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飞主任医师
-
医院:
二炮总医院
科室:
肿瘤放射诊疗中心
- 体部伽玛刀可根治部分早期肿瘤
- 伽马刀与开颅手术的比较
- 北京二炮总医院伽玛刀专家
- 伽玛刀放疗治疗创伤小效果好
- 伽玛刀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
- 伽玛刀治疗的四大优势
- 无影“伽玛刀”让癌细胞无处遁形
- 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疼痛
- 伽马刀治疗后该如何护理?
- PET/CT检查捕捉肿瘤早期病...
- 做好饮食护理 减轻放疗痛苦
- 肺癌患者的治愈方法
- 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 多数肿瘤手术后放疗,可减少今后...
- 精确放疗包括哪些治疗方式?
- 伽玛刀治疗后出院后康复指导
- 如何治疗肺癌骨转移?
- 鼻咽癌怎样进行放射治疗?
- 肺癌晚期能活多久的时间
- 肺癌肝转移如何姑息治疗?
- 肺癌转移到骨头该怎么治疗?
- 伽玛刀治疗上段食管癌为首选
- 肺癌治疗不能就靠“一把刀”
- 治肺癌并非“一刀切” [修改...
- 肿瘤的养生之道
- 肿瘤现代放疗的应用
- 如何让癌症患者无痛生存?
- 肺转移瘤治疗期护理
- 垂体瘤可否首选伽玛刀治疗
- 肺癌早期的肺外症状有哪些?
- 怎样选择食管癌的治疗方式
- 伽玛刀比手术有何优势?
- 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
- 肿瘤的癌痛治疗(一)
- 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的地位
- 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法
- 放疗后如何对老人进行护理
- 伽玛刀放疗病人应该如何注意饮食...
- 伽马刀为晚期胆管癌开辟出路
- PET-CT检查在肿瘤放疗的应...
- pet/ct骨转移确诊和疗效判...
- 伽马刀治疗脑膜瘤可控其生长
- 伽玛刀为晚期胆管癌开辟出路
- 伽玛刀治疗肿瘤的独特优点
- 得了脑瘤不可怕请您先看伽玛刀
- 脑膜瘤为什么适合伽玛刀治疗
- 各种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 伽玛刀治疗肿瘤有没有大小的限制...
- 肺癌脑转移瘤(脑瘤)的伽马刀治...
- 伽马刀治疗面神经鞘瘤疗效
- 伽马刀治疗垂体腺瘤可防复发
- 放射线对肿瘤治疗敏感性分度
- 如何治疗脑膜瘤
- 伽玛刀的优点
- 北京二炮肿瘤医院实施千例伽玛刀...
- 伽玛刀治疗肺癌副作用
- 伽玛刀治疗食管癌有哪些注意
- 伽玛刀治疗直肠癌的方案选择
- 老人肺癌的伽玛刀治疗
- 伽马刀治大块肿瘤为何疗效差
- 放疗有哪些不良反应?
- 耽误肺癌早期诊断的原因
-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 脑膜瘤的伽玛刀
- 放射治疗计划和模拟定位
- 伽玛刀治疗脑肿瘤
- PET/CT临床应用范围有哪些...
- 伽玛刀放疗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 伽玛刀治脑转移瘤可长期生存
- 伽马刀放射治疗是成熟可靠的
- 脑瘤治疗少不了放疗
- 放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伽马刀放射治疗饮食营养要点
- 伽玛刀对泌尿系肿瘤的疗效
- 食管癌胃癌病人不宜使用伽马刀
- 伽马刀脑胶质瘤的治疗打破医学技...
- 治疗脑膜瘤效果好
- 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颅脑深部肿瘤
- 伽玛刀对于肺癌治疗的应用
- 无需开刀治疗肿瘤
- 老年人肺癌治疗新观点
- 淋巴癌相关知识
- 食道癌的伽玛刀治疗
- 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的治疗
- 肺癌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
- 全身伽玛刀的两大特点:聚焦和旋...
- 伽玛刀治疗脑瘤后能活多久
- 作者:余飞|发布时间:2010-07-05|浏览量:4089次
脑转移?(又称为颅内转移瘤)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入颅内,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3.5%-10%,国内外均认为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消化道肿瘤;亦有相当部分病人找不到原发灶,即便有脑转移瘤,术后仍不能确定肿瘤来源。发病年龄高峰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肿瘤出现脑转移后,全脑或非全脑伽玛刀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就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但患者的生存期仍然有限。然而,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Kondziolka等报告,部分患者经该方法治疗后生存期较长。
了明确哪些临床或治疗因素与这些患者长期生存相关,北京二炮肿瘤中心对2007-2009年间接受了肿瘤脑转移放射治疗的677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于其中治疗后生存期超过4年的患者,研究者分析了脑部和脑外治疗方式、治疗相关发病率、影像学表现、症状、后续护理等因素,并与生存期短于3个月者进行比较 。
结果显示,共有44例(6.5%)患者放射治疗后生存期超过了4年(平均69个月),其中16例在随访结束时仍存活。这些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平均年龄为53岁,中位Karnofsky活动能力评分(KPS)为90。他们中最多见的原发病灶为肺部(15例)、乳腺(9例)、肾脏(7例)和皮肤黑素瘤 (6例)。18例(41%)患者病变累及2处或更多处脑外器官,10例(23%)患者脑外病变存在于原发灶和淋巴结,9例(20%)患者脑外仅有原发病灶,其余7例(16%)患者则仅有脑部病变。影像学检查资料显示,总共133处肿瘤病灶中有99处(74%)缩小,22处(17%)未改变,其余12处(9%)则增大。与100例治疗后生存期短于3个月的患者相比,这些生存期较长患者具有初始KPS值较高(P=0.01)、脑部转移病灶较少(P=0.04)和颅外病变较少(P<0.00005)等特点。
研究现示: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中,脑部放射治疗时颅外病变进展范围可预示转归。然而,即使存在多器官病变,患者生存期也可延长,只要接受有效的颅内、颅外治疗,部分特定患者可较长期、高质量地生存。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