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最新回答
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了解手足口病的3个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三种途径传染。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患者疱疹液、唾液、粪便等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给他人。飞沫传播发生在患者咳嗽、打喷嚏...
详解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5大妙招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春季高发,可通过以下方法预防。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手足口病一般低烧几天
手足口病低烧通常持续1-3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低烧是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儿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低烧期...
如何缓解手足口病疼痛的症状
手足口病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局部护理及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口腔及手足部位疱疹破裂后易产生疼痛。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利多卡因凝胶,前两者适...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掌握手足口病的4个预防妙招
手足口病可通过保持卫生、隔离防护、增强免疫、环境消毒等方式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预防重点在于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持个人卫生是最基础的措施,包括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避免...
怎么判断是手足口病还是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通过症状特点和病原学检查进行区分。 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症状集中...
孩子手足口病发烧可以吃退烧药吗
孩子手足口病发烧一般可以吃退烧药,但需遵医嘱使用。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烧药...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痛苦
手足口病患儿可通过退热镇痛、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方式减轻痛苦。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儿常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退热镇痛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发热和疼痛。口...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能用炉甘石吗
手足口病一般能用炉甘石洗剂,但需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常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作用,可用于缓解手...
手足口病可以推拿么 手足口病怎么推拿好
手足口病一般可以推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助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推拿可作为辅助手段缓解症状。针对发热症状,可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帮助降温;针对口腔疱疹疼痛,可掐揉合谷穴、按...
手足口病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怎么打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无须每年接种,通常接种2剂次即可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接种2剂次,两剂间隔1个月。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建议在12...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一般几天能好 怎么快速治好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7-10天能好,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护理和隔离防护加速恢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随低热。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
手足口病是怎么得的 手足口病的4个病因家长看过来
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与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病毒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液、唾液、粪便等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早期识别重症需观察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症状。 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超过39摄氏度且退热效果不佳。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例可...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注射手足口疫苗后需要忌口吗 打手足口疫苗饮食禁忌揭秘
注射手足口疫苗后一般无须特殊忌口,但需避免辛辣刺激或易致敏食物。 手足口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接种当天可适量增加饮水,促进代谢。部分儿童可能因疫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等方式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接种EV71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在适龄阶段完成接种。保持手部卫生是关键,饭前...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口腔炎是手足口病吗
口腔炎不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可能引起口腔炎症状。 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可能由感染、创伤或过敏等因素引起。手足口病则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白细胞高是手足口病吗 怎么检查出手足口病
白细胞高可能是手足口病,也可能是其他感染或炎症反应。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白细胞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会引起脑炎吗
手足口病可能会引起脑炎,但概率较低。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症状较轻且可自愈。肠道病毒71型感染时,病毒可能...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疫苗最佳接种时间是什么
手足口疫苗最佳接种时间是6月龄至5岁,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重症病例,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
小儿口腔疱疹是手足口吗 盘点口腔疱疹和手足口区别
小儿口腔疱疹不一定是手足口病,两者在病因和症状上存在明显区别。 口腔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伴随疼痛和发热。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口腔疱疹、手...
水痘和手足口病该怎么区分 简单三步分辨水痘和手足口病
水痘和手足口病可通过皮疹分布、形态及伴随症状三步区分。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水痘皮疹多集中于躯干和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初期为红色斑疹,逐渐发展为透明水疱,周围有红...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疫苗间隔了半年才打第二针还有效吗
手足口病疫苗间隔半年接种第二针通常仍有效,但可能影响免疫效果。 手足口病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两剂次,间隔1个月。若第二针延迟至半年后接种,疫苗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免疫应答强度可能弱于标准间隔接种。 ...
打手足口病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打手足口病疫苗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适量补液、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出现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多与疫苗激活免疫反应有关。体温低于38.5摄氏度时建议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多久打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1-3个月接种,但应尽量按时完成免疫程序。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与第一针的推荐间隔为1个月,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迟,通常建议在1-3个月内完成补种。推迟接种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手足口病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5岁以下儿童高发,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接种疫苗能针对性预防EV71型病毒导致的重症病例,该病毒是引发脑炎、肺水肿等...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前兆有哪些
手足口病前兆通常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口腔不适和手足臀部皮疹。 手足口病早期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持续1-2天。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拒食或流口水,这与口腔黏膜即将出现的疱...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手足口病好了之后会不会脱皮
手足口病痊愈后可能出现脱皮现象,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疾病恢复期部分患者会出现手指、脚趾或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脱皮,这与病毒感染...
手足口持续发烧怎么治疗好
手足口病持续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及对症支持治疗缓解。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持续发烧可能与病毒活跃复制或继发细菌感染有关。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敷贴额头或腋下,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
手足口病引起的脑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引起的脑炎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精神状态改变。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时,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8.5摄氏度,伴有明显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前额或全头部。部分患者会出现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