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肉由来的遐想??苏东坡养生...
- 秋季----准备吹响的滋补养生...
- 博采众长 无愧“铁杆中医”-记...
- 读《未来医学将是东西方汇聚的新...
- 沉痛哀悼邵扶?老先生
- 不花一分钱,过好冬至夜
- 冬令进补,你“补”对了吗?,请...
- 立冬后,膏方调补正当时
- 冬季吃“咸”有学问
- 膏方有变化 如何适应它?
- 自制“白洋金胶囊”治疗慢性乙型...
- 中药饮片小包装值得推广吗?
- “过劳死”的27个危险信号
- 对照一下,你健康吗?
- 祝贺顾伟民大夫
- 放慢1天,还你百年
- 清明上坟(扫墓)的感悟
- 怀念恩师顾瑞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到底要多...
- 冬令养生话进补
- 湖州市中医院第三届中医膏方养生...
- 顾伟民大夫当选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 蜱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为!
- 处暑养生有讲究
- 切勿有意吞食杨梅核!
- 夏季保健进社区系列一采访顾伟民
- 长寿有道,健康有方------...
- 记住3月5日!
- 冬季补水话养生
- 湖州晚报湖州市中医院第二届中医...
- 中医体质十分法与膏方临床使用技...
- 胃下垂怎么分轻重?
- 夏季饮食7种最佳,1种最差,你...
- 清明节容易得什么病?
- 春困虽说不是病,如何消除才是真...
- 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
- 肛门瘙痒警惕患上蛲虫病!
- 胃下垂至骨盆能用胃托吗?效果怎...
- 白细胞减少有哪些原因?平时应注...
- 甲状腺机能减退有哪些临床表现?
- 春季是治疗胃下垂的最佳季节
- 测测你缺不缺维生素?
- 过好今年冬至夜 明年健康你我...
-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不要慌!
- 人参的食用方法介绍
- 情志疗法临床应用需谨慎
- 胃病也会传染的你知道吗?
- 冬天,食物帮你留住水分
- 膏方进入寻常百姓家
- 问题解决了
- 首届中医养生膏方节持续升温
- 膏方哪里可以开?
- 湖州市中医院湖州晚报首届膏方养...
- 开膏方时应该注意什么?
- 关于中医临床的几点思考
- 面部色斑如何消除?
- 哪种人参适合您?
- 如何看“乙肝三系”检查报告单?
- 慎 用 地 塞 米 松
- 滋肾通腑方治疗癃闭急症42例
- 测测你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 服人参时可食萝卜
- 有关“膏方”答疑
- 治疗胃下垂---有专用器材
- 看病经验谈:医术与和善 你希望...
- 喜报??顾伟民大夫荣获
- 秋季药膳介绍
- 入秋如何防“秋乏”
- 秋季不可乱进补
- 秋季保健养生讲座
- 常用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
- 临近冬令话进补
- 作者:顾伟民|发布时间:2008-10-27|浏览量:733次
生、老、病、死是人体生命的规律,但衰老是可以延缓的,很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二千多年来,中医学通过与疾病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应用各种方法,防止早衰、早老和延缓衰老,从而延长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冬令,采用进补的方法,为来年达到阴阳平衡,五脏六腑协调,气血和顺,不生病或少生病打下基础,这种方法习称为“冬令进补”。“冬令进补”虽说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如今,又被热议和追捧。为什么要在冬季进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剖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内科顾伟民
1 冬令进补的原理
抗老防衰、预防疾病,在注意生活调整,合理营养,锻炼身体之外,尚需借助补益药来调整阴阳,纠其偏衰,抑其偏盛。所以,在中医治疗十法中就有“补法”一说。补法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剂型有丸剂、汤剂、膏剂,补法大多具有改善人体阴阳平衡,旺盛脏腑气血功能,调节新陈代谢,改善内环境的稳定协调,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而冬令进补大多采用膏剂,俗称膏滋药、膏方。对于常人而言,补益膏滋药能够调整阴阳,平衡脏腑,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强身延年。对于久病、早衰、高龄者而言,补益膏滋药能够调节脏腑,和解气血,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抵抗早衰,延缓衰老。补益膏滋药正是以滋补、保健、强身、延年为主要功效的,是健身延年的良好剂型。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为什么要在冬季进补呢?在中医看来,人体经过炎热的夏季(长)和秋风四起的秋季(收),进入冬季后万物凋零,人的机体全面进入调整状态,气脉流动趋于缓慢,人体阴精内敛,故称为冬(藏),也就是说,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精”包括了营和血,乃肝、肾二脏主宰,肝主藏血、肾主藏精髓,又是同一本源,精血互为化生。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认为:“阴虚即精虚,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更表明精虚则气无所附,生化之机息矣。所以,人们习惯于冬季进补,而且大多以补阴为主,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在冬季,自然界万物处于“冬藏”阶段,为此,在此阶段进补,符合人体与自然界冬藏的规律。冬季进补其代表药应属胶类,如阿胶、龟版胶、鹿角胶等。此乃补血益髓,血肉有情之品,是栽培机体之精血,配以益气、健脾、活血之品,在冬藏之时,调理阴阳、气血,可为次年达到阴阳平衡,五脏六腑协调,气血和顺,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医认为,都是“邪正”相争的结果,“正气”在体内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人体只要正气充足,疾病就不会发生,一旦,人体虚弱了,疾病就会发生。此处“虚”,就是机体的内因,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人在自然环境中出现“虚弱”时,就会失去“天人相应”的能力,邪气就会乘虚而入,机体即会发病。所以,治病必须通过内因的正气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药物仅仅是一种外力,是被动的、消极的,主要靠自身的摄养。所以有医家提出:“养气自守,适时则节,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药物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由此看来,用“冬令进补”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和调摄,就是从整体出发,扶植人体体内的正气,改善内环境,使患者重新达到“天人相应”的正常状态,从而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膏剂(膏滋药、膏方)的特点
膏剂是具有综合调理作用,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比较稠厚的膏状内服中药制剂,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膏方主要有外用和内服两类,外用膏方多用于治疗外科疾患或内病外治,内服膏方分为成药和膏滋方两类,医疗及日常生活是所提及之膏方多指膏滋药,也就是中医的膏剂。膏滋药作为良好的补益剂,具有以下优点:①缩小剂量:膏滋药系药材用水煎煮,取汁浓缩,加入蜂蜜或冰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它集中了药物中的精华,量少而质纯,不含纤维素及杂质,服用起来无损胃气,便于消化吸收,药效好而持久。对于平素肠胃功能欠佳者,体弱多病胃呆者,尤为适宜。②便于久服:与中药其它剂型诸如汤、散、丹等相比,膏滋药更适合长期久服。通常熬制一料膏滋,可以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更长。食用起来简单、方便,或者含化,或者以沸水冲饮,无需每天熬药煎药。一直以来把膏滋药视为冬令常用的最好剂型,一是因为乘肾精封藏之际适宜进补,二是因为冬令便于保存。随着冰箱等冷藏设备进入家庭,方便了膏滋药的贮存。③服用适口:膏滋药中除含有药物成分外,尚含有大量的糖分,具有较好的矫味作用,服用起来甘甜悦口,无论年龄长幼,服用时间长短,都不会感到厌恶。自从有了木糖醇后,用它作娇味剂,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服用膏滋药了,对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用药途径。
3 膏滋药的功用
膏滋药的主要作用为扶正补虚,体现了《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思想,其功用以调阴阳、补五脏、益气血、助正气为主,其次兼顾祛邪治病,例如清里热、除冗寒、化痰湿、行气血、疏经脉、调冲任、展旷阳、消积聚等。体现了中医寓攻于补,补攻兼施的治疗特色。从现代医学来讲,它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也证明了膏滋药大多具有明显抗氧自由基作用。
4 膏滋药的应用范围
① 用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虚则补之。慢性疾病,大多病程较长,病本虚弱,气血阴阳有所不足。因此,非短期治疗所能奏效。这样,就必须选择一种适宜久服、不伤脾胃、简单方便的剂型,故膏滋药最为理想。
② 用于病后及产后调理 此类病者,体质虚弱,全身机能减退,胃肠消化力降低,需服调补药。选用膏滋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又能补充能量,使机体尽快康复。
③ 用于养生延年 人到中年,就开始出现衰老,进入老年,精神气血日渐衰弱。因此说,抗老防衰,非一朝一夕之事。选择相应的补益药物来调理将养,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气血功能,从而强身抗老,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很适合“亚健康”人群,现代都市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最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这些人都可以通过冬令进补服用膏滋药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精力充沛、提高办事效率的效果。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