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化疗利弊
- 骨密度与乳腺癌
- NICE 公布 ...
- 为何不见佛陀?
- 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
- 慎子七篇 答患者问为啥叫w...
- 急性乳腺炎
- 应广大患者要求讨论一下: 乳腺...
- BREAST CONSERVI...
-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 乳腺癌化疗新进展
- 早期乳腺癌治疗新理念
- 《NCCN临床实践指南(200...
- 中国年增乳腺癌19万例 发病年...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现...
- 医学专业搜索引擎
- 彩超结果乳腺增生伴局部导管扩张...
- 究竟为什么转氨酶高?
- 针对我母亲目前的症状我们该如何...
- 乳腺纤维腺瘤不开刀.还有其他的...
- 小说童话的伪书--- 《...
- 西天灵山仙佛表
- 古代兵法之----古代阵形
- 头脑风暴法
- 男性乳房发育症----学生讲座
- 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 年龄与复查---来自医生的忠告
- 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骨丢失的防...
- 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
- 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与治疗
- 乳腺癌若干治疗进展
-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原则
- 2009年St.Gallen早...
- 《2009年NCCN乳腺癌临床...
- 《2009年NCCN乳腺癌临床...
- 针对共性提问--给大家讲解:2...
- 针对共性提问--给大家讲解:1...
- 什么是乳腺增生症?
-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 乳腺癌常见症状
-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 女性终生坚持锻炼不易患乳腺癌
- 肿块的良恶性判别乳腺方法
- 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
- 注释索引
- 杂家
- 二墨家
- 儒家
- 答患者问----乳腺癌术后饮食
- 化疗最大的潜在致命性不良反应之...
- 化疗患者粒细胞缺乏感染的治疗
- 认识化疗
- CTCEA 3.0
- 化 疗 发 展 史
- 乳腺癌的基因分型和个体化治疗
- 肿瘤学中常见的各种概念的汇总
- 戏曲艺术的形成
- 少林七十二绝艺
- 形意拳入门
- 中国曲艺
- 宗教音乐3
- 宗教音乐2
- 宗教音乐1
- New Age新纪元音乐
- 35种音乐的分类&解释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 国内白蛋白的应用极不恰当:白蛋...
- 白蛋白疗效的荟萃分析
- 白蛋白的合理使用
- 乳腺癌保乳手术
- 内分泌治疗与化学治疗
- 乳腺癌术后5年内约30%的病人...
- 乳腺癌辅助治疗共识
- NSABP B-18
- 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
- 微创-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 PET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 乳腺X线片与超声比较
-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
- Metastasis Dete...
- 乳腺癌化疗方案
- 专家点评--从St Galle...
-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优点
- 乳房的穿刺针活检有什么优点
- 我市首届乳腺癌患者联谊会
- 基本理念:建档-系统处理-审核...
- 三道家
- 作者:潘荟丞|发布时间:2009-11-03|浏览量:799次
弃礼重道以为法,自然无为以为则
道家老子以“道”与“无为”论政治,故有问于天下执政者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48]他既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9]又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0]所以主张放弃礼法。他还看到了“礼”的外在制约性,指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51]。在老子看来,“礼”不过是道德沦丧,仁义失落的产物,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52]然而,正是老子开创的道家却派生出所谓的道法家来。其原由何在呢?这固然与他以“道”为核心范畴的整体理论所支撑的冷静而又无情、深邃而又玄远的历史哲学(或历史理性)有关。然而,细究其实他所说的“道”又何尝不与“法”有关呢?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3]“道”乃是出于自然,关乎社会的根本大法。“道”的秩序就是“法”的秩序。这与儒家的“礼”的秩序就是“法”的秩序的思想理路是一致的。
庄子承继老子学说,进一步阐明“无为”而“法自然”的政治主张,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而大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54]又说:“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类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55]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视“礼”为外在的、强加的制约,而非出于人的本性,所以成为乱患之原,所谓“礼相伪也,……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56]。必须指出,荀子在论及礼时所说的“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57],这固然与老庄的看法有相同的一面,但老庄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来反对外在的礼义法度的。其实,就礼的外在性来说,庄子也没有做别样的解释,不过是当时通行的解释,即所谓“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58],只是他坚持“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的观点,而与儒家相对立,并视儒家之礼为“世俗之礼”[59]。
不过,也许庄子并非总是全然生活在理想之中,尽管是以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加以看待,却多少透露出一些对现实的真实感受,故而对现实存在的礼和法的作用也是深知的,且视之与事物、德义、天道并存,都有着“不可不”的性质,所以《庄子?在宥》中说:“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又说:“应于礼而不讳,齐于法而不乱。”这或许是庄子后学的看法,在此则不能深究了。庄子关于礼与法也有更为现实的观点,这突出地反映在《庄子?大宗师》中。他说:“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这到底是天的作为,还是人的作为呢?显然是人的作为。至多只能说是在“天道”的自然法之下的人的政治行为。可见,庄子也是不能不面对现实的。
最终,我们通过庄子的言论可以认识到:或许庄子的现实目标并不在礼法政治上,不过是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以礼法为手段以求混世的吧。又或许,在庄子看来,为何非要担负这不该担负又难以担负的政治责任呢?因为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说,庄子思想本是现实批判主义再加上无可奈何的自保主义或遁世主义的。更明确地讲,庄子向往的是无知无欲、素朴自然的无政府的社会。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