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鞋底不宜太软的矮跟鞋较好。鞋材质以牛皮为主较好,鞋型则偏爱鞋头宽松、鞋底稍硬、带点跟的鞋。有一个误区:鞋子越软越好。在我的门诊中也发现,足踝病患者很多和鞋子过软有关。有的患者说“我的脚底板脚后跟容易疼,所以就挑了一双底子极软的鞋,你看底子可以折叠180度,但是脚好像越来越疼了”。鞋底不宜太软,很多人以为鞋底软舒服,其实那样起不到支撑作用。鞋底软硬适当,可以把体重分散开,如果鞋底太软体重就会集中在脚跟或者跖骨头,久而久之引起足痛。另外,有矮跟的鞋比平底鞋好,可以使跟腱张力适当,走起来比较省力。穿底子太软的鞋比如拖鞋远足锻炼、打球,对足的伤害极大,应尽量避免。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李亚非
3、买鞋一定亲自去试。最好下午去买鞋,号码以两脚偏大的一只为准。脚趾前面要有一横指的富余空间。试鞋的时候,要两只都穿上,走两步。买鞋的时候,最好把鞋前部向上折一下,一是看它的软硬度,二是看折线的走向。因为人的5个脚趾和脚板之间的关节会连成一个弧线,鞋设计的弯曲度应该跟脚的弯曲度一致,这样人往前走的时候,鞋才会跟脚。
4、要风度不要健康不可取。很多女鞋设计得膛很瘦鞋跟很高,是为了穿上看起来秀气,但这是对脚最大的伤害。我也看到有的女性穿着“松糕鞋”、或一步三摇的细高跟鞋来看足痛!穿这样鞋走路下肢和足部都高度紧张或挤压怎能不疼呢?其实有两种进口品牌的男鞋和女鞋穿着都舒服我很欣赏,质地也很好,价格也公道,就是不太时髦,但有利于健康就是最好的。
5、避免挤压足趾。尖头或瘦鞋可能好看,但可以造成足的损伤。拇外翻就不要说了,我这里北京宣武区文艺界单位多,经常有需要竖脚尖的芭蕾舞演员、或者“武”的戏剧演员来看足病。与职业有关与鞋子也有关。又有一位女士足大拇指麻木,我检查后发现她的鞋口过紧压迫足面皮肤下面的皮神经,叫她立即换鞋,3天后自愈。年轻人的修复能力强,穿不合适的鞋,很快能恢复过来。可中老年人就不行了,有人的脚甚至一次挤压后就会永久地疼下去。建议中老年人最好选能随时调节肥瘦的鞋,比如系带的或有粘扣的鞋。
6、根据自己的足弓买鞋。也就是根据自己脚的“幅面”高低买鞋。有些人的脚是扁平足或是高足弓,这样的脚买起鞋和搭配起鞋垫来就有讲究了。怎样知道自己的脚型呢?最好是去医院看看确定一下。扁平足的人,应选择鞋底有拱垫、鞋跟较硬的鞋,否则易患足底筋膜炎;高足弓的人应选用幅面较高、系带的或有粘扣的可以调节的鞋、更柔软的鞋垫或气垫,减少震荡对脚部的伤害。
7、挑运动鞋的讲究。跑步时适合穿跑鞋,鞋号要买大一号,以保证脚的充分舒展;打羽毛球、网球时,因有较多的停、扭动作,鞋前部应稍微宽松;打篮球因为撞击、跳跃较多,鞋帮要求偏高,以便更好地保护踝关节。
8、特殊人群买鞋更要讲究。孕妇买鞋足弓一定要有支撑,最好订做一个特殊鞋垫,以免不断增加的体重造成足弓塌陷。糖尿病患者足趾容易破损而且不容易愈合,买的鞋鞋面要软,仔细检查鞋里绝对不能有硌脚的接头。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