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肉由来的遐想??苏东坡养生...
- 秋季----准备吹响的滋补养生...
- 博采众长 无愧“铁杆中医”-记...
- 读《未来医学将是东西方汇聚的新...
- 沉痛哀悼邵扶?老先生
- 不花一分钱,过好冬至夜
- 冬令进补,你“补”对了吗?,请...
- 立冬后,膏方调补正当时
- 冬季吃“咸”有学问
- 膏方有变化 如何适应它?
- 中药饮片小包装值得推广吗?
- “过劳死”的27个危险信号
- 对照一下,你健康吗?
- 祝贺顾伟民大夫
- 放慢1天,还你百年
- 清明上坟(扫墓)的感悟
- 怀念恩师顾瑞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到底要多...
- 冬令养生话进补
- 湖州市中医院第三届中医膏方养生...
- 顾伟民大夫当选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 蜱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为!
- 处暑养生有讲究
- 切勿有意吞食杨梅核!
- 夏季保健进社区系列一采访顾伟民
- 长寿有道,健康有方------...
- 记住3月5日!
- 冬季补水话养生
- 湖州晚报湖州市中医院第二届中医...
- 中医体质十分法与膏方临床使用技...
- 胃下垂怎么分轻重?
- 夏季饮食7种最佳,1种最差,你...
- 清明节容易得什么病?
- 春困虽说不是病,如何消除才是真...
- 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
- 肛门瘙痒警惕患上蛲虫病!
- 胃下垂至骨盆能用胃托吗?效果怎...
- 白细胞减少有哪些原因?平时应注...
- 甲状腺机能减退有哪些临床表现?
- 春季是治疗胃下垂的最佳季节
- 测测你缺不缺维生素?
- 过好今年冬至夜 明年健康你我...
-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不要慌!
- 人参的食用方法介绍
- 情志疗法临床应用需谨慎
- 胃病也会传染的你知道吗?
- 冬天,食物帮你留住水分
- 膏方进入寻常百姓家
- 问题解决了
- 首届中医养生膏方节持续升温
- 膏方哪里可以开?
- 湖州市中医院湖州晚报首届膏方养...
- 开膏方时应该注意什么?
- 关于中医临床的几点思考
- 面部色斑如何消除?
- 哪种人参适合您?
- 如何看“乙肝三系”检查报告单?
- 慎 用 地 塞 米 松
- 滋肾通腑方治疗癃闭急症42例
- 临近冬令话进补
- 测测你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 服人参时可食萝卜
- 有关“膏方”答疑
- 治疗胃下垂---有专用器材
- 看病经验谈:医术与和善 你希望...
- 喜报??顾伟民大夫荣获
- 秋季药膳介绍
- 入秋如何防“秋乏”
- 秋季不可乱进补
- 秋季保健养生讲座
- 常用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
- 自制“白洋金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体会
- 作者:顾伟民|发布时间:2011-10-01|浏览量:751次
【关键词】白洋金胶囊;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感受了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慢性病症,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内科疾病。笔者通过 30 年防治肝病的临床及科研实践,在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用药方面积累了点滴体会,今与同道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内科顾伟民
1、慢性乙型肝炎特点??“缠绵胶着”
中医历来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常累及肝、脾、肾三脏,如《脉经》云:“肝病传脾,脾当传肾。”因而后世治疗也都崇健脾、疏肝、补肾为主要治法。但临床所见患者多伴胆、胃证候;从西医检查来看,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伴有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等。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实为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外侵,羁留于内,长时间处于正邪相争的缠绵胶着状态。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HBV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进行转录,ccc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消除,与“缠绵胶着”不约而同。中医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病理产物主要是湿、热、瘀、毒,其中湿、热又最易中阻;临证治疗除主要针对肝、脾、二脏之外,尚应顾及胆、胃二腑;在治方中始终要体现扶正祛邪的理念,适当佐用利胆、和胃之药,坚持脏腑同治,随时改善患者之症状,有助于病情的好转与康复。
可以看出中医“脏腑学说”的科学性以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对应现代医学而言,基本上与病毒复制、肝脏损伤、消化系统异常及免疫异常等疾病特点相符合的。
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适时纠偏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的范畴。多因急性乙型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中医学对本病认识颇深,论治方法亦多。《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脉经》云:“肝病传脾,脾当传肾。”故临证论治,都从肝脾肾着手。无能着眼于治肝,还是治脾、治肾,都应该首先考虑人体的正气,即《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当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才不会侵入人体;病体正气经过扶持后,才能祛邪外出。为此,扶正祛邪,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总则;当正邪处于敌对时,必须标本兼顾;当正邪两方出现偏差时,要适时进行纠偏。由于本病是因感受了湿热毒邪伤及肝脾、迁延日久、正虚邪恋,多种病机交织缠绵,只是在不同阶段中有所侧重而已。
西医学在病理上认为,是由肝炎病毒复制造成的肝脏损害,所出现的一种慢性变态性损害过程,致使肝细胞炎症、肿大、炎症渗出物、肝细胞外基质增多,肝细胞膜(壁)表面大量纤维增生、纤维化、细胞坏死,进行性导致肝血流梗阻,门脉系病变(门静脉压增高、腹水、脾大或出血等)。故肝细胞炎症性肿大能否得到恢复、肝纤维化能否被吸收,这直接影响着肝血流的通畅、微循环的改善、肝功能的恢复,对慢性肝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意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适时纠偏正是针对这一症结而诞生。它有助于扶持中焦气化,恢复脾胃功能,更有效地保护肝细胞免于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或减缓肝细胞纤维化过程及调控提高免疫功能,截其传变,以期恢复和重振肝脾功能。
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用药??自制“白洋金胶囊”
该胶囊为本院制剂,由本人提出,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保护,该方由生白术、西洋参、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鸡内金、丹参、赤芍、白芍、垂盆草、蛇舌草、茵陈组成,经过漂洗、提取、浓缩制成胶囊,每日3次,1次3粒,3个月为1个疗程。方中的西洋参、生黄芪益气养阴为君药;生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君臣相配,补而不碍邪;垂盆草、蛇舌草、茵陈、猪苓清热解毒,为佐药,合生白术、茯苓则祛邪而不伤正;由于湿热久羁,化生痰浊,痰浊阻络,血行不畅,遂成血瘀;丹参、赤芍合白芍、炙鸡内金活血化瘀、疏肝利胆又不伤胃为使药;全方共奏“扶正”(益气健脾法),“祛邪”(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根据7年时间对慢性肝病的临床观察,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解除情志郁结、胁痛、腹胀、嗳气、大便烂的主要症状。期间如出现转氨酶大于正常值的两倍时,可同时加服五酯胶囊以纠偏。
由于本病“缠绵胶着”, 长时间处于正邪相争的状态,为此,应守方长期调治。在正确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矛盾的同时,协调好脏腑之间的关系,适时纠偏,使正邪相争的状态有利于向正气方面发展,从而,驾驭本病。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