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才叫正常排便?
-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方式
- 骶尾部藏毛窦手术治疗
- 脱肛新手术
- 直肠脱垂微创手术
- 治疗排大便困难的新手术
- 肛门失控-武汉?肛门失禁的手术...
- 直肠脱垂 久拖不治女士长出25...
- 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切除术
- 直肠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 武汉-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 武汉便秘门诊
- 我国便秘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一些...
- 便秘的危害
- 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脱垂
- 痔疮手术后的饮食和调理原则?
- 痔疮大都需要手术吗?
- 普通人群对于痔疮的认识上存在哪...
- 结肠镜检查并不可怕,常规体检应...
- 便秘微创无痛新技术
- 老年顽固性慢传输便秘治疗新术式
- 便秘?我们应该象重视“进口”一...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 PPH治疗痔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
- 结肠蠕动慢??慢传输型便秘手术...
- 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治疗出口梗...
- 直肠脱垂并嵌顿的手术治疗??经...
- 关注健康,不做有“痔”之士
- 作者:江从庆|发布时间:2011-11-10|浏览量:1097次
摘自《营养师》周刊
专家简介:江从庆,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湖北省普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结直肠肛门外科,尤其是结直肠肿瘤、慢性便秘、直肠脱垂、大肠息肉病、肛门失禁、混合痔(PPH、常规手术)、直肠阴道瘘、藏毛窦、肛裂、肛瘘等疾病的诊治。
核心提示: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类疾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在平常生活中,有“十人九痔”之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某些医疗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于疾病过于夸大的宣传,让人们很容易将痔疮与直肠癌混为一谈。痔疮是否如此可怕,是否所有的痔疮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江从庆
【现象视点】
不是所有的痔疮都非治不可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
专家提示:
目前,在国内痔疮的过度治疗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医院或门诊见痔就手术。事实上,只有少部分痔疮患者(5-10%)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痔疮,我们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痔疮治疗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2)有症状的痔疮治疗的目的以减轻、消除痔疮症状为主,而非手术根治。
痔疮的主要手术指征包括:(1)Ⅲ度内痔:大便时痔疮反复脱出于肛门外,不能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才能还纳至肛门内;(2)Ⅳ度内痔:肿物(痔核)外脱,不能还纳;(3)Ⅰ、Ⅱ度内痔反复大便时出血,出血量大,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注射疗法、物理疗法及胶圈套扎疗法等)无效;(4)混合痔;(5)肛门皮赘、外痔明显,影响肛门清洁,肛门瘙痒;(6)血栓外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现象视点】
痔疮不是患癌的前奏
某国家干部,以前并无大便带血情况,出差到某地后,因气候和饮食的改变,出现大便干结的现象,用力排便后手纸染鲜血。经过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后,确诊为Ⅰ度内痔。因有同事由于大便带血诊断为直肠癌,患者心情十分紧张,坚持要求做结肠镜检查,随后的肠镜检查排除了大肠其它疾病,仍诊断内痔。据介绍,这样的状况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专家提示:
大便带血并不是直肠癌的前奏,痔疮不会发生癌变,但在临床上常见到有一些痔疮患者合并肛管直肠癌。在肛门口有一个如同“水龙头中的垫圈”的肛垫,起精细控便、感知直肠内容物性质的作用,当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和断裂后,其弹性回缩作用减弱,从而逐渐下移、脱垂则形成痔疮。一句话:内痔的本质是病变的肛垫(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
临床上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按痔疮脱出程度将内痔分为四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四类。
痔疮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间歇性大便出血、痔块脱出、瘙痒流粘液、疼痛、贫血等。
【现象视点】
预防痔疮,从日常生活做起
据相关临床数据表明:教师、文职人员、司机、运动员、搬运工及重体力劳动者,是痔疮的高发人群。久坐久行久持(负)重物,都可导致直肠肛门部位静脉血淤积、扩张,肛垫下移形成痔疮。另外,妊娠及盆腔腹腔疾病、肛周感染、积劳、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引发痔疮。
专家提示:
特定人群的患痔疮的机率高于普通人群,但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有:不良的排便习惯(排便时看书看报,排便时间过长,排便时用力过猛)、大便异常(便秘或腹泻)、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会引发肛垫受损、充血,从而引发痔疮。内痔的反复出血,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还会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以及肛门坠胀、肛周异物感等不适,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如何预防:
1.加强锻炼: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的人,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以及进行提肛运动,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2.预防便秘:合理调配饮食(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养成正确的排便的习惯,出现便秘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诊治纠正。
3.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胡椒和酒类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保持肛门部清洁、常用温水坐浴,及时治疗大肠肛门疾病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痔疮的发生。
? 对于痔疮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和调理,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坚硬的食物并忌辛辣食物及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坐浴,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
【现象视点】
走出误区,正确防痔
经调查,人们对于痔疮,在认识上存在以下误区:
(一)痔疮会发生癌变;(二)十人九痔,无需去治;(三)痔疮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四)痔疮需要根治;(五)痔疮好复发,手术也没用。
专家提示: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至今尚无证据显示痔疮有癌变的可能。在痔疮的治疗中有一重要原则是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而对于有症状的痔疮(如出血、脱出、疼痛等症状)拖延不治,只能加重自身痛苦和病情发展。
痔疮有自限性倾向,大部分痔疮有明显的发作期和缓解期,症状多在排便困难、饮食不节、过度疲劳、久坐久站等诱因下发作,只要解除诱因、对症处理、饮食调节,一般即可以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痔疮在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症状,当然也就无需治疗。大部分痔疮保守治疗(饮食调节、生活习惯调节、药物治疗及其它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
此外,内痔是由于肛垫发生病变引起,当肛垫充血或支持组织松弛断裂时会引起内痔出血和脱出。目前手术治疗宗旨在于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而不是切除病变的肛垫(内痔),因此内痔无需根治切除(即完全切除)。
虽然从理论上讲,痔疮手术后有再发的几率,但是术后如果保养得当(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则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