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智,陈惠仁,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中华...
- 郭智,何学鹏,刘晓东,等,中华...
- 郭智,陈惠仁,何学鹏,等.实用...
- 常见血液病常识解难
- 老年人贫血要重视 郭智.家庭医...
- 骨髓移植漫谈 郭智.家庭医学...
- 郭智,谭晓华,等.中华肿瘤防治...
- 郭智,刘晓东,谭晓华,等.医学...
- 郭智.临床荟萃.2009,7
- 郭智,陈丰,谭晓华.神经损伤与...
- 郭智, 刘晓东,谭晓华.中国肿...
- 郭智,陈丰。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
- 郭智,陈霞,谭晓华.实用癌症杂...
- 郭智,谭晓华,陈丰.中华实用诊...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国...
- 郭智,谭晓华,陈惠仁,中华临床...
- 郭智,陈丰,马德彰,等.肿瘤研...
- 郭智,何学鹏,陈惠仁,等。中华...
- 郭智,谭晓华,刘晓东,中华内科...
- 认识淋巴瘤 郭智.家庭医学,2009,2
- 作者:郭智|发布时间:2010-11-04|浏览量:675次
认识淋巴瘤
淋巴瘤--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是一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疾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远高霍奇金病,且其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已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发病例2.5万人,死亡2万人,呈上升趋势。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58.2岁。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淋巴瘤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在临床上,由于新药的增多特别综合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生存都有了相当的进展,恶性淋巴瘤已成为在相当程度上的可治愈之症。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郭智
引起恶性淋巴瘤发生的原因很多,如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免疫抑制(如因器官移植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淋巴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细菌感染和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农药,油漆等以及接触过量辐射)等。淋巴瘤早期的症状是:常见颌下或锁骨上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特点是无痛,有韧性,起初为黄豆大小,可活动,逐渐增大并与周围组织或皮肤粘连,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会有出汗。对于淋巴瘤的高发人群,如免疫力低下、经常接触电子辐射的人群,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非环保家庭装潢材料的污染,以及过重的学业压力,可能是儿童淋巴瘤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要重视对儿童的保护。疾病的早期教育和干预,对于淋巴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许多人误以为上述症状是疲劳所致,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许多病人来就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目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放疗、化疗(包括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如能在一个正规的医院得到合理的治疗,总的说来淋巴瘤的疗效一般很好。70-80%的霍奇金淋巴瘤若治疗得当可以治愈;半数以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得当也可以治愈。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已为治疗恶性淋巴瘤提供了新途径,例如经验性化疗方案CHOP、ABVD等方案的成功应用,提示淋巴瘤治愈率大幅度提升,这些方案很快被作为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惰性淋巴瘤患者最终由于疾病的自然病程而死亡,这与疾病转化为大细胞或更为侵袭性的淋巴瘤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必须在低度恶性淋巴瘤很早期的时候就对其治疗,或寻求能够成功治疗转化的淋巴瘤的新方法。现在,新的生物制剂正在应用于低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新的特异的生物制剂包括利妥昔单抗(抗CD20抗体)、epratuzumab(抗CD22抗体)、alemtuzumab(抗CD52单抗)和IDEC114(抗CD80抗体)。观察和等待仍然是无症状、伴低肿瘤负荷和正常血细胞计数患者的合理选择。
当然,要全面认识淋巴瘤,最重要的还有要了解淋巴瘤的某些表型和分子特征的预后意义,如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系和细胞增殖等分子标志。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经发现很多种淋巴瘤分子类型,根据基因表达模式还可区分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将来可以依靠分子芯片技术来识别肿瘤的活化特异基因,如果这些基因对淋巴瘤细胞的生存十分重要,那么就可据此来设计针对特异位点的新的分子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总之,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飞速发展为恶性淋巴瘤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对其治疗仍存在挑战。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标准方案是什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是否有比CHOP更好的方案?致力于发展新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应该最终有望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这些都给我们未来带来了许多挑战。有理由相信,随着对恶性淋巴瘤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对现有抗肿瘤药物更为的合理应用,以及开发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研发,在规范化诊断治疗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必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