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骨质疏松症 航空总医院骨科张智海 简 介: 骨质疏松是指每个单位内骨组织数量减少。骨的代谢持续不休,即骨的生成与骨的吸收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骨的吸收增加,使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发病机理: 许多因素可影响骨组织的数量: ①全身性疾病。吸收不良,肾病,酒精中毒。 ②种族和遗传性。 ③营养状态。钙和维生素D3摄入不足。 ④年龄和性别。内分泌因素。 ⑤活动与负重。 可分为下几类: ①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②遗传性骨质疏松。 ③内分泌疾患所致骨质疏松。 ④饮食及药物性骨质疏松。 ⑤废用性骨质疏松。 ⑥特发性骨质疏松。 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者骨质丢失量的30%来自脊柱,因此病人常因发生脊柱骨折或股骨上端骨折而来就医。 脊柱骨折可分为三种: 1、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 2、下腰椎压缩骨折。 3、弥漫性脊柱疼痛,可能为多数细微骨折,好发于65-85岁老人。 诊 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辅助检查: X线检查:骨密度下降,在骨密度下降以前,骨组织至少已丧失了30~50%。椎体呈双凹状;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 脊椎椎体出现了压缩性骨折后,可有下列4种表现: 1、双凹形中央形压缩骨折; 2、前缘楔形压缩性骨折; 3、对称性横形压缩性骨折; 4、混合型骨折。 实验室检查一般血清钙、磷正常,有骨折时血清碱性磷酸酶稍增高。另外,有几种测量骨质稀疏的方法: 1、摄手部平片,测量第二掌骨中段骨质质厚度。 2、Nosland-Cameson单光子吸收仪。 3、双能定量CT扫描。 4、体内中子活化成分。 5、髂骨骨组织活检。 治 疗: 1、急性期治疗:椎体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应力。防褥疮,止痛。疼痛消失后即开始功能锻炼。最好行椎体成型术 2、增加骨组织方法: ①口服钙剂。 ②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每日。 ③补充雌激素。 ④运动。 ⑤阿仑磷酸钠
鲑鱼洚钙素等。 预 防: 本病重在预防。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补充钙剂,注意食补的同时适量加服其它钙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