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贤楠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科室:
感染内科
- 关于婴儿食物过敏性肠病的答疑
- 什么是沙门氏菌感染?
- 我为什么要强调“疾病是综合征&...
- 再谈小儿的过敏性问题
- 腹泻不能彻底痊愈,辅食如何添加...
- 关于婴儿食物过敏性肠病的答疑
- 关于小儿过敏咳嗽答疑
- 婴儿过敏性肠病
- 小儿过敏性咳嗽
- 抗生素的功过
- 感染相关性问题面临的挑战
- 一定要谨慎应用小儿感冒咳嗽药
- 过敏体质的孩子能否正常接种预防...
-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如何用药...
- 肺炎后过敏咳嗽的原因有哪些?
- 婴儿多次大便粘液,偶尔带血丝怎...
- 孩子拉肚子十天了是过敏性腹泻吗...
- 6个多月的双胞胎反复腹泻怎么办...
- 二岁咳嗽,治疗二十多天效果不明...
- 大便常规中有脓细胞肯定是感染吗...
- 我感冒了正在母乳喂养该注意什么...
- 单纯的支原体IgM(1+)80...
- 小孩腹泻持续近一个多月怎么办?
- 支周炎恢复期的间歇性低烧是否和...
- 宝宝历时1个月的腹泻好了一周后...
- 宝宝患痢疾应怎样用药?
- 6个月之前吃配方奶也会吐,从6...
- 宝宝大便有轻微的血丝该吃抗生素...
- 小儿非细菌性肺炎如何治疗?
- 2周岁特别爱发烧,每次持续的周...
- 小儿腹泻一周,医生说没事,该怎...
- 诊断是假设,诊断为了治疗病人(...
- 诊断是假设,诊断为了治疗(1)
- 我为什么要强调“疾病是综合征&...
- 我的行医观点---给病人以最佳...
- 病程较长,就诊前书写病情介绍是...
- 一位过敏腹泻患儿妈妈(纯母乳喂...
- 大家都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逻...
-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
- 小儿高热不退要注意川崎病
- 儿科门诊患儿的”高热状态”?为...
- 感染、过敏、炎症、免疫--免疫...
- 本周门诊随笔
- 为何小婴儿常呼噜有痰?
- 我的门诊感言--与家长的对话
- 浅谈感染、炎症、过敏和免疫(3...
- 如何分析婴幼儿大便常规结果?
- 给腹泻患儿家长的提醒
- 浅谈感染、炎症、过敏和免疫
- 一例婴儿腹泻的就诊和答疑
- 再谈婴儿肺炎综合征
- 关于婴儿过敏性肠病的问答
- 关于婴儿过敏性肠病的问答(2)
- 婴幼儿迁延腹泻需要医师和家长共...
- 抗生素可治病也可致病--再谈婴...
- 婴儿肺炎综合征
- 注意消毒剂呼吸道炎
- 慢性、反复咳嗽或腹泻需考虑抗生...
- 慢性、反复咳嗽或腹泻需考虑抗生...
- 过敏咳嗽的概念和原因分析
- 从写“咳嗽日志”和“食谱日志”...
- 婴幼儿喂养与过敏性肠病的新观点
- 本周发热病儿增多
- 儿童心因性/习惯性咳嗽
- 又是过敏惹的祸
- 食物过敏是小儿腹泻的重要原因
- 浅谈感染、炎症、过敏和免疫(2)----炎症篇
- 作者:陈贤楠|发布时间:2008-09-29|浏览量:4109次
人们发现微生物引起感染,使机体局部组织(如皮肤,呼吸道/肠道粘膜)血管内体液渗出,呈现红肿热痛的炎症现象。那时把炎症视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主要局限于感染灶,以血管扩张、渗出为主要表现。临床医学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把感染和炎症等同看待。如把各种以“××炎”命名的疾病(如肺炎、肠炎、脑炎)均视为感染性疾病;把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化验室把破碎的炎症细胞均称为脓细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陈贤楠
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对炎症本质有进一步了解。广义的炎症概念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可以说炎症有5:感染、过敏、创伤、缺血/缺氧、其他(包括药物、毒物、肿瘤)。如已经认识到:哮喘是最典型非感染性、非特异性的慢性弥漫性气道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是代谢紊乱使脂类物质在血管内皮沉着的血管内皮炎症。更重要的是感染和炎症并非在时空上完全同步一致表现。各种感染性疾病,可以是感染侵袭直接引起的炎症,也可以是感染后(间隔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炎症,还有感染后引起对自身机体组织的炎症(即变态反应,过敏就是之一),这种炎症还可以无感染灶,以全身炎症状态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失控是目前重症感染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
从病理学角度看,人们对炎症机制的认识经历过炎症的体液学说和细胞学说,有过长期尖锐的争论。20世纪末以来免疫学领域研究突飞猛进,已知免疫细胞分泌的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是炎症的主要发生机制。不同病原体引起不同的炎症反应,如某些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而相同的病原体由于机体反应性不同(可以是遗传基因易感性或环境因素)而呈现不同严重度和病程的炎症反应。
目前儿科门诊检查的体温、血尿便常规中的白细胞和分类、C反应蛋白等都属于炎症指标,还包括胸片显示的纹理增粗、浸润片影也是炎症渗出结果,直接反映感染的证据是病原体的培养分类或抗原抗体检测(而且这些检查的结果也要慎重判断是致病性抑或非致病性)。所以说医师和家长绝不可以根据白细胞高(何况目前各年龄组正常值有待细化)简单作为感染证据、无限制的用抗生素。只有在家长充分提供病史和治疗经过,在医师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面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感染和炎症关系作出精确的判断。
更为复杂的是感染和炎症两者既不同又可相互转化,也可同时重叠存在。重症的侵袭性曲霉菌肺炎和过敏性曲霉菌肺炎就是最好的例子,感染炎症和过敏炎症两者交替和重叠使此类病人最终导致死亡。在儿科门诊,也不乏此类患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支原体肺炎罗音持续不消、食物过敏性肠病与感染性腹泻交替出现等。幸运的是儿科门诊患儿的上述现象总的预后良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抗生素过度应用甚至滥用引起的气道、肠道炎症和空腔内脏器内正常菌丛的失调以及整个自然界耐药菌的不断出现。
对高热的恐惧也是目前儿科门诊家长中常见的情况。知道发热是炎症的表现,就可明白:发热的高低不总是与感染或整个机体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的,当然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处理是不一样的,发热从某种角度看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有些病毒感染时的病毒综合征常呈高热状态,退热药的效果也差,可以同时采取温湿敷、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和服中药措施。
对炎症的治疗首先区分感染和非感染炎症,分析炎症失控的具体机制(是促炎抑或抗炎细胞因子为主?),医师必须标本兼治、局部和全身整体两方面权衡利弊精细调节。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