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 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效果较...
- 需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的疾...
- 浅说腰椎管狭窄症
- 肩痛就是肩周炎吗?
- 神经根型颈椎病医案
- 颈型颈椎病医案-王立新
- 我国首部《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
-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
-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
-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
- 2010年骨科9病种中医临床路...
- 2010年骨科9病种中医临床路...
- 汤头歌诀-二 发表之剂
- 汤头歌诀-二 发表之剂
- 汤头歌诀-补益之剂
- 汤头歌诀-补益之剂
- 如何煎中药
- 如何煎中药
- 针灸歌诀集3选穴
- 针灸歌诀集3选穴
- 实用针灸分类歌诀集
- 实用针灸分类歌诀集
- 适合哪种手术?
- 适合哪种手术?
- 颈椎病热敷验方
- 春季养生杂谈
- 无极保养灸
- 无极保养灸
- PKP与谢??
- PKP与谢??
- 冬季养生杂谈
- 入冬以后话小雪
- 西藏之行十六(皮肤水疱瘙痒针刺...
- 西藏之行十三(朝刺荥、刺即效!...
- 西藏之行十二(飞机上的故事)
- 西藏之行十一(急则治郗、肝经急...
- 西藏之行十(平衡针灸显奇效-食...
- 五门十变配穴法
- 内经针法
- 内经针法
- 十二原穴歌
- 16络穴与合穴、下合穴
- 西藏之行九-癔病用平衡、三针哭...
- 西藏之行九-癔病用平衡、三针哭...
- 西藏之行八??再现神奇(穴位治...
- 推按代药歌
- 推按代药歌
- 中风针灸治疗
- 西藏之行七-一针见效起肩疾
- 西藏之行六??急则治郗(两穴治...
- 西藏之行五??神奇的中医经络穴...
- 西藏之行四-点穴解决感觉异常
- L5/S1腰椎间盘突出
- L5/S1腰椎间盘突出
- 辨证分型治疗腰腿痛
- 西藏之行三(鹿角和腰痛)
- 西藏之行二??桃花源与二白
- 西藏之行1-立竿见影的关节对应...
- 5手少阴心经
- 5穴之内治疗突然声哑
- 颈部疼痛的相关经络及敏感点
- 子午流注常用穴位
- 子午流注常用穴位
-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 灵龟八法
- 灵龟八法
-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 玉龙歌 (杨氏注解)
- 玉龙歌 (杨氏注解)
- 容易混淆的颈型颈椎病
- 电针治疗颈椎病(论文精选)
- 电针治疗颈椎病(论文精选)
- 颈椎病的好疗法-秘传疏经术
- 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新方法...
- 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新方法...
- 《黄帝内经•素问》...
- 《黄帝内经•素问》...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 患者突然晕倒,是否颈椎突出所致...
- 患者突然晕倒,是否颈椎突出所致...
- 秘传疏经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 切诊
- 切诊
- 八纲辨证
- 八纲辨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要点
-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
-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
-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
- 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
- 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
-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及其调养
- 食物的阴阳
- 食物的阴阳
-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 颈椎管狭窄症
- 颈椎失稳症简介
- 晕厥鉴别诊断
- 晕厥鉴别诊断
- 晕厥病因
- 晕厥病因
- 眩晕鉴别诊断
- 眩晕鉴别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误区-治疗方...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误区-治疗方...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误区-诊断的...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误区-诊断的...
-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机理及...
-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机理及...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与手术治...
-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与手术治...
- 颈椎病应该如何治疗?
- 颈椎病理疗作用及方法
- 颈椎病理疗作用及方法
- 颈椎病的预防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肌电图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肌电图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超声显像诊断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超声显像诊断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核磁共振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核磁共振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CT扫描
- 颈椎病的特殊检查-CT扫描
- 颈椎病的常规检查-X线平片检查
- 颈椎病的常规检查-X线平片检查
- 颈椎病检查应详问病史
- 颈椎病检查应详问病史
-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 颈椎病的定义
- 颈椎病的定义
- 目前比较擅长的方面
- 目前比较擅长的方面
- 我的研究方向-脊柱相关疾病
- 我的研究方向-脊柱相关疾病
- 相逢杏林有缘人
- 相逢杏林有缘人
- 身边有人突发心脏病我们该怎么办?
- 作者:许小桦|发布时间:2011-02-09|浏览量:991次
昨天去明阳山送走一位驾鹤西去的同事,起因是她前几天清早在家中心脏病突发、救治无效。
看着她亲人们悲痛的泪水,我的内心也深受触动。
不过痛定思痛,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觉得我好像应该做点什么才对。仔细想想,就有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减少一些亲人们悲痛的泪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许小桦
当心脏病突发时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记得2009年,“第一届羊城复苏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的心肺复苏研究领域的50余名知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十分钟内不做胸外按压、光等救护车来,心脏病突发患者基本没得救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子通教授这样“放言”。他表示,中国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到1%就是因为广大市民不懂简单的急救。在这次会议上,专家提出了“四步曲”简单救人法:黄子通教授表示,如遇到有人在室内、室外突然不省人事倒地,四步简单救人方法将十分奏效。“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如其喉咙有异物要设法取出,人体弯曲要扶正帮其躺平”,其次“为其进行人工通气、口对口展开呼吸、吹气”,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心脏按压:“按压人体两乳之间,不能放手,应该一直按到救护车到”;第四步,家庭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马上使用。
但是就在2010年还是有媒体报道,浙江一位13岁孩子路上突发心脏病猝死 无人现场急救,最后虽经医院抢救3个多小时还是不治身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由于交通、医疗救护体系等原因,救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抢救病人;其次是CPR(心肺复苏术简称CPR,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技术。) 的普及和教育不够,市民和一些高危病人的家属不懂得心肺复苏的基本救治知识,导致延误了抢救时机;还有就是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不但一般的人按压不到位,一些专业人员有时也做得不好。最后,媒体经常报道“救人反而成被告,好心反而招烦恼”的负面新闻,也让人们不知道如何是从!
身边有人突发心脏病我们该怎么办?
一、 救还是不救?人命关天,应该要救!有人建议:现场一定要有目击证人,最好是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二、 怎么救?专家们建议:
1)判断:心脏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有胸前压迫样疼痛并可能放射到双臂颈及下颌;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焦虑恐惧;眩晕;恶心呕吐;大汗;口唇甲床苍白或紫绀;皮肤苍白青紫及意识丧失等。
2 )确认:首先确认病人是心脏病发作,其次确认救治时身边有目击者,最好是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3)呼救:当抢救者确认病人是心脏病发作时,应由其他目击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是本地的其它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现场急救措施。
4 )现场急救:
1.检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及心跳,应开始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
2.保持患者镇静、舒适,解开贴身衣扣。如果病人神志丧失,应把他摆成恢复性体位(支撑患者的头部,并让病人处于平卧位,将靠近抢救者一侧的上臂及膝关节屈曲,轻轻将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患者温暖。用凉的湿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上。千万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或喝水。
3.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及脉搏,必要时开始心肺复苏。
4.有不少心脏病患者会随身自备急救药品,抢救者可在病人意识清楚时及时给病人服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服用硝酸甘油片时,要让病人舌下含服,并坐在沙发或靠背椅上,直立服药可能产生晕厥而跌倒。
5. 点按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阴郗穴(腕横纹上0.5寸,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郗门穴(在前臂掌侧正中,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以拇指点按,一按一松,每穴1分钟,左右手交替做。心痛不适时候做,如果出现昏迷无反应,则要现场心肺复苏。
6.现场心肺复苏:如患者无反应、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用耳朵贴在左胸前区也听不到心跳,就要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根据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发布的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专家建议:
⑴“A - B- C”步骤更改为“C - A - B”, 先行胸外按压
2010年AHA的CPR和ECC指南最新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基本生命支持(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人工呼吸前即行胸外按压(C-A-B顺序优于A-B-C)。胸外按压可即刻开始CPR,而固定头位,密封口对口呼吸,取或安装球囊-面罩呼吸器都较费时。即开始30次按压,比先给2次通气时间耽搁更少。
其理由:(1)大多数心跳骤停者为成人,这些患者早期CPR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2)如按ABC顺序,现场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都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了CPR顺序,能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早,通气延迟时间更少;(3)ABC顺序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最难,相对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者获得CPR,特别是对不能或不愿做人工呼吸者至少做了胸外按压。
⑵确保高质量CPR
我们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应该是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睡在沙发床、棕床上,因背后是软物,达不到挤压的目的,必须移到硬处,或在其背后垫一木板。救护人员的手,应放其胸骨下l/2处,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群众在现场操作中对此总结了两句话“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意思是把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下的凹膛(相当于天突穴位),手正中放在胸脯上,手掌根部正好是胸骨下段。如果病人是孩子或身体瘦弱者,用一只手挤压的力量即可;而对成人,则用双手重叠挤压的力量才能使胸骨下陷5厘米。挤压时,凭借救护人体重的力量,有节奏带冲击性地挤压,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以每分钟挤压100次为宜。心脏挤压时需做口对口吹气,心跳与呼吸是息息相关的,当心脏性猝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猝死,心跳停止后,呼吸很快也随之停止。由于呼吸、心跳常常是同时停止,因此在现场抢救中,必须对恢复心跳和呼吸都采取措施。
方法上更重视确保实施高质量CPR。适当的胸外按压是强调提供适合按压幅度和频率,注重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推荐的成人按压幅度由(4-5 cm)改为至少5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⑶简化BLS流程
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协调一致,也耗时,基于这个原因,2010年指南强调发现心脏骤停者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对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成人患者马上做胸外按压。
⑷单纯心脏按压
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只做单纯胸外按压,未被培训者实际更容易行单纯胸外按压,EMS调度可通过电话对施救者进行操作指导。
⑸团队配合
当多个急救人员到场时,每个成员要尽快被委派任务角色。随着更多人员到达,便可能按复苏任务由团队同时实施。加强团队协作胸外按压、气道管理、人工呼吸、心律检测,电除颤和药物使用多数由专业急救人员或训练有素的救援团队完成。复苏开始时只有一个施救者,应立即求救团队其他成员到达。
湖南省中医院 许小桦
2011-2-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