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上火刮痧,着凉拔罐”时髦...
- 过度劳累可能诱发癌变
- 防治小儿手足口病,中医有妙方
- 走进临床 ENTER THE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建奇功 沙特阿...
- 中医针灸令沙特高位截瘫青年重新...
- 小儿中暑预防与治疗
- 宝宝夜间哭闹,爸爸妈妈烦恼
- 小儿特应性皮炎,中医调治有妙方
- 防治小儿口腔溃疡有妙方
- 传统中医有妙招,轻轻松松防近视
- 飞针绝技,享誉南非
- 长夏养生,重在祛“湿”
- 更年期不适试试音乐疗法
- 腹针疗法可治疑难病
- 千金难买春来泄。中医推荐吃、喝...
- 针灸治疗黄褐斑
- 头痛未必用天麻
- 春季慎防“肝火”
- 中医教您如何“防心火”
- 中医针灸走进亚运,深深折服韩国...
- 香港民众北上中医院大增 内地传...
- 如何调治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 艾灸疗法为老年人保暖护阳
- 享受火锅该如何保护肠胃
- 小儿盗汗的治疗与预防
- 专家教您如何辨别宝宝的体质?
- 小儿疳积有妙方
- 探究“岭南陈氏针法”
- 长夏养生保健
- 刮痧,夏季祛暑湿正当时
- 如何调养好“易感冒”的孩子
- 伏天幼儿“冬病夏治”
- 温泉浴与中医养生
- 秋日饮食:脾虚、咳嗽慎吃梨
- 八成疾病可在手掌上发现
- 流行的说法不一定对
- 胎毒的现代医学解释
- 春季应如何对宝宝进行饮食调养?
- 应对宝宝冬季上火
- 艾灸治疗小儿遗尿
- 夏季宝宝食欲不佳之中医妙招
- 中医特色疗法教你??体质因人而...
- 夏至刮痧,祛暑湿正当时
- 长夏养生重防“湿”
- 砭石疗法治失眠
- 社会流行的养生说法不一定对
- 药膳调理重获秋冬黄金睡眠
- 中医五音疗法
- 治关节病可用“雪茄”灸
- 凉茶应该热着喝
- 阳虚体质人群不适宜多吃香蕉
- 乍暖还寒 别让脚着凉
- 5种中药材让秀发“回春”
- “隔空打穴”治乳腺疾病
- 湿热盛行,如何养生?
- 作者:陈秀华|发布时间:2010-10-12|浏览量:3654次
夏天天气炎热,气压低,尤其是在南方特别潮湿,湿热体质的人群最怕夏季,因为体内湿热无法排出,所以人就觉得不畅快、不通畅,很烦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湿热体质呢?
湿热体质的人群,平素脸色偏暗,面颊处可能又有点红色,脸上经常有不清爽、油腻,笼罩一层灰尘的感觉,常起口疮,或者脸上冒青春痘,甚至后背、臀部起大的脓包型粉刺、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女性的话,带下颜色会偏黄一点,量偏多;男子经常会觉得阴囊潮湿,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多见滑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陈秀华
湿热体质如何辩证分型?
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不同脏腑辩证,分型也不同;脾胃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黏腻不爽,尿短赤,脉濡数;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则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等。而病在皮肉,易生湿疹或痤疮、脓疮;病在关节筋脉,则表现为关节局部肿痛、屈伸不利。
湿热体质的人群夏季如何养生调护呢?
针对这个问题,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教授提出如下建议:
饮食调护
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不嗜烟酒,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大热大补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物也要少吃。宜食用清利化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
药膳调养
1. 荷叶冬瓜汤
材料:鲜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油、盐适量。
做法:荷叶洗净剪碎,冬瓜连皮切块,一起放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汤成加油盐调味。喝汤,是冬瓜,每周2-3次。
2. 海带花生瘦肉汤
材料:海带30克、花生50克、猪瘦肉50克、食盐少许。
做法:一起入锅内,加水适量同煲,加食盐调味,每周3-5次。
3. 豆腐干炒芹菜丝
原料:芹菜500克、豆腐干100克、精盐、味精、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芹菜去叶,洗净后切段,入沸水中烫过后略凉,豆腐干沸水烫后切丝。起油锅,待油热后,放入芹菜丝和豆腐干丝,加精盐翻炒至熟,再加味精、糖适量,出锅装盆,淋麻油适量拌匀后即成。酌情佐餐食用,每周2次。
4.绿豆藕:
材料: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50克。做法:绿豆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
5.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做法:泥鳅去腮及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食盐适量,炖至熟烂即成。
6.土茯苓草龟汤:
材料:草龟1只、鲜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瘦肉100克,生姜、葱适量。做法:首先把瘦肉切成块,把土茯苓切片备用,然后在锅里烧水,水烧开之后,把草龟、瘦肉用中火煮5分钟,主要是把血水煮出来,然后捞起来沥干水份,接着把草龟、鲜土茯苓、茯苓、瘦肉、生姜、葱放入瓦罐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放入一些料酒,盖上盖,放在火上,等大火烧开之后,改中火炖大约2个小时,2个小时后,加入适量的盐。
7.黄瓜祛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瓤)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做法:老黄瓜去核瓤、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瓤、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中药茶饮
1. 山楂降脂饮
材料:鲜山楂30克、生槐花5克,嫩荷叶15克,草决明10克
做法:将以上四位同放锅内煎煮,待山楂将烂时捣碎,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白糖。
2. 菊花茶
材料:菊花30克、生槐花5克、嫩荷叶15克,草决明10克
做法:菊花入锅加水煮沸数分钟,加糖,代茶饮。
起居调养
第一,要注意清洁。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很油腻的汗,一出汗,体内湿热更不容易散发,所以要及时清洗,尽可能保持身上干燥。
第二,要戒烟戒酒,其实也并不一定要完全戒,对于一个长期饮酒抽烟的人,如果你能控制在每天一两根烟,一杯啤酒以内,基本也就达到要求了。
第三,充足睡眠。
第四,运动增强抵抗力。湿热体质是以湿浊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适合做一些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非药物治疗
1.火罐疗法
治疗湿热体质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把湿热清除出去。陈教授认为,火罐疗法是治疗湿热体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什么要在背部拔罐而不是其他的部位呢?原来在人体背后,膀胱经分布于脊柱两侧,脏腑所对应的背俞穴分布于其上。针对这些穴位,拔罐就是把对应的五脏六腑里的淤热给吸出来,达到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的功效。
2.刮痧疗法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就是利用水牛角或砭石所制成的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充分发挥调和营卫之气血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肌肉酸痛、痤疮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预防
1、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甘、油腻食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2、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3、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4、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 陈秀华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摘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