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汪成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民营医院挂号医生聚合
科室:
儿科
- 成长的烦恼——乳腺纤维腺瘤
- 先查因、再分类、后治疗??正确...
- 乳腺癌会不会遗传???解读“乳...
- BI-RADS是一个分类??谈...
- 乳房疼痛何时了???乳痛症概述
- “我可不可以保留乳房?”??谈...
- 超声引导下的PICC(经外周导...
-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
- 乳腺癌化疗期间辅助中医食疗健康...
- 临床极其罕见病例报道??原发性...
- 转载卫生部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
- 纠结与恐癌??正确对待与临床处...
- 乳房重建术(Breast Re...
- 精确定位 微创治疗??影像学(...
- 我是一名“临床乳腺肿瘤外科医生...
- 乳腺癌常用病理学分类及组织学分...
- 乳腺癌的分期、分类、分级、分型
- 乳腺癌St. Gallen会议...
- 乳腺癌之临床分期
- 第六版AJCC(the Ame...
- 何为FISH检测?
- 先查因、再分类、后治疗??正确...
- 警惕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稀释性低...
- “勿以瘤小而轻之”??重视乳腺...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研究现状
- 从“猫抓病”说起??浅谈腋下淋...
- 转载:一位乳腺外科同行秦医生的...
- 乳腺癌已经悄悄侵袭“90后”
- 乳癌之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
- 谈谈“性早熟”之“乳房提前发育...
- 如何预防乳房手术疤痕增生
- 艰难的选择??乳腺癌辅助化疗常...
- 辨证论治 活血祛瘀 ??传统中...
- “我可不可以保留乳房?”??谈...
- 一个临床棘手的问题??乳腺浆细...
- 从谈“化疗”色变到坦然面对“双...
- 感恩母爱,呵护乳房
- 先天性or继发性or进行性??...
- 停经≠绝经 ??乳腺癌患者绝经...
- 乳腺空心针活检术
- 先“化疗”后“开刀”??什么是...
- 乳腺癌会不会遗传???解读“乳...
- 如何分析腋下淋巴结肿大
- 我可以生宝宝吗?
- 性生活,一个乳腺癌患者术后必须...
- BI-RADS是一个分类??谈...
- “接触身体、了解身体”?? 正...
- 乳腺癌的钼靶征象分析
- 明察秋毫与蛛丝马迹??乳腺癌临...
- 面面俱到??乳腺癌之肿块分析六...
- 药补不如食疗??乳腺健康生活饮...
- 豆浆与牛奶???乳腺健康生活饮...
- 乳房自我检查后发现以下情况应及...
- 哪些原因延误了乳腺癌早期诊断呢...
- 易患乳腺癌九种人群
-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防治ABC
- 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受关注
- 美丽曲线也要健康展示
- “男”言之隐??说说男性乳腺癌
-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 乳腺分叶状肿瘤 34 例临床分...
-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 乳腺癌的症状分析、辅助检查及早...
- 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
- 乳腺癌诊治中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
- 浅谈乳腺癌的生物治疗
- 熟悉乳房状况 正确自我检查
- 成长的烦恼-乳腺纤维腺瘤
- 乳头溢液ABC
- “小叶增生”的是非功过??谈谈...
- 2009上海黄浦乳腺癌康复者联...
- 乳房疼痛何时了???乳痛症概述
- 作者:汪成|发布时间:2010-08-02|浏览量:415次
在临床实践中,乳腺专科临床就诊患者中,有50%~70%病人因乳房疼痛而前来就医,其中20%~30%患者主诉的乳房疼痛可以达到中度到重度疼痛,每月并持续达5天以上。在良性乳腺疾病就诊的妇女中,大部分患者诉伴有乳腺疼痛。这些患者的乳腺疼痛问题有时候会严重干扰日常活动、社会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精神性疾病(如焦虑、失眠、忧郁)。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汪成
乳痛症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病的一种临床类型。
乳痛症是一个较为笼统的统称,临床上一种与月经周期相关规律性的痛性乳腺病。乳痛症多为慢性的临床过程,在许多女性中持续间断发生,直至患者绝经。它以乳房疼痛为主要症状。典型的乳痛症不但在触摸检查乳房时疼痛明显,即使不碰到乳房也存在持续疼痛,甚至疼痛的程度还相当厉害。乳痛症通常在月经来潮以前疼痛明显,而当月经开始以后胀痛会减轻或消失。需要特别指出,许多女性经前期可发生轻度的乳腺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病因与分类
乳腺痛的病因尚未确定,主要分内分泌病因(卵巢的功能变化、微量的内分泌变化、对刺激的内分泌反应失常、终末器官对内分泌微小改变的异常敏感和局部激素受体的改变。)、心理学基础(精神情绪状态)、性生活以及环境变化有关。在少数病例中,心理因素可能也起较主要作用,故对那些大量治疗无效患者,可能需要心理支持。
乳腺痛可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乳腺痛和乳腺外疼痛。
1.周期性乳腺痛
周期性乳腺痛和月经周期相关,在月经周期开始前疼痛增加。严重病例,疼痛可持续整个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但在月经开始时消退。周期性乳腺痛是乳腺痛最常见的类型,且对治疗反应最好。周期性乳腺痛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5岁左右。周期性乳腺痛通常是双侧的,且最常位于外上象限,也可与乳腺结节有关。通常被描述为轻柔的或沉重的胀痛。它也可放射到肋间臂神经所属的上臂内侧。
2.非周期性乳腺痛
非周期性乳腺痛是指疼痛位于乳腺内,与月经周期明显不相关。疼痛不对称,常为单侧,并常被描述为烧灼感、牵涉痛和跳痛。多发生于稍年长的人群,最多见于40岁年龄组。此人群中多为局部痛,按压此点可以引起严重疼痛,但其余处乳腺正常。
3.乳腺外疼痛
一些患者主述乳腺痛,可能疼痛不是出自乳腺,这种疼痛患者的90%都是单侧。非周期性乳腺痛需要与肌肉与骨骼痛鉴别,后者几乎皆为单侧,疼痛部位是肋软骨关节或侧胸壁。这些患者多有肋软骨炎或称Tietze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肋软骨明显触疼。其他非乳腺痛的原因包括咽痛、颈神经根压迫、胆囊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治疗是针对病因和对症的处理。这些患者的疼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推荐到普通外科或物理治疗。
诊断与评价
对乳腺痛患者应仔细评价,排除乳腺癌和可治疗的乳腺良性疾病。
1.询问病史
应了解完整的病史,包括疼痛的描述、加重和缓解因素。病史应该包括月经和怀孕的情况、最近和过去应用的激素、药物治疗和以前乳腺外科手术或最近的乳腺外伤、饮食中脂肪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及任何其他乳腺症状的病史。它也能获得关于患者就诊原因的有益信息。通常就诊的动机包括顾虑乳腺癌的可能、严重的疼痛或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及其疼痛与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是有帮助的。
2.体格检查
患者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临床乳腺检查。任何孤立的或明显的肿物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乳腺痛患者的乳腺经常存在囊性增生改变,可能在检查中有可触及的结节。检查应包括佩带的乳罩形状大小是否合适、吊带松紧长短是否正好以及带弓子的乳罩的下缘是在胸壁还是位于乳腺组织上等。在检查中,可能会发现疼痛触发部位,其是孤立的、局部的区域,触痛明显。这种临床症状与乳腺局部疼痛不同,而且无全乳痛体征。
肋软骨和肋骨也应轻柔地进行检查。如果有胸壁压痛,患者应侧卧位,以便乳腺下垂离开胸壁。如果疼痛持续存在,病变不在乳腺;如果胸壁不再有压痛,则病变可能源自乳腺。某些病例,可能需要行妇产科检查以排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果怀疑妊娠,需要考虑行妊娠试验检测。
3.影像学检查
乳腺痛和触诊异常者,需要采用适宜的乳腺影像学检查,依据年龄,确定行钼靶X线或B超。超声检查对触痛点的检查可能也是有用的,用以排除不可触及的病变。有研究表明:15%的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疼痛作为一个症状,以及疼痛是惟一的症状者占7%。
临床处理
乳痛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因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在一开始就必须排除乳腺癌。轻度的乳痛症不需要治疗,但中到重度的疼痛,每个月经期疼痛持续超过5天,且连续3个月以上的,则需要检查和治疗。对于中、重或持续疼痛,须考虑药物治疗。定期随诊、心理支持、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对非乳腺本身原因的疼痛给予合适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门诊定期随访复查
很多乳腺痛患者害怕疼痛与癌症有关而就医。经过询问病史、体检和影像检查,确定无乳腺癌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排除顾虑。故有学者甚至描述乳腺痛患者的通常特征为恐癌症。虽然大多数乳痛症患者只需随诊,但对那些持续性严重疼痛而影响日常生活者宜考虑采取治疗措施。
2.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健康饮食、合理作息、睡眠良好、心态平和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乳腺疼痛的自然缓解。胸罩不合适有可能会加剧某些女性的乳腺痛,合适支撑型的胸罩或运动乳罩可能对乳痛症患者有益
3.药物治疗
传统中医药治疗(推荐使用)
中医将经前乳痛和肝郁伤脾、气滞血瘀相联系,治疗多采取以补肾调摄冲任、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为法则,一些中成药对乳痛症有较显著的效果,如我院自制制剂??乳腺消郁口服液、平消片、乳增宁、乳癖消等等。
激素调节药物(谨慎使用)
以他莫昔芬、丹那唑及溴隐亭等药物为代表,如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对减轻乳腺痛很有效,但有因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应谨慎使用。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