真的没有想到他是如此的年轻,还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接下来相处的日子里,于医生在工作中所表现的敬业精神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更是令我刮目相看。由于关医生和孟医生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上手术,我手术后日常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于医生负责。记得术后输血过程中我出现烦躁不安的输血反应,妈妈找于医生商量说剩下最后一袋血就不要输了。于医生听后立马给我下了对应的医嘱,让我坚持把血输完,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从手术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今年于医生就要从医学院毕业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了,让我们一起祝福他!
徐立杰,徐护士长。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一样长着圆圆的脸,爱猫的女孩。因为比我大一点,我叫她徐姐。第一次见到徐姐,是住院后的第一个早晨。那天她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进入病房径直走到我的床前对我说:听说科里住进了我的一个老乡,过来认识一下。这直爽的话语,不用多问,一定是俺们老乡了。邻家姐姐的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不忙时徐姐会来和我聊会儿天,聊聊小时候的事,聊聊家乡的土特产。在离家几百公里外的北京还能遇到家乡人真是很幸运的事。最最令我感动的还要数圣诞节从徐姐那收到的礼物了。圣诞节,手术后一周的我躺在病床上,挂着点滴和术后的疼痛做着激烈的斗争。冬日午后的阳光温和地照在我白色的棉被上,徐姐穿着白色的护士服轻轻的走到我的床边,递过一个精美的纸袋,对我说圣诞快乐!那一刻很意外也很感动!说实话,尽管在国外生活了多年,我骨子里还是很“中国”的,圣诞节对于我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2008那个在朝阳医院骨科病床上度过的圣诞节却是我终生难忘的。
吕仙颖,吕老师。一位言语不多,严格执行规范护理程序,有着多年脊柱外科护理经验的“老”护士(说她是老护士,是因为她有着多年的从业经历,人看上去可一点儿也不老的),我和妈妈尊称她为吕老师。手术后的午夜,得到医生的许可,可以翻身侧躺了。终于可以结束僵直的平躺姿势了,可因为没有掌握平行的翻身的要领,妈妈几次试着帮我翻身都没成功。没办法只好向值夜班的吕老师求救。记不清她是怎么帮我翻身的了,只记得她的动作很娴熟很利落而她的手又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轻。翻过身后她随手把准备好的枕头顶在我的后背上,身上的痛疼顿时减轻了好多。我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白鹤,白老师。人如其名,一位美丽的白衣天使。在朝阳的那些日子里,几乎每天早上都可以看见白老师带着一群年轻的小护士推着盛满输液瓶的小车辗转于骨科的病房间,一天的治疗从这里开始了。我从小就血管比较细,记得长大成人后几次挂盐水用的都是用给小孩子用5号针头。手术后要将较粗的套管针扎入我细细的血管可真不使一件容易的事,通常要挨上个两三针才成。术后可能是后背得伤口太疼了,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很娇气,怕打针,特别是怕扎第二针。于是每天我就很“赖皮”的喊着让白老师给打针,因为她总能“一针见血”。而白老师总是很温柔的面带微笑的答应我近乎无理的请求,单单这受到特别关照的“殊誉”也让我每天偷偷的“窃喜”一小把。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也真够“无耻”的了。在这里对那些被我拒绝的小白衣天使们郑重地道声对不起了。其实你们也是很棒的!多谢你们的悉心照顾!
康楠,康医生。一位看起来很有大智慧的医生。康医生不是我的主管医生,但手术后他会经常到我这转转聊聊。感觉他说话特幽默特逗,经常被他逗乐。不过最最享受的还是听他用赞叹的口气夸奖我的手术成果(应该是海主任的成果)。“真好!”他总这么说。简单的两个字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是啊!有缘能遇到海主任这样德艺双馨的医生,真好!能够有幸亲身经历和体验朝阳骨科的精英团队,真好!
朝阳, 感受幸福的味道。真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