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上火刮痧,着凉拔罐”时髦...
- 过度劳累可能诱发癌变
- 防治小儿手足口病,中医有妙方
- 走进临床 ENTER THE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建奇功 沙特阿...
- 中医针灸令沙特高位截瘫青年重新...
- 小儿中暑预防与治疗
- 宝宝夜间哭闹,爸爸妈妈烦恼
- 小儿特应性皮炎,中医调治有妙方
- 防治小儿口腔溃疡有妙方
- 传统中医有妙招,轻轻松松防近视
- 飞针绝技,享誉南非
- 长夏养生,重在祛“湿”
- 更年期不适试试音乐疗法
- 腹针疗法可治疑难病
- 千金难买春来泄。中医推荐吃、喝...
- 针灸治疗黄褐斑
- 头痛未必用天麻
- 春季慎防“肝火”
- 中医教您如何“防心火”
- 中医针灸走进亚运,深深折服韩国...
- 香港民众北上中医院大增 内地传...
- 如何调治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 艾灸疗法为老年人保暖护阳
- 享受火锅该如何保护肠胃
- 小儿盗汗的治疗与预防
- 专家教您如何辨别宝宝的体质?
- 小儿疳积有妙方
- 探究“岭南陈氏针法”
- 长夏养生保健
- 刮痧,夏季祛暑湿正当时
- 湿热盛行,如何养生?
- 如何调养好“易感冒”的孩子
- 伏天幼儿“冬病夏治”
- 温泉浴与中医养生
- 秋日饮食:脾虚、咳嗽慎吃梨
- 八成疾病可在手掌上发现
- 流行的说法不一定对
- 胎毒的现代医学解释
- 春季应如何对宝宝进行饮食调养?
- 应对宝宝冬季上火
- 艾灸治疗小儿遗尿
- 夏季宝宝食欲不佳之中医妙招
- 夏至刮痧,祛暑湿正当时
- 长夏养生重防“湿”
- 砭石疗法治失眠
- 社会流行的养生说法不一定对
- 药膳调理重获秋冬黄金睡眠
- 中医五音疗法
- 治关节病可用“雪茄”灸
- 凉茶应该热着喝
- 阳虚体质人群不适宜多吃香蕉
- 乍暖还寒 别让脚着凉
- 5种中药材让秀发“回春”
- “隔空打穴”治乳腺疾病
- 中医特色疗法教你??体质因人而异养生各施各法
- 作者:陈秀华|发布时间:2010-06-22|浏览量:1430次
■养生话题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陈秀华
文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孔抒帆 张圣浩 李健敏
懒言、多汗、胸闷、口干口苦……也许这些表现只是因气虚、痰湿、湿热、阴虚等体质所致,而并非真的有病在身。在排除病理因素的情况下,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医干预方法,如食疗、刮痧、艾灸可以发挥神奇的保健作用。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专家指出,这些简单易行的传统中医疗法,不仅能防病治病,还能作为日常保健的“养生”之道。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陈秀华
【平和质】
主要表现:面色润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节气灸疗法
专家解析:平和质的人并不多见,多数是运动员才具有这样的体质。我们知道,一年中有24个节气,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尤为重要,在这八个节气,特别是季节转换的时候,用点燃的艾条对特定的保健穴位,如足三里(见下图)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阳虚质】
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畏冷,面色虚白,手足不温,喜热饮食,毛发易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热敏灸疗法
专家解析:阳虚的人怕冷、怕吹风,不喜欢坐在空调下面。这类人群可以采用热敏灸疗法,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热敏感化穴位,这种方法可以激发经络传感,促进气血运行、温通经络。举例,取关元穴,即我们通常说的丹田,在脐中下三寸(大约四指宽度),把艾条点燃之后,在距离皮肤2-3厘米作悬灸治疗。
【湿热质】
主要表现:形体偏肥胖,面部容易泛油光,口苦口干,身重困倦,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粘滞,小便赤短。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刮痧疗法
专家解析:湿热质是广东人最常见的体质,刮痧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先在刮痧板上涂一些淡盐水,让肌肉放松。使用刮痧板的时候,其边缘与皮肤要成45度夹角,顺着一个方向分段刮,不可来回刮。
刮痧的原则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头后颈,先背后腹,最后刮四肢。虽然开始刮的时候会感觉有一点痛,不久皮肤就会出现火红或黑色等出血点,这是刮痧之后出现的正常反应,可以自行消失,无需要做特殊的处理。不过,皮肤高度过敏、年老、体弱、醉酒者或在过劳等情况下不适宜刮痧。
【阴虚质】
主要表现:口燥咽干,喜欢冷饮,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目干涩,皮肤口唇偏干,眩晕耳鸣,小便短涩,大便干燥。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药膳疗法
专家解析:阴虚体质与失眠、熬夜、饮食等密切相关。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这一时段还在熬夜的话,就很容易伤阴。因此,充足的睡眠本身就能滋补肾阴。阴虚的人也可以尝试一下药膳疗法:
何首乌煨鸡
用料:何首乌30克,竹丝鸡一只。
制作:将何首乌研成细末,用纱布包好备用。将竹丝鸡洗净后,把装有何首乌的药包放入鸡腹内(也可以加入麦冬、沙参、玉竹等)然后把整只鸡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水煨2-3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何首乌可补肝肾、益精血,对阴虚血少有一定的作用。
【痰湿质】
主要表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困倦多汗,胸闷、痰多、口粘腻,身重不爽,面色黄黯,眼泡微微浮肿。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中药沐足疗法
专家解析:痰湿体质的人多肥胖,身重易倦,所以应常常参加体育运动,出一身汗之后,可祛湿排毒,浑身变得舒爽。如果无法天天运动的话,建议在家沐足。足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足三阳、足三阴经均循行经过,膝盖以下有很多重要的保健穴位,如足三里等;无论是中药沐足还是热敷均有祛痰化湿的作用。专家建议,将生姜搅拌打烂成姜泥,加热之后敷在膝关节上,对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特别有效。
下面介绍一个中药沐足方:
独活30克 威灵仙10克 寄生30克 川萆?30克 杜仲6克 茵陈10克 牛膝15克 车前草15克。
用纱布将上述药材包好,在放瓦锅中加入清水煲成汤药,取出药包之后,加入温水调和后即可用于泡脚,可起到温经通络、镇静安神的功效。
【气虚质】
主要表现:易疲劳,常气短懒言,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易出汗。
传统疗法与干预措施:穴位按摩
专家解析:气虚的人面色发白,少血色。平时不大爱说话,易患感冒。
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调理。以气海穴为特效穴,此穴位于脐下1.5寸(约两指宽度),气海为“气生之海”,用按、捏、平拍等方法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补气助阳的功效。
(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