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碧辉主任医师
-
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内分泌科
- 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怎么办
- 血糖降不下来怎么办
- 空腹血统5-6属于糖尿病吗
- 糖耐量异常患者容易患癌吗
- 20岁男177CM,85KG,...
- 上海医院 医师你好,我想咨询一...
- 糖尿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 请问该怎么治疗
- 尿酸多高就需要药物控制了?
- 2型糖尿病如何合理用药
- 7岁2个月女孩,患性早熟该如何...
- 骨折后发现血糖高 不一定是糖尿...
- 血糖正常而胰岛素水平“低”是否...
- 甘油三酯超过30毫摩尔/升怎么...
- 有什么新方法治疗甲亢
- 急 关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问...
- 低钾血症,想查病因
- 58岁 昏迷住院
- 血压高是否能要孩子
- 老师,得甲亢,开学一周出现颈部...
- 我母亲两年前的了甲亢,一直都去...
- 9岁3个月个子150厘米很胖5...
- 各位大夫你们好!
- 妊娠-新生儿甲亢的诊治(中国指...
- 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指南(中...
- 糖尿病基础治疗
- 甲状腺危象诊断标准
- 甲亢规范治疗三种基本方法的优点...
-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抗甲状腺药物性肝损伤
- 甲状腺危象临床思维
- 矮小儿童就诊指南
- 口服胰岛素促泌剂或注射胰岛素后是否会导致体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加重?
- 作者:蒙碧辉|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985次
目前认为,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基本环节包括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前者包括胰岛内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的功能和/或解剖两方面的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这种障碍无论从量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其分泌的节律(包括胰岛b细胞对食物等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言,都表现出与非糖尿病个体的显著不同,从而使糖代谢发生紊乱。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对胰岛素有反应并借助于胰岛素的帮助利用葡萄糖的靶器官、组织和细胞,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或后天的原因,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换言之,这些通常利用葡萄糖的机构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不敏感了,使胰岛素原本应有的作用大打折扣,胰岛素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这就是胰岛素抵抗。为了克服升高的血糖对躯体的不利影响,胰岛b细胞将加班加点工作,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代偿,这样就造成了体内的高胰岛素血症。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长期的高负荷工作,胰岛b细胞将走向衰竭,在糖尿病的前期和/或疾病的早期阶段所出现的高胰岛素血症将无法再维持下去,终于突破了胰岛b细胞的代偿局限,使血糖日益升高,糖尿病就随之来了。因此,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就是针对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展开。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临床用药的原则就是利用药物对人体有利的一面,尽量避免或减少其不良作用。胰岛素促泌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很广泛的降糖药物,用于那些还保留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药物的量和用药时机的控制,胰岛素的分泌量和分泌节律均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人为的“纠正”胰岛b细胞的分泌缺陷,降低升高的血糖。这类药物不适用于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患者。已有证据表明,长期平稳使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显著延缓糖尿病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是药物有利的一面。但有些病人用药后体重有所增加,目前认为此与药物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有关。体重增加或肥胖将加重胰岛素抵抗,使疾病失控,这是其不利的一面。这看似是一个两难问题,其实一个经验老道的临床医生如果面对的是一个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要解决上述问题也并不太难。从医生的角度上,需要根据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药物的加减和/或联合治疗,要运用自如,把握适度,看准时机;患者方面,要配合医生的引导,饮食-运动(减肥)-药物三者并举,缺一不可。至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有关问题,与促泌剂的使用原则也是大同小异,有适应症使用时及时应用,不要含糊,在用药过程中再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能停则停,能减则减。一切都取决于个体的情况,以人性化和个体化为考量,以追求获益最大化、健康至上为最终目标,使药物这把“双刃剑”在临床上真正发挥它造福人类的应有作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蒙碧辉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