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智海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医院:
北京航空总医院
科室:
骨科
- 骨折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 医疗服务最终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 肩膀时不时酸痛
- 腰椎骨折咨询
- 医疗服务中的“蝴蝶效应”---...
- 关于医疗服务的正能量
- 我的老同学问我关于腰椎间盘突出...
- 101岁脊柱骨折老人身边的优质...
- 41岁女腰椎管狭窄
- 恼人的腰腿痛与精准脊柱外科学
- 我妈74岁因腰伤了肚子胀,肛门...
- 腰2/3半椎板切除切除腰椎管内...
- 腰痛年龄65、是否需要手术、如...
- 医者仁心观后感---真实和幻影...
- 腰椎退变性滑脱、椎管狭窄、L2...
- 我妈妈62岁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并...
- 肢体麻、胀,颈部MRI影像,有...
- 胸椎2,3,4,5,7椎体多发...
- 2岁3个月,突然走路一瘸一拐,...
- 惊心动魄的一次外科急诊值班
- 转贴:思念是一种幸福,思念也是...
- 骨折病人髓内钉手术相关问题
- 2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椎...
- 膝关节损伤不能弯曲
-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原则
- 应用WHO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
- 脊柱动态测量仪(Spinalm...
- 寻常骨科疾病,不寻常的诊治方法...
- 骨科科室介绍
- 骨一科完成CT引导下上胸椎后凸...
- 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1腰椎滑脱症
- 先天性脊柱侧凸
- 为什么会发生脊柱侧弯?
- 什么是脊柱侧弯?
- 脊柱侧凸手术创伤大吗?
- 脊柱侧凸矫正术的家属护理注意事...
- 手术后可能发生之并发症
- 出院后随访的注意事项
- 手术后应注意事项
- 脊柱侧凸手术需要多少费用?
- 脊柱侧弯发现后家长该怎么办?
- 什么样的脊柱侧弯需要手术治疗?
- 脊柱侧弯能否保守治疗?如何保守...
- 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
- 脊柱侧弯矫形的问题探讨
- 脊柱侧弯的手术方法
- 骨质疏松症
- 颈椎病
- 脊柱外伤脊柱骨折
- 脊柱结核
- 腰背肌筋膜炎
- 强直性脊柱炎(骨科)
- 腰肌劳损
- 腰椎椎管狭窄症
- 脊柱肿瘤
- 腰椎滑脱的诊断和治疗
- 腰椎间盘脱出症
-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09版
- 作者:张智海|发布时间:2010-04-12|浏览量:560次
(2008年12月珠海会议,2009年5月上海会议 2009年11月厦门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目录
一 前言
二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航空总医院骨科张智海
1 定义
2 分类
3 分型
4 临床表现
5 峰值骨量
6孕妇和儿童与骨质疏松症
7 发病机理和病因
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诊断标准
2 目前国内骨矿测量的常用方法和仪器 (DEXA、pDEXA、RA、QCT、pQCT、超声)
3 骨质疏松的实验室检查
4 骨质疏松诊断程序
5 骨质疏松诊断中应考虑的问题
6 鉴别诊断
7 骨密度报告单及解读
四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预防原则
1 早期诊断
2 对症处理
3 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
4预防骨折发生
五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1 治疗药物
2药物对减少骨折的作用
3 药物开始治疗时机
4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5中医药疗法
6、矫形外科疗法
7、骨折风险因子对治疗选择的影响
8、 应用WHO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判定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征
六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
1 物理学疗法
2 运动学疗法
3 食物疗法
4 绝经年龄
5预防跌倒
七 男性骨质疏松治疗与预防
八 参考文献
一 前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等并发症,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有报导(1、2)在女性患者中乳腺癌、中风和发作性心脏病三种疾病年发生率加起来还不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人数多;50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女性在未来10年内出现髋部、脊柱、前臂或肱骨近端骨折的可能性高达45%,大于65岁老人在无意识跌倒时,有87%会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医疗保险每年花费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的费用每年都在上升。在中国,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占世界第一位,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增长,我国的老龄人口正在急剧增多。2006年,刘忠厚教授报导中国有9000万人患骨质疏松,占全人口的7.01%,另外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对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漏诊率和认知率很低,所以,在中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其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骨质疏松症在其他国家同样也渐渐成为很大负担。在美国,每年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加拿大报道(3)超过50岁的老年人中,有1/4女性和1/8男性均患有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骨折患者80%都与骨质疏松有关。2000年,在欧洲,大约270万人口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20%将在1年内死亡,花费大约360亿欧元。
二 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
1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Pom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A systemic skelet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low bone mass and microarchitectural deterioration of bone tissue,with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bone fragil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 2001年美国NIH的专家组对骨质疏松的定义增加了骨强度的降低,从此将骨强度概念也纳入骨质疏松的定义中。
2 分类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庭遗传病史,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 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及/或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因为临床上没有直接测量骨强度的设备和方法,目前并未以骨强度数值直接作为诊断标准。
脆性骨折即为:受轻微的外力而发生骨折。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踝关节等;有些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有些脆性骨折产生微骨折,X线检查未表现,但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骨密度测定是直接对骨质的量化指标,常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和评定治疗效果。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测量部位和不同性别,在峰值骨量上,表现并不一样,使用的骨密度测量仪器也不一样,因此,得到骨密度的数值往往有些差异,临床诊断有时会出现偏差。
为统一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8年和2004年发布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见表6)。其明确表述为: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双能X线设备(DEXA)测得的股骨颈骨密度,参照白种人年轻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SD),作为诊断标准。因为黄种人峰值骨量低于白种人,有文献报道,日本推荐使用骨量丢失百分率作为诊断标准,因此,国内也推荐使用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