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智,陈惠仁,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中华...
- 郭智,何学鹏,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实用...
- 常见血液病常识解难
- 老年人贫血要重视 郭智.家庭医...
- 骨髓移植漫谈 郭智.家庭医学...
- 认识淋巴瘤 郭智.家庭医学,...
- 郭智,谭晓华,等.中华肿瘤防治...
- 郭智,刘晓东,谭晓华,等.医学...
- 郭智.临床荟萃.2009,7
- 郭智,陈丰,谭晓华.神经损伤与...
- 郭智, 刘晓东,谭晓华.中国肿...
- 郭智,陈霞,谭晓华.实用癌症杂...
- 郭智,谭晓华,陈丰.中华实用诊...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国...
- 郭智,谭晓华,陈惠仁,中华临床...
- 郭智,陈丰,马德彰,等.肿瘤研...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华...
- 郭智,谭晓华,刘晓东,中华内科...
- 郭智,陈丰。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6
- 作者:郭智|发布时间:2010-11-03|浏览量:1069次
12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郭智1
1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北京市,100700;2 武汉市中心医院骨科,武汉市,430014
[摘要]
[关键词] 骨原发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骨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PLB)系淋巴结外淋巴瘤的一种,临床少见,有文献报道约占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4.6%[1],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 [2]。北京军区总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自1998-2008年来共收治PLB患者12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1.2
1.3
1.4
2
2.1
2.2
2.3
3
PLB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大B细胞性为主,其他类型较少见[4],PLB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骨骼,但以下肢长骨最为常见,特别是股骨,其余依次为脊柱、骨盆、颌骨 [5]。PL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老年人,有文献认为发病平均年龄为51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目前认为PLB的诊断标准[7]为:①肿瘤首发部位必须是在骨骼②临床和其他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未发现骨骼外其他部位有淋巴瘤存在③在骨内病灶被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淋巴瘤后,6个月后骨外仍未发现其他淋巴瘤病灶者④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⑤诊断中须排除继发性淋巴瘤。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广泛开展,PLB的长期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在化疗同时进行放疗者效果更佳,单纯切除病骨曾作为PLB的主要治疗手段已不提倡,只单纯进行放疗治疗也易复发,因此PLB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采取局部放射治疗结合全身化疗,其对放疗和化疗均较敏感,近期效果较好,必要时可加局部手术切除[8]。化疗方案适合恶性淋巴瘤常用的标准方案,为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化疗来周期性的治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有可能帮助进一步清除表达CD20+的淋巴瘤细胞来提高疗效。放疗适用于原发性病灶及转移灶,照射剂量一般为40~80Gy之间,照射范围须比影像上的广泛,常包括整个患骨,放疗必须联用化疗,如PLB病灶压迫脊神经根,可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同时取活检,然后行放疗[9],如长骨破坏严重并伴有病理性骨折,可行肿瘤切除术,功能重建可用人工假体或人工关节,也可采取联用骨水泥的接骨术,术后应行放疗和化疗。截肢术应严格限于少数病例,其适用于病灶范围巨大,不适于行保留肢体手术和放疗者。
PLB病情常发展迅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及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因在临床上PLB的发病率低、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所以在诊断上常较困难,容易发生误诊。一旦怀疑为肿瘤,应尽早进行组织活检,与病理科密切合作,充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技术。我们通过对12例病例的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免疫组化中LCA均呈阳性,我们认为LCA是鉴别PLB的最有用标记物,有助于与骨内原发的或转移肿瘤相鉴别,这对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PLB的治疗疗效较难评价,即使是MRI仍不能确定局部是否有肿瘤残存, PETCT具有PET和CT两种功能,既能反映组织细胞代谢,较早发现病灶,又能对PET所发现的病灶准确定位,提供CT的信息,二者互补,可使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10],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虽然PLB对化疗及放疗均敏感,化放疗治疗相结合后预后较满意,但目前尚无各方案在PLB化疗效果中的随机研究,虽然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1],但目前国内尚未有报道自体异体骨髓移植治疗PLB成功的病例,以此来治愈PLB的可行性还未知,需要我们临床医生进一步探索。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遇有原因不明的骨痛,或伴有肿块产生神经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范围广泛时,临床应高度怀疑PLB的可能,骨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组织来源,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来早期治疗,提高长期生存率。
4 参考文献
[1] 胡永成,李国宏,王殿军,等.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32-34.
[2] Hermann G,Klein MJ,,Abdelwahab IF,et al.MRI appearance of 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 bone[J].Skeletal Radiol,1997,26(11):629-632.
[3] 张之南,沈悌,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0-227.
[4] Baar J,Burkers RL,Bell R,et al.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 bone.A clicicopathologic study[J].Cancer,1994,73(10):1194.
[5]徐文坚,徐爱德,魏志敏,等.淋巴瘤骨髓的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1,35(6):415-417.
[6] 王志华,王晓秋,方雪松等,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17(2):130.
[7] Unni KK,Hogendoom PCW.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 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M].Lyom IARC Press 2002:194-198.
[8] Heying FH,Hogendoorm PCW,Kramer MHH,et al.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 bone:a clinic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60 Cases[J].Leukemia,1999, 40(13):2094-2098.
[9] 杨春华,王恩敏,潘力.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放射治疗[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464-467.
[10] Wahl RL.Why nearly all PET of abdominal and pelvic cancers will be performed as PET/CT[J].J Nucl Med,2004,45(11):82-95.
[11] 朱尊民,张茵,张鲁芳,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疗效[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31-33.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