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智,陈惠仁,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中华...
- 郭智,何学鹏,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实用...
- 常见血液病常识解难
- 老年人贫血要重视 郭智.家庭医...
- 骨髓移植漫谈 郭智.家庭医学...
- 认识淋巴瘤 郭智.家庭医学,...
- 郭智,谭晓华,等.中华肿瘤防治...
- 郭智,刘晓东,谭晓华,等.医学...
- 郭智.临床荟萃.2009,7
- 郭智,陈丰,谭晓华.神经损伤与...
- 郭智, 刘晓东,谭晓华.中国肿...
- 郭智,陈丰。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
- 郭智,陈霞,谭晓华.实用癌症杂...
- 郭智,谭晓华,陈丰.中华实用诊...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国...
- 郭智,谭晓华,陈惠仁,中华临床...
- 郭智,陈丰,马德彰,等.肿瘤研...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华...
- 郭智,谭晓华,刘晓东,中华内科杂志,2010,3
- 作者:郭智|发布时间:2010-11-03|浏览量:698次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初步报告
郭智,谭晓华,刘晓东,楼金星,石宇杰,何学鹏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以及化疗强度的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效,约60%的AML患者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5年总生存率已达43%[1]。但较高的复发率和治疗相关性并发症仍是AML治疗所面临的困境,大部分患者都会死于化疗未缓解或复发,如何进行缓解后的治疗,避免复发、争取长期存活是AML治疗的难点。近些年来研究表明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在临床的逐渐推广应用,能够明显提高AML的疗效[2]。但目前临床报道的HD-AraC治疗剂量都是1~2g/m2,连用3d,且一般都是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序贯治疗,鲜有缓解后直接行3~4疗程的HD-AraC强化治疗来取代既往治疗模式,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一部分AML患者进行HD-AraC(3g/m2)大剂量强化疗,应用于缓解后的AML患者的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郭智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初诊治或复发的AML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融合基因或染色体确诊。FAB分型M2 4 例,M3 1 例,M5 2 例,共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4~47 岁,中位年龄24.6 岁。
2.诱导缓解治疗:1例采用IA3+7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1~3d ,Ara-C 100~150mg/m2,1~7d),经1疗程化疗骨髓达到CR。1例采用TA3+7方案(吡柔比星40mg/m2,1~3d,Ara-C 100~150mg/m2,1~7d) 1疗程化疗获完全缓解。4例采用DA3+7诱导治疗(柔红霉素 30~45mg/m2,1~3d,Ara-C 100-150mg/m2,1~7d),均为部分缓解(PR),3例再次原方案化疗后获得CR,1例予CAG方案(Ara-c l0mg/m2,1~14d,阿克拉霉素10~14mg/ m2,1~4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ug/m2,1~14d)化疗后获得CR。1例复发M3患者既往采用砷剂口服治疗40d骨髓获得CR。
3.缓解后治疗:全部7例患者都给予HD-AraC强化疗,均采用HD-AraC 3g/m2,1次/12h, 1、3、5 d 治疗,5例共进行3~4疗程HD-AraC化疗,2例只进行2疗程HD-AraC化疗,每次疗程阿糖胞苷的总剂量为24~36g,平均29.9g。
4.支持治疗:7例均在层流床接受化疗,化疗前应用5-HT受体拮抗剂预防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地塞米松预防阿糖胞苷热或皮疹反应,应用激素类滴眼液预防眼部不良反应,化疗期间每天充分水化(每天静脉补液3000~4000 ml)、碱化(5%碳酸氢钠溶液)等措施。白细胞?1×109/L口服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囊病、阿昔洛韦预防病毒感染、头孢氨苄预防细菌感染、大扶康预防真菌感染,骨髓抑制期不予应用G-CSF升白治疗,感染严重可适当输免疫球蛋白治疗,加强成分输血等支持治疗,保持Hb>80g/L、血小板>10×109/L,若合并感染则积极抗感染疗,粒细胞缺乏下发热经验性给予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抗感染治疗,积极培养、查找感染灶。还需密切监测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骨髓象等。
5.随访:所有2~4周期化疗结束后即开始随访,治疗前后可复查ETO基因、PML-RARα变化基因、染色体等遗传学改变,以后每半年仍复查1次,随访截止至2009年6月,对于所有持续CR患者,于HD-AraC治疗结束后每6个月~1年仍需复查1次骨髓象。
二、结果
1.治疗效果:7例患者诱导化疗获得CR后均接受HD-AraC化疗,全部都能坚持完成2~4个疗程HD-AraC(3g/m2),化疗期间未发生致命并发症死亡,全部患者均可耐受,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至2009年6月,5例AML患者全部持续缓解状态(CCS),只行2周期HD-AraC化疗的2例患者均在7~8个月后复发。
2.血液毒性:全部病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5×109/L持续时间为1~16d(平均10.4d),基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时间为0~11d,平均每位患者ANC时间分别是11d、12.5d、12.7d、6.5d、9.5d 、8.5d、11.8d;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平均持续时间是1.7d、4.3d、6d、4.5d、5.5d、3.5d、3.8d。3例发生较严重的败血症,其他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肛周感染、牙龈感染、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抗生素及积极支持治疗后感染控制。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3~17d天,平均是12.3d、11.3d、11d、6d、6.5d、5.5d、5.8d。其中1例有皮肤出血点,1例牙龈出血,所有患者均能通过输注血小板安全渡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毒副作用:全部患者在化疗期间都有明显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呕吐、腹泻,部分患者还有不同程度口腔溃疡、咽部疼痛、、脱发、肝脏损害、头痛、结膜炎等情况,但通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控制。5例患者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和斑丘疹,出现阿糖胞苷热3例,4例出现了严重的眼部不良反应,给予激素类的滴眼液后好转。
4.生存情况:至随访截止日全部患者定期复查均为CCS状态,生活质量好。1例ETO融合基因治疗前阳性,拷贝数652.1%,每次化疗后均复查,发现ETO拷贝数逐渐下降,直至3周期HD-AraC化疗结束查ETO转为阴性,1例治疗前后PML-RARα基因转阴,染色体恢复正常;2例只进行2周期HD-AraC化疗患者均在7~8月后复发。
讨论:急性白血病经诱导治疗缓解后,如不行有效的巩固强化治疗,患者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复发,缓解后应立即应用HD-AraC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强烈序贯化疗,可明显提高持续缓解率及生存率[3]。Ara-C常规用药剂量是每日(100~200)mg/m2,此剂量可使部分AML患者取得缓解,但缓解后的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复发。使用HD-AraC既可灭活对普通剂量不敏感的白血病细胞,又能进一步减少体内白血病细胞的负荷,还可以有效杀灭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白血病细胞,所以HD-AraC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AML缓解后的强化治疗,外国学者普遍认为最大耐受剂量是3g/m2 12h*6次[4],而我科应用的HD-AraC(3g/m2,1次/12h,1、3、5d)是目前国内报告的治疗最大剂量。Ara-C随着剂量的增大,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加,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国外有报道HD-AraC应用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平均是12d,只有1例发生严重感染而死亡[5]。而本组病例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平均是10.4d,没有一例发生严重感染而中止化疗或死亡,原因可能跟我们入选治疗的患者年纪都小于50 岁,倾向性较明显,但也说明中青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好。除2例患者HD-AraC治疗周期不够,最后出现复发,总体可见HD-AraC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只要化疗前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对症处置,如严格消毒措施,及时应用抗生素及成份输血等,骨髓抑制期还是能平稳渡过。相对传统的CR后维持治疗及较强的多疗程巩固治疗一直来都是AML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腰穿鞘注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而我们认为一般经过HD-AraC(3g/m2)后不需要再进行传统的维持治疗,且连续应用HD-AraC强化治疗可以获得更好、最高的生存率。我们应用HD-AraC治疗的资料表明,通过连续3~4个HD-AraC(3g/m2)治疗可明显改善小于50 岁成人AML的预后,疗效非常明显,患者能够安全渡过,值得更大规模的临床应用。HD-AraC可以作为缓解后AML的一线巩固强化后续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克服了AML传统治疗需要长时间反复化疗的缺点,可能是AML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Cornelissen JJ,van Putten WL,Verdonck LF,et al.Results of a HOVON/SAKK donor versus no-donor analysis of myeloablative HLA-identical sibling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first remissio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benefits for whom? [J].Blood,2007,109(9):3658-3666.
[2]杨科,何学鹏,唐晓东,等.大剂量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无病生存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94,7(33):470-473.
[3]Farag S S,Ruppert A S,Mrozek K,et al.Outcome of induction and postremission therapy in young adul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normal karyotype.A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B Study[J].J Clin Oncol,2005,23(3):482-493.
[4]BOhm A,Piribauer M,Wimazal F,et al.High dose intermittent ARA-C(HiDAC) for consolid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 novo AML: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 Leuk Res,2005,29(6):607-608.
[5]Cole N,Gibson BE.High-dose cytosine arabino 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J].Blood Rev,1997,11(97):3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