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长江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科室:
微创介入医学中心
- 男人一动就出汗的,和几乎不出汗...
- 最方便的抗癌养生妙方 ?维生素...
- 中医养生新观念??重新认识病从...
- 心灵的宁静?? 一种很高的智...
- 素食不缺营养
- 想长寿就少吃点:食量减少40%...
- 小心“癌”从口入!
- 点压小拇指能降伏29种顽疾
- 打坐冥想如何有益于你的大脑
- 老中医揭秘素食不为人知的十一大...
- 老中医秘不外传的补肾妙招
- 超实用的老中医养生顺口溜
- 科技日报:三分之一癌症与饮食有...
- 10种最毁心脏的职业
- 糖尿病是怎样患上的
- 给大脑洗个澡--25个心灵感悟
- 最方便的抗癌养生妙方 ?维生素...
- 常见疾病五分钟穴位按摩:高血压
- 老祖宗经验 要长寿睡前必做的事
- 对降压有好处的饮食方法
- 生气对身体的九大危害
- 胃溃疡可引致命并发症 熬夜不按...
- 广州小学生米饭行为实验:米饭被...
- 睡觉是第一要素 男人养生的黄金...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出特色抗癌处方...
- 辟谷养生方法
- 要做一个真正“简单的人”
- 心脏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纸老虎
- 医院和大学纷纷加入“无肉星期一...
- 素食是保护儿童健康最好的饮食
- 李冰冰承诺素食一百天--环保救...
- 荤菜素菜到底哪个更有营养?
- 每天吃30克大豆降乳腺癌死亡率
- 纵欲淫乱的危害健康的后果很可怕...
- 14个征兆预示你会长寿
- 食疗流传几千年 对证饮食治病有...
- 海鲜老板爆内幕:100%养殖海...
- 纵欲淫乱的后果!很可怕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健康长...
- 多病之因:酸性体质
- 疲劳到癌症只有5步
- 抗生素滥用调查:被视为万能药 ...
- 比三鹿厉害100倍的大闸蟹
- 痛风的中医防治
- 八种疾病看中医更有优势
- 别忽视了肩颈病的危害和并发症!
- 吃肉太多伤心脑 怎么吃最补身
- 90% 的病自己会好
- 15个能降血糖的优秀食物
- 女性睡眠少于7小时患癌几率增4...
- 素食如何更健康
- 素食者的8大误区
- 亚健康九大症状及策略
- 中国成为超级细菌的乐园
- “中医体检”75%教师亚健康
- 警惕!7种疾病最易转变为癌症
- 别再喝奶了??一个奶业工人的良...
- 吃素可能预防和治疗好癌症--救...
- 治病先调心(4)
- 治病先调心(3)
- 治病先调心(2)
- 治病先调心(1)
- 睡眠过多和过少都易得糖尿病
- 为什么素食=低碳?
- 癌症自愈源于心--病由心愈
- 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
- “富贵病”成国民死亡主要原因
- 哪些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血管介入治...
- 一位医生关于素食的切身体验
- 中国古代音乐疗法
- 素食防癌益寿
- 鱼肉造成的酸性体质----百病...
- 吃素救地球
- 牛奶的谎言还要蒙骗我们多久?
- 素食--保持弱碱性体质
- 肉食中惊人的重金属超标
- 营养专家称:一只烤鸡腿相当于6...
- 全国政协委员姜昆、韩美林等倡导...
- 美国专家谈儿童的饮食和健康:吃...
- 看肉食加工过程加入了多少毒素!
- 肉食重金属超标原因何在
- 肉食之害??为什么肉食者较易患...
- 预防癌症其实很简单:从吃素开始
- 每年国内至少有8万人因服用抗生...
- 心衰的早期表现
- 九种体质类型的调养方式
- 8大理由让你吃素有理
- 肉食对健康有什么害处?
- 治病先调心(6)
- 作者:肖长江|发布时间:2010-06-05|浏览量:1311次
第四章 自然力与平衡论
自然力平衡理论是心法理论的奠基石,是我们从根本上揭示疾病根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然力
当我们细心地观察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平衡。我们把制约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平衡规律的这种力称之为自然力。就人体而言,我们把制约人的心理、生理、病理之间变化平衡规律的这种力称之为自然力。那么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自然力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肖长江
自然力是无形的,但是我们却会时时刻刻地感觉到它的存在。
透过现象我们来寻觅一下自然力的踪迹。
如果把自然力有所指的话,自然力就是使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缔造了自然规律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人类违背了那些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制约和平衡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有规律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人们的种种言行违反了这些客观规律,必然得到相应结果的那个无形的力……
这种所谓的无形之力,正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之中。
那么自然力仅仅是对这些宏观现象有作用力吗?非也。
当我们逐渐地理解了自然力对宏观上物质世界具有巨大的作用力,自然力对微观上的精神、心理也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力;当我们的思维观念、心理想法趋向于、合于这种力的时候,这种力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反之,这种力的反作用力就显现出来。当我们不平静的心理,不良的情绪出现时,这种力的反作用力就能体现出来,就能使身体出现异常、生病等。这些现象其实质是自然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微观上起着微妙作用的结果。
人们的害羞脸红;惊吓脸白;想吃酸东西流口水;心情悲伤时会流眼泪……这些生理现象的产生,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当我们的心理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平常,自然力就会对这些心理有规律地产生平衡作用力,就会有相对应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
人患病是自然力平衡的一种形式。
总而言之,自然力了了分明。它不仅对万事万物具有制约的作用力,同时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具有作用力。
人们若想理解自然力,第一要有整体观念,第二要辩证分析。任何一个单独的片断,执着于某一点,对理解自然力都是有碍的。
无形之力控制着有形的事物。
如自然现象中的下雨。在下雨之前,有些患者,特别是患风湿症的病人,都会有感觉。这是一种无形的力先到,而后才开始下雨。有些动物也能够察觉到下雨之前的这种无形的雨。当雨下到一定程度时,有些患者的病感开始减轻,说明控制雨的这个力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种“无形”制约着“有形”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人的心理、观点属无形,身体属有形,无形的心理、观点制约着有形的身体。人有了无形的观点以后,才出现了对待事物的各个角度。人的各种所想所作,都是在无形观点驱使下进行的。正如黄帝曰:“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人类自古以来对这种无形的力,有着种种的深刻体验。
如我们常说的:天理、天道、天意、天公、天网恢恢、老天爷、顺天则昌,逆天则亡、自然、顺其自然。这些言简意深的哲理无不是对自然力巨大作用力的真实描述。
人类一方面对这种无形之力在有意无意之中体验到它的存在,认同这种无形之力的巨大作用力。另一方面又视而不见,因为自然力不是直观的。
周老师 中级教材 (4)
第二节 平衡
当我们理解了自然力制约万事万物的作用力,那么,自然力是用什么形式来实现对万事万物的制约呢?
平衡是自然力制约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形式。
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就会受到自然力的平衡,人类的未来就面临着潜在的危险;国家或民族间的不平衡,就会出现冲突或战争;家庭或个人的不平衡,小则会有烦恼,会得病,大则会导致吉凶祸福的结果…
…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覆盖面很广。人与人之间需要平衡;人与事物之间需要平衡;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平衡,但归根结底无不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逻辑衍生的各种行为相关联。心法研究平衡的内容,主要是指人们在不平静心态下导致疾病的结果。
自然力平衡制约方式是错综复杂的。
下面介绍平衡的四种基本方式:顺向平衡;逆向平衡;横向平衡;纵向平衡。
1、顺向平衡:人的主观意识与结果一致,有时结果超出了主观意识的范畴。如家长要求孩子听话,其结果孩子过于听话,甚至不敢说话,很懦弱。这是对家长过分严格要求的不平衡心理的一种平衡。
如家长盼望孩子长得胖一点,其结果是孩子过分的胖,甚至形成肥胖症。这是对家长过分盼望不平衡心理的一种平衡。
2、逆向平衡
逆向平衡:人的主观意识与结果相反。
如家长希望孩子多吃饭,其结果是孩子少吃或不吃。这是对家长过分盼望的不平衡心理的一种平衡。如家长过分担心、害怕孩子得病,孩子就有可能用得病来平衡。这是对家长过分担心、害怕的不平衡心理的一种平衡。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就能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疾病的根源有所了解。
对于没有独立思维、独立人格的婴幼儿及有相对的独立思维、独立人格的青少年而言,患病是对家长某些偏激的心理、行为平衡的一种形式。一般规律是年龄与疾病成反比,如孩子年龄越小,受疾病平衡影响的越重。年龄越大,受疾病平衡影响的越轻,这与孩子的独立意识程度相关联。
在一般情况下,家长有着急、担心、害怕的心理较重时,婴幼儿易患感冒、发烧等症状。家长有争吵等现象时,婴幼儿易出现咳嗽等症状。家长有为钱较劲等心理时,婴幼儿易出现腹泻等症状……孩子的病大多与家长某些偏激的观点,不平静的心态及行为相关联。所以,想治疗孩子的病症,调整家长的某种相应的心态,就能对小孩的疾病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
3、横向平衡
横向平衡:是现在对现在的平衡。若针对个人,就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或几个方面之间的平衡。横向平衡包括顺向平衡和逆向平衡。
如特别仔细,吝啬的人,家庭中另外的成员就会用浪费的行为平衡。如果没能用这种形式来平衡,就可能用得相应的病(如肛痔、大便干燥等)来平衡。一般规律是两种平衡形式同时存在。
如特别亢奋的人,周围的人就会用消极的言行来平衡。如果没能用这种方式来平衡,就可能用相反的结果或得相应的病来平衡。
4、纵向平衡
纵向平衡:过去对现在的平衡,同时影响着对未来的平衡。
自己过去的所想、所说、所做平衡自己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平衡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其平衡的内在因素与所得到的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人患病是体内残留信号作用的结果,所以心法治疗大多是围绕纵向平衡展开的。
下面举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加深理解一下纵向平衡的规律。
从“钱”说起。人们因为它存过多少信号呢?
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物质条件是第一位的。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的许许多多事情都和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钱的人为它存信号,没钱的人也为它存信号。钱对应的人体部位是大肠,所以人的一生得大肠病是普遍的。当我们为钱的事情,有着急、上火、仔细、大方等各种不平衡心理都会在大肠部位存信号。一般情况下,由某种外因,如吃了不干净食物等诱因,就可能把这一类残留信号调出来,形成大肠的病。这是过去存的信号,现在实现平衡的结果。
从“好”说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的好,亲戚、朋友过的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但是,好也是辩证的。有好就有坏,有白天就有夜晚,有夏季就有冬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好”的度,得到相反结果的事物是屡见不鲜的。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好,过分溺爱,孩子就用不听话、不争气等行为来平衡。如朋友好过了,也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恋人好过了,也会有负面作用……
人们总盼望好,是人之常情。但好心过重、盼望心过重,会和现实相悖的,也离开了自然。这些心理的积累和残留,就是我们今天或以后的病。所以,这些离开了本来、过分的好就会在未来岁月中得相应的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任何事物只要偏离了自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力平衡的制约,人的心理、观点和种种行为也是如此。
自然力平衡制约是普遍存在着的,平衡是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必然过程和形式。所以学习心法不要害怕平衡,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良性循环的平衡。
自然力平衡实现良性循环的三个条件是:自然、坦然、适度。
自然??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事情,当你改变不了它时,你可以改变自己。好比夏季的炎热,冬季的寒冷,人类不能改变季节,但可以去适应它。适应客观世界的基本前提是改变自己的心态。那么就会在炎热的夏季,会有心平自然凉的感觉,寒冷的冬季就会有心平暖融融的感觉。
坦然??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的心平程度。
许多能够办好,应该办好的事情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心理不坦然是原因之一。求别人帮忙和帮别人都要坦然,这样对人对己都会有益的。
适度??指处理事物的平衡程度。
适度也可称之为火候,凡事都要讲个“度”是生活中的一个准则。
从“吃饭”说起。人人都需要吃饭,当吃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饱的感觉,说明已经适度了。若再继续吃,会有不舒服或病症感觉出现。如果需要吃,却经常不吃或少吃,也会有不舒服或病症感觉出现。在吃饭的问题上,没有该吃多、该吃少的绝对标准。这会给我们以启迪,现实生活中,人们偏离适度的事情俯首可拾。朋友好过了,酒喝过了,事情办过了,话说过了,都会出现不良的结果。
不多不少为适度,不文不火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能用自然、坦然、适度的标准,去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就会在良性平衡中运行,疾病会离我们远去,好运就会降临在我们的身旁。
周老师 中级教材 (5)
第三节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属性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属性大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客观性、平等性、可知性、立体性和统一性、比类性。
1、客观性
自然力无论你是否相信,它是客观的存在。并且和世间的每个人都发生着作用,协调着所有的平衡。就象人们害羞脸红、惊吓脸白一样,你信与不信都是如此。自然界中的这种力量,对每一个人都有作用力,是不以人们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平等性
自然力对待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自然力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穷富,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心理不平衡就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只要具有相同的心理观点和不平静的心态,就得相同的病。
3、可知性
科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解释可知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我们认识未知世界。自然力平衡制约的作用力可以被人们感知,通过现象(感性认识)来找到内在的规律(理性认识)。如:人们着急、上火、生气等现象,都会对人体产生定向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只是人们没有通过现象找到规律而已。
心法运用可知性原理,从复杂的心理现象中,破译了许多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对应规律,为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
人类对未知世间永远充满好奇心,客观世界是可以逐渐地认识的。
4、立体性和统一性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立体性是指时空性而言,即过去的时空、现在的时空、未来的时空。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统一性是指过去的时空、现在的时空、未来的时空,三者之间的统一性。
自然力将人们的残留信号贮存在人体中,也记录在多维时空中。
人们过去曾经有过心情波动而残留的信号,可以转化为今天或以后的疾病。那么今天的心情也会对未来或者过去产生影响。过去、今天、未来三位是一体的,是统一的。人们贮存了哪方面的残留信号,就会出现哪方面的相应结果。
心法的立体性理论认为,现在的病是残留信号作用的结果,两者是统一的,互为因果的。
人们可回想过去的时空,用平静的心情反省自己,将已经过去的事物重新处理(解开心结)。当过去时空的信号发生变化后,可以对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产生良性作用。如:过去曾怨恨某某人,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症状。那么可回想那段时空,用平静心情重新解开心结。从理解的角度去面对,从平静的角度来看待,从合于自然的心理来想开,症状就会缓解或消除。
心法通过对自然力平衡制约的立体性和统一性的研究,不再把疾病看作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历史的、统一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疾病产生的规律,对于认识疾病的残留性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5、类比性
自然力平衡制约是以类比形式来实现的。
物以类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决定了类比性普遍存在于自然力的平衡之中。
过去的信号残留于立体时空中,又经常地被各种各样的诱因引发出来。
自然力决定人的心理与疾病之间类比的对应关系,这种类比的对应关系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是按取象比类规律来动作的。
类比性是心法查找病因最基本的方法。
如有的人在早晨存了信号,就容易在早晨发病。
如有的人与家庭存了信号,就容易在家庭里发病。
如有的人与工作存了信号,就容易在工作当中发病。
如有的人与节日存了信号,就容易在过节时发病。
如有的人认为妇女生小孩时爱得病,那么就容易在生育后患病……
这是时空的类比性。
如眼睛的病与各种看法的不平衡心理相对应。
如嗓子的病与说话方面的不平衡心理相对应。
如手的病与干活方面的不平衡心理相对应……
这是心理功能的类比性。
类比性是多种多样的,其最基本的是取象比类规律。
自然力平衡制约的类比性,为心法定向病因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些基础上,心法形成了以取象比类规律为基础的定向病因理论体系。
自然力平衡理论便于我们从根本上揭示了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奥秘,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法理论就是把自然力的思维和语言,变为人类能够理解的思维和语言。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自己,心身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周老师 中级教材 (6)
第五章 取象比类规律
我们在大量治疗实践中,发现了取象比类规律贯穿心法病因理论和治疗的全过程。人的心理与疾病之间对应关系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有规律的,按取象比类规律来动作的。
第一节 取象比类规律
取象比类规律是指人体各具体部位的物质属性与其取象比类事物之间的同属关系,这些同属关系通过人的不平静心理导致病症结果的规律。
如人体头部(大脑)的生理功能,具有“领导”和“指挥中心”的意义。所以头部与客观事物中的领导、长辈等事物有取象比类的同属关系。这个同属关系,通过人的不平静心理活动,就在两者之间起着定向的生理和病理的作用。
那么,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取象比类规律呢?
万事万物以分门别类的形式存在着。人的身体也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体的各个具体部位都有各自的物质属性,这种物质属性与万事万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人体不是纯物质,它是由精神、灵魂制约的特殊物质。人体各个器官、各个脏腑、各个部位,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生理功能、作用、特征等。这就与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取象比类的同属关系。如客观事物中的接受不接受,容纳不容纳与人体的胃部同属一类事物,是取象比类的对应关系;如客观事物中的配合不配合、配合好与不好与人体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同属一类事物,是取象比类的对应关系……在心法病因理论中,我们就是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分解。然后分门别类地按其取象比类的物质属性,归属于相对应的事物。
总之,万事万物都能在人体各个部位找到相对应的比照点。
下面我们把万事万物、人的心理、人体部位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以下方式来表述:
万事万物(如接受不接受、容纳不容纳)??人的心理(不平静)??相对应的人体部位(胃部)。当我们把人体各个具体部位按取象比类规律,分门别类地归属于相对应的事物类别中去,人的不平静心理就在两者之间起着定向的生理和病理的作用。
自然力决定着人的心理与疾病之间取象比类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取象比类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心法所有的病因理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都是以取象比类方式来实现的。那么,取象比类规律为什么对心法病因理论能有高度的涵盖性呢?这是由万事万物的分类性决定的。
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是错综复杂的,但是我们是能够认识的。人类认识万事万物是从物以类聚开始的。
从宏观上讲,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天空、地表;地表又可分为海洋、陆地;陆地又可分为平原、丘陵、山脉……
社会是由国家组成的,国家又由各个行政区域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个人……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事物,如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米……宏观上人类能够认识的物质都是分类的。
从微观上讲,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可分为电子、原子核等,原子核可分为中子、质子……人的微观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急气恨怕……也是以类别的形式来划分的。
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人的心理对疾病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对疾病的祛除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万事万物都是以分类的形式存在着,物以类聚这个成语就是对取象比类普遍性的高度概括。
万事万物分类的客观性、普遍性决定了取象比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生平衡解析(中级后半部分)
自然力总是相反的作用于人们的不平静心情,世界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在对立统一之中得到发展。人们有如脉动的波浪曲线,在好与不好、亢奋与不及、高兴与悲伤之间不断的平衡,不断的变化。
人们开始不断地探讨平衡的道理。感悟人生的哲学、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找到自然力的平衡点,从而能减少挫折和悲伤,减少疾病。
你从下列大量的平衡规律中不难发现,原来我们生活概念中有很多误区。由于不了解平衡,没以从历史的平衡角度和辩证的角度看待人生。使得人们随意人生中不懂得调整自我的平衡,结果受到了(自然力)规律的平衡。于是人们茫然,“我难道错了?” “这一切是为什么?”无论你理解与否,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您真的能从以下的平衡中,反观自己,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您就读懂了人生。于是您就知道如何从病魔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成为生活中真正健康的乐观者、勇敢者。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当你反观自己可笑的过去,重新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从人性的深处去追随着平衡力??自然力。那么,一切都产生变化和转变,明天将变成更美好。
平衡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掌握平衡的是心。平衡有滞后性,平衡是规律,没有不平衡的事,大到宇宙,小到无限,平衡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量变达到质变必须就会平衡,自我平衡是“心平”,相当于儒家所讲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身掌握了平衡就掌握了主动权,不要不相信平衡,没有不平衡的事,只有不平衡的心,当你掌握了平衡,凡事都“心平、坦然、自然”,你就战胜了自己,世界就向你微笑,你就拥有了未来。
同样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平衡,则事业、生活中诸多不顺却不知因何而起,面对挫折茫然不知所措,就让我们用心体会以下平衡论的内容,通过改变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生活恢复平衡,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开篇
人的不平静心情有很多种,而不平静的心情和愿望往往相反。那么不平静的心情与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平衡、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呢?如下面是一些简单平衡的法则:
1、怕什么来什么样; 2、烦什么来什么;
3、担心什么发生什么; 4、怨什么会招什么;
5、恨人招灾; 6、求则不得;
7、急则不来; 8、心苦则命苦;
9、躲什么躲不过; 10、欲望大了是破灭;
11、看重了等于失去; 12、美梦不能成真;
13、盼什么不来什么; 14、喜欢什么不来什么;
15、希望什么不来什么; 16、亢奋是美好的完结;
17、乐极必生悲,物极必反; 17、有所缺憾才平衡。
有多少亢奋就有多少悲伤,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不理解世界,世界就不理解你;你理解世界,世界就给你光明。灾难是心灵的反映,是心灵的镜子。灾难是自招而致。灾难也是让人成功的摇篮。不在失财、灾难中毁灭,就在失败和灾难中造就。
1、何为自然力
自然力:是决定着规律、决定着发展、决定着变化、决定着平衡,决定着现象、决定着偶然与必然的力量。它是真理、它是客观存在、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人们只有顺其自然力、合于自然力、掌握自然力。逆之则受到惩罚、则会得病,则会招灾、则会磨难。
有人称之为“真理”;有人称之为“上帝”;有人称之为“道”;有人称之为“佛”;有人称之为“神”;有人称之为“主”;无论它叫什么都不重要。他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生活、工作的每一时刻、充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超思维、超时空、超智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它在编制着世界、宇宙的平衡;它是世界的导演;是人生的导演;具有无穷的力量;是无限的能量;是永恒的存在。它无所不能,也无所不能及。没有它所不管的人、事、物;没有它所不涉及的地方和领域、它总是向智慧者、勇敢者、乐观者、无为者、无欲者靠拢;向合于自然的人靠拢;向懂得平衡的人靠拢。
自然力所发生的结果都能达到平衡,平衡历史、平衡人类、平衡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只要不是平衡的,自然力就会调整它,最终达到平衡。
平衡是自然力的法则,平衡是最稳定,最自然,最合理的。好与坏,阴与阳,对与错,最终都会平衡。而就人的心情而言,只有平静、心平才是平衡,平静、心平本身就具有不断的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性质。
2、人是苦心的生命
人的心情分好心情和坏心情,同时又分亢奋的心情和不及的心情。亢奋的心情有高兴、激动、自豪、骄傲等等,凡是一生这样的心情,往往用悲伤的心情来平衡,而气、恨、怨、烦、急的心情是亢奋的另外一类坏心情,拥有这样的心情,心情产生后则会用灾难、疾病、悲伤来平衡人们。
而人的不及类心情有(好的心情)盼望、自得、希望、追求小、不好意思、惦念、想念、牵挂、留恋、向往……不好的不及心有自卑、害怕、无奈、悲伤、失落、遗憾、失望、绝望、想不通、犹豫、思虑、想不开、慌张、紧张、恶心、担心、伤心、闹心、迷茫、没信心、没勇气、胆小等等。
人生好的心情那么少,结果还是要被悲伤、灾难平衡,而人大多都在不好的心情度过,人生经常充满了不好的心情,为什么说,世间万苦人最苦的道理就在于此,人苦的是心,不是事。
3、心情的作用
人的心情是人的思维,是无形的能量,也是一种力量。当它发生时,即产生作用力,也产生反作用力。只要是心情,都会作用于人们的体内,产生气血的定向变化;也作用于体外,对人的吉凶祸福产生影响。
它具有储存性职能,对过去、今天和未来,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你想到哪里,能量就发射、作用到哪里,它不受时空的局限。心情一旦起作用其作用力就客观存在,它可以更改、修改、修正,它可残留在微观和宏观之中,它带来的作用力和反作力都有滞后性,其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精神能量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能量,作用于人的生活、工作和身体之中。它用我们的现代科学还无法感知,无法测试,人们只能从现象中发现、总结它。
人的心性决定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决定了人的想法,人的想法决定了人的心情。而人的心情会导致人的言行和心态变化,由此便形成了人的吉凶祸福及疾病。人可以通过定向的调整心情,改变想法,树立正确思想,从而改变性格,改变命运;人也可以直接通过改变心情,改变人的心情能量场,消除不好的内因场,从而减少疾病,减少人们的灾难。
心情是决定事物变化的内因,是人类每个人最真实的情感,是人类生活实际的最终目的,而其它一切有形的、外界的都是外因。内因是人之主,它是无形的,无形的内因为真。人活的是心,是心来感受大千世界的,是人的吉凶祸福的全部,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心服务。
4、人们得病,招灾的道理在哪里
每个人来到世上后,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情,每一种心情都是个无形的“箱子”:急、气、恨、怕、怒、不理解、自卑等等……也有高兴、亢奋、激动……的心情。人们有无数个心情,也有无数多个无形的“箱体”。发生一次就残留储存一次,当达到一定量时则发生潜病,再积累到一定量时则会发生病症,当继续积累互任何一个“箱子”积满时,等待人们的就是死亡。
每个人出生后的“箱子”空的程度是不同的。此被认为天生体质不同,其缘于先天(不再详尽解释),也缘于父母。
同时人还有很多福报的“箱子”,“官运”、“财运”、“表扬”、“享受”、“爱情”、“精力”、“荣誉”、“被爱”“收获”……等等,有无数多个。当人们来到此世后,人人的箱子积累的量是不同的,此可谓命运不同。当人们在不断地消耗、花费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灾难和病,消耗完结即是死亡。
消耗能量,积累不良信息都是取决于心,心是支配人的言行之源,一切的不良的残留信息,都因不平静的心情而起,不平静的心情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消耗我们各种能量也越大,同时留在空中和体内的残留信息也多。
故:人不过早获得、应控制享受。积累福报是智者,人们常说:“受了受了,受完就了”的道理也就在于此。高兴多了,自然悲伤,享受多了,苦难才来。
故病与灾都为心生,每次不平静的心情都是病的内因积累,都是灾难的起源,每一次享受都是消耗。每一次气恨都是积累残留信息,即没有白生的气,也没有白享的福,自然力了了分明,都在其掌握之中。病由心生,灾由心起。不平静的心情,产生不平的力量,发生不平的效能。平静的心情则不产生伤害自身的反作用力,还能化解外界不良能量的侵入。
=================
注:以上观点仅供您参考,借鉴,并不完全代表本人看法--肖长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