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长江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科室:
微创介入医学中心
- 男人一动就出汗的,和几乎不出汗...
- 最方便的抗癌养生妙方 ?维生素...
- 中医养生新观念??重新认识病从...
- 心灵的宁静?? 一种很高的智...
- 素食不缺营养
- 想长寿就少吃点:食量减少40%...
- 小心“癌”从口入!
- 点压小拇指能降伏29种顽疾
- 打坐冥想如何有益于你的大脑
- 老中医揭秘素食不为人知的十一大...
- 老中医秘不外传的补肾妙招
- 超实用的老中医养生顺口溜
- 科技日报:三分之一癌症与饮食有...
- 10种最毁心脏的职业
- 糖尿病是怎样患上的
- 给大脑洗个澡--25个心灵感悟
- 最方便的抗癌养生妙方 ?维生素...
- 常见疾病五分钟穴位按摩:高血压
- 老祖宗经验 要长寿睡前必做的事
- 对降压有好处的饮食方法
- 生气对身体的九大危害
- 胃溃疡可引致命并发症 熬夜不按...
- 广州小学生米饭行为实验:米饭被...
- 睡觉是第一要素 男人养生的黄金...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出特色抗癌处方...
- 辟谷养生方法
- 要做一个真正“简单的人”
- 心脏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纸老虎
- 医院和大学纷纷加入“无肉星期一...
- 素食是保护儿童健康最好的饮食
- 李冰冰承诺素食一百天--环保救...
- 荤菜素菜到底哪个更有营养?
- 每天吃30克大豆降乳腺癌死亡率
- 纵欲淫乱的危害健康的后果很可怕...
- 14个征兆预示你会长寿
- 食疗流传几千年 对证饮食治病有...
- 海鲜老板爆内幕:100%养殖海...
- 纵欲淫乱的后果!很可怕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健康长...
- 多病之因:酸性体质
- 疲劳到癌症只有5步
- 抗生素滥用调查:被视为万能药 ...
- 比三鹿厉害100倍的大闸蟹
- 痛风的中医防治
- 八种疾病看中医更有优势
- 别忽视了肩颈病的危害和并发症!
- 吃肉太多伤心脑 怎么吃最补身
- 90% 的病自己会好
- 15个能降血糖的优秀食物
- 女性睡眠少于7小时患癌几率增4...
- 素食如何更健康
- 素食者的8大误区
- 亚健康九大症状及策略
- 中国成为超级细菌的乐园
- “中医体检”75%教师亚健康
- 警惕!7种疾病最易转变为癌症
- 别再喝奶了??一个奶业工人的良...
- 治病先调心(6)
- 治病先调心(4)
- 治病先调心(3)
- 治病先调心(2)
- 治病先调心(1)
- 睡眠过多和过少都易得糖尿病
- 为什么素食=低碳?
- 癌症自愈源于心--病由心愈
- 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
- “富贵病”成国民死亡主要原因
- 哪些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血管介入治...
- 一位医生关于素食的切身体验
- 中国古代音乐疗法
- 素食防癌益寿
- 鱼肉造成的酸性体质----百病...
- 吃素救地球
- 牛奶的谎言还要蒙骗我们多久?
- 素食--保持弱碱性体质
- 肉食中惊人的重金属超标
- 营养专家称:一只烤鸡腿相当于6...
- 全国政协委员姜昆、韩美林等倡导...
- 美国专家谈儿童的饮食和健康:吃...
- 看肉食加工过程加入了多少毒素!
- 肉食重金属超标原因何在
- 肉食之害??为什么肉食者较易患...
- 预防癌症其实很简单:从吃素开始
- 每年国内至少有8万人因服用抗生...
- 心衰的早期表现
- 九种体质类型的调养方式
- 8大理由让你吃素有理
- 肉食对健康有什么害处?
- 吃素可能预防和治疗好癌症--救命饮食
- 作者:肖长江|发布时间:2010-08-30|浏览量:2053次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康奈尔大学 教授 二十年研究 吃素可以治愈癌症 预防癌症!
序言_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我与坎贝尔(T. Colin Campbell)教授的相识始于1980年,当时我在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坎贝尔教授实验室作访问学者。通过八个月十分繁忙的实验研究,我在逐步适应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坎贝尔教授也从不熟悉到熟悉,并由此开始了我与他长达20多年的科研合作和个人交往。其主线则是本书的题目??中国健康调查。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肖长江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与我的共同主持下,1983到1989年间,在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合作的先河。应该说,这项国际合作对我国营养与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虽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远不如国外。这项称之为“中国健康调查”的工作不但发表了数十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而且还被不少国家的电视和报章杂志专题报道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出版社坚持要把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了。
其实,这本书中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而大量的篇幅则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书中以大量的科学证据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研究成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由于坚持这一观点而受到来自有钱有势的美国畜、禽、奶等养殖、加工业的强大压力;一贯执著的坎贝尔教授并没有屈服,始终坚持己见。现在,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所认同。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与一般科普读物不同的是,本书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表明书中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原始文献。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是描述坎贝尔教授的个人经历的;这也许没有普遍意义,但却颇具趣味性,也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坎贝尔教授自康奈尔大学退休后花了大量精力反复修改写成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往往只善于写学术论文,而写不好科普文章,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颇有文才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毅然推迟了研究生学习,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一夙愿。
作为坎贝尔教授的一个有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我为这本书中文版的问世感到十分高兴。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无论是营养工作者,或是对营养与健康有兴趣者,读了此书一定会大有收获。我也衷心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会像英文原版一样成为一本畅销的科普著作。
2006年9月1日于北京
在线阅读(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T?柯林?坎贝尔(T.Colin Campbell),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坎贝尔教授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的最前沿。在该领域中,每个人都站在坎贝尔教授这个巨人的肩上。他是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由他主持的中国健康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史上规模最大的,关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调查研究。而根据这次调查完成的《救命饮食》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隆重推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你知道吗?
?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
?牛奶和乳制品摄取最多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是以素食物为主的中国男性的17倍!
?医生会动手术和开药,却不懂营养,因为他们根本没受过营养学训练。
?没有任何手术或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
本书是作者经过数十年研究,终于发现「肉、奶、蛋」此动物性饮食与疾病的关联,以下是原文部分重点节录……
好书笔记:
1. 最容易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
2. 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占87%),可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
3. 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动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里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质,只要调整饮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启动或阻断癌症生长
4. 每日摄取15%至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5. 即便有明显罹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6. 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
7. 饮食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龄增长会提高乳癌风险
8. 人体发育和蛋白质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一样有效;植物性蛋白质虽然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较慢,但比较稳定
9. 没有任何手术或化学药物能和饮食(低脂植物性饮食)一样,对心脏病的成效这?令人印象深刻
10.无论科学研究人员、医师或制定政策的官员怎?说,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绝对是最健康的饮食
11.高纤的全食物蔬食能避免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的动物性饮食,则会促成糖尿病
12.饮食最西化的地区(摄取高动物性蛋白质、高动物性脂肪),居民胆固醇浓度最高
13.乳癌风险高的女性除了看著办、终生服药、乳房切除外,还有一种选择:不吃动物性食品、少精致碳水化合物、辅以定期监测
14.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风险有关,而低脂全植物饮食可降低雌激素
15.我们会接触环境中有毒化学物,90%至95%是因为吃了动物性产品
16.动物性蛋白质、肉、乳制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与高比例的摄护腺癌相关
17.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饮食,却会造成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自体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极高
18.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摄取量越高於动物蛋白,越不会出现骨折
19.现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晓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摄护腺癌、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20.纵然证据显示乳制品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但因攸关大笔金钱,业者或专家仍鼓励人多喝牛奶
21.黄斑病变和白内障这两种眼疾,都是因为未摄取足够深绿色蔬菜
22.摄取过多脂肪和胆固醇,易增加各种失智症的罹患机率,尤其是阿兹海默症
23.植物性食品没有胆固醇,人体需要胆固醇时,身体会自行制造,不需从食物中摄取
24.肉类真正的危险是造成营养失衡,就算改吃有机牛肉也不安全,因为营养成分相似
25.自体免疫疾病可藉由饮食,减缓速度或减轻病情
26.任何手术或药丸,都不能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27.在疾病早期阶段(诊断前)能预防疾病的营养物质,在疾病後期阶段(诊断後)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
28.藉由摄取全植物性的饮食,我们使用的水、土地和资源变少,制造的污染减少,也让农场动物承受较少痛苦;食物的选择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并影响全球环境
29.最营养健康的饮食:摄取全食物蔬食,将精致食物、盐分、脂肪降到最低,尽量避免动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议摄取量是零
30.一般人以为减少脂肪摄取量就一定健康,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你可能吃下更多动物性蛋白质
31.要防止人民痛苦,政府最好提倡全食物蔬食,但政府却说动物性食品、乳制品、肉类、精致糖和脂肪对人类有益
32.其实人体只需要5%至6%的膳食蛋白质,代替体内定期流失的蛋白质(像胺基酸)
33.饮食含有越多动物蛋白,会使血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动脉硬化症、癌症、阿兹海默症和肾结石等等的罹患机率
34.整个体制都落入企业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学术界各司其职,但大多是在做业者希望他们做的事
35.你不该认定医师就比你的邻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联,因为没受营养训练的医生可能让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喝过多牛奶
36.令人心惊的是,大多数医生没受过营养学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相关性
37.大部分的癌症机构都不愿讨论关於饮食的建议,甚至嗤之以鼻,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以药物和手术为本的传统医学
38.医师决定如何进行医治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
39.医师习惯接受药物业界的好处,而业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务,影响医师此後所受的医学教育;导致负责人民健康的医疗体系正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40.营养专家竟当众赞美麦当劳汉堡的营养价值,难怪消费者对健康资讯感到一头雾水
41.「研究过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处与效果,远胜过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或手术…若科学或医学界的人还对此不闻不问,那?这些人不光是固执,更是不负责任」
42.「堆积如山的证据部分来自我自己,部分来自其他科学家,再加上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说服了我改变饮食与生活型态,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来也几乎不碰动物性食品,包括乳制品…我的家人也采取了新的饮食法」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维持健康呢?
《救命饮食》告诉你,所有的健康问题都与三件事情有关:早餐、午餐和晚餐。
本书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研究的成果,被《纽约时报》誉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本书以确凿无疑的证据揭示了疾病与饮食关系的一大发现:以牛奶肉类为主的动物性食物会引发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而以青菜萝卜为主的植物性食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几率,还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挽救你的生命。
媒体评论
本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纽约时报》
《救命饮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陈君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饮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罗伯特?C?理查森(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
T?柯林?坎贝尔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权威之一,营养科学的从业者能够站在这一巨人肩上定会获益匪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本营养学专著,阅读本书能够挽救你的生命。 ??迪安?奥尼什(医学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是一部人类试图了解健康与饮食关系的奋斗史,这一努力迄今仍在继续,永无休止。 ??马理林?詹森(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
对于那些关注肥胖流行病、自身健康以及西方饮食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救命饮食》提供了精辟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罗伯特?古德兰德(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咨询专家)
序言_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我与坎贝尔(T. Colin Campbell)教授的相识始于1980年,当时我在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坎贝尔教授实验室作访问学者。通过八个月十分繁忙的实验研究,我在逐步适应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坎贝尔教授也从不熟悉到熟悉,并由此开始了我与他长达20多年的科研合作和个人交往。其主线则是本书的题目??中国健康调查。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肖长江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与我的共同主持下,1983到1989年间,在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合作的先河。应该说,这项国际合作对我国营养与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虽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远不如国外。这项称之为“中国健康调查”的工作不但发表了数十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而且还被不少国家的电视和报章杂志专题报道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出版社坚持要把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了。
其实,这本书中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而大量的篇幅则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书中以大量的科学证据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研究成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由于坚持这一观点而受到来自有钱有势的美国畜、禽、奶等养殖、加工业的强大压力;一贯执著的坎贝尔教授并没有屈服,始终坚持己见。现在,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所认同。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与一般科普读物不同的是,本书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表明书中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原始文献。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是描述坎贝尔教授的个人经历的;这也许没有普遍意义,但却颇具趣味性,也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坎贝尔教授自康奈尔大学退休后花了大量精力反复修改写成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往往只善于写学术论文,而写不好科普文章,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颇有文才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毅然推迟了研究生学习,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一夙愿。
作为坎贝尔教授的一个有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我为这本书中文版的问世感到十分高兴。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无论是营养工作者,或是对营养与健康有兴趣者,读了此书一定会大有收获。我也衷心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会像英文原版一样成为一本畅销的科普著作。
2006年9月1日于北京
在线阅读(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T?柯林?坎贝尔(T.Colin Campbell),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坎贝尔教授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的最前沿。在该领域中,每个人都站在坎贝尔教授这个巨人的肩上。他是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由他主持的中国健康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史上规模最大的,关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调查研究。而根据这次调查完成的《救命饮食》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隆重推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你知道吗?
?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
?牛奶和乳制品摄取最多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是以素食物为主的中国男性的17倍!
?医生会动手术和开药,却不懂营养,因为他们根本没受过营养学训练。
?没有任何手术或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
本书是作者经过数十年研究,终于发现「肉、奶、蛋」此动物性饮食与疾病的关联,以下是原文部分重点节录……
好书笔记:
1. 最容易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
2. 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占87%),可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
3. 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动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里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质,只要调整饮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启动或阻断癌症生长
4. 每日摄取15%至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5. 即便有明显罹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6. 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
7. 饮食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龄增长会提高乳癌风险
8. 人体发育和蛋白质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一样有效;植物性蛋白质虽然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较慢,但比较稳定
9. 没有任何手术或化学药物能和饮食(低脂植物性饮食)一样,对心脏病的成效这?令人印象深刻
10.无论科学研究人员、医师或制定政策的官员怎?说,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绝对是最健康的饮食
11.高纤的全食物蔬食能避免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的动物性饮食,则会促成糖尿病
12.饮食最西化的地区(摄取高动物性蛋白质、高动物性脂肪),居民胆固醇浓度最高
13.乳癌风险高的女性除了看著办、终生服药、乳房切除外,还有一种选择:不吃动物性食品、少精致碳水化合物、辅以定期监测
14.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风险有关,而低脂全植物饮食可降低雌激素
15.我们会接触环境中有毒化学物,90%至95%是因为吃了动物性产品
16.动物性蛋白质、肉、乳制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与高比例的摄护腺癌相关
17.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饮食,却会造成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自体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极高
18.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摄取量越高於动物蛋白,越不会出现骨折
19.现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晓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摄护腺癌、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20.纵然证据显示乳制品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但因攸关大笔金钱,业者或专家仍鼓励人多喝牛奶
21.黄斑病变和白内障这两种眼疾,都是因为未摄取足够深绿色蔬菜
22.摄取过多脂肪和胆固醇,易增加各种失智症的罹患机率,尤其是阿兹海默症
23.植物性食品没有胆固醇,人体需要胆固醇时,身体会自行制造,不需从食物中摄取
24.肉类真正的危险是造成营养失衡,就算改吃有机牛肉也不安全,因为营养成分相似
25.自体免疫疾病可藉由饮食,减缓速度或减轻病情
26.任何手术或药丸,都不能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27.在疾病早期阶段(诊断前)能预防疾病的营养物质,在疾病後期阶段(诊断後)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
28.藉由摄取全植物性的饮食,我们使用的水、土地和资源变少,制造的污染减少,也让农场动物承受较少痛苦;食物的选择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并影响全球环境
29.最营养健康的饮食:摄取全食物蔬食,将精致食物、盐分、脂肪降到最低,尽量避免动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议摄取量是零
30.一般人以为减少脂肪摄取量就一定健康,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你可能吃下更多动物性蛋白质
31.要防止人民痛苦,政府最好提倡全食物蔬食,但政府却说动物性食品、乳制品、肉类、精致糖和脂肪对人类有益
32.其实人体只需要5%至6%的膳食蛋白质,代替体内定期流失的蛋白质(像胺基酸)
33.饮食含有越多动物蛋白,会使血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动脉硬化症、癌症、阿兹海默症和肾结石等等的罹患机率
34.整个体制都落入企业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学术界各司其职,但大多是在做业者希望他们做的事
35.你不该认定医师就比你的邻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联,因为没受营养训练的医生可能让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喝过多牛奶
36.令人心惊的是,大多数医生没受过营养学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相关性
37.大部分的癌症机构都不愿讨论关於饮食的建议,甚至嗤之以鼻,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以药物和手术为本的传统医学
38.医师决定如何进行医治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
39.医师习惯接受药物业界的好处,而业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务,影响医师此後所受的医学教育;导致负责人民健康的医疗体系正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40.营养专家竟当众赞美麦当劳汉堡的营养价值,难怪消费者对健康资讯感到一头雾水
41.「研究过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处与效果,远胜过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或手术…若科学或医学界的人还对此不闻不问,那?这些人不光是固执,更是不负责任」
42.「堆积如山的证据部分来自我自己,部分来自其他科学家,再加上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说服了我改变饮食与生活型态,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来也几乎不碰动物性食品,包括乳制品…我的家人也采取了新的饮食法」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维持健康呢?
《救命饮食》告诉你,所有的健康问题都与三件事情有关:早餐、午餐和晚餐。
本书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研究的成果,被《纽约时报》誉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本书以确凿无疑的证据揭示了疾病与饮食关系的一大发现:以牛奶肉类为主的动物性食物会引发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而以青菜萝卜为主的植物性食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几率,还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挽救你的生命。
媒体评论
本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纽约时报》
《救命饮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陈君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饮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罗伯特?C?理查森(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
T?柯林?坎贝尔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权威之一,营养科学的从业者能够站在这一巨人肩上定会获益匪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本营养学专著,阅读本书能够挽救你的生命。 ??迪安?奥尼什(医学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是一部人类试图了解健康与饮食关系的奋斗史,这一努力迄今仍在继续,永无休止。 ??马理林?詹森(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
对于那些关注肥胖流行病、自身健康以及西方饮食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救命饮食》提供了精辟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罗伯特?古德兰德(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咨询专家)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