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造影术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
- 心肌劳损临床意义
- 健康一二一
- 中外专家高度评价中国医改阶段性...
- 中国失独家庭
- 维生素B12可防早老性痴呆
- 怎么能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
- 人死前一秒钟究竟会看到什么
- 老人突发中风要注意小心吃药
- 导致女性手脚冰凉的几种原因
- 抗癌食物
- 心脏康复
- 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 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应检测血小板...
-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诊断指标要更严
- 在世界神外状元榜刻上“中国”二...
-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高血压日主题宣传
-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
- 我国老年精神卫生工作有关情况
- 我国老年卫生工作有关情况
- 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 中美两国卫生部领导联名发表创建...
- 大多数盲人经简单手术可重见光明
-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跨界医学
-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
- 社会办医新政策
- 卫生部2012年10月10日新...
- 心血管病全程防控体系急需建立
- 防控心血管病应强化基层作用
- 9月全国疫情报告显示:狂犬病肺...
- 中国医学专家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
- 全球女性吸烟者达2亿 专家指“...
- 医生吸烟率比较高 控烟会场寥寥...
- 警惕霍乱发病抬头
- 我国女性三成尿失禁 出于羞涩不...
- 血检可发现早期肺癌
- 帕金森病
- 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核心
- 痴呆
- 全球结防17年救命2000万
- 甲状腺癌成北京增长最快恶性肿瘤
- 我国染艾者调查二
- 我国染艾者调查一
- 成年女性慢病防治形势不乐观
- 碘缺乏病防治三大认识误区待消除
- 中国女医师协会调查显示女医师健...
- 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状况
- 国外血脂最新研究
- 冠心病国外最新研究(一)
- 心律失常问答
- 面对患者,我应该思考什么
- 有利于心脏健康的7个数字
- 猝死
- 冠脉支架术后相关问题
- 典型心绞痛临床特征
- 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方式选择
- 高血压防治
- 烟酒与房颤
- 抽烟与寿命
- 养胃10大禁忌
- 嘴里“五味”暗示的疾病
- 老年高血压特征
- 人体各器官24小时工作表
- 外科手术心脏危险程度评估
- 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 房颤典型症状
- 经挠动脉造影特点
- 动态心电图
- 心脏彩超功能
- 冠脉介入手术过程示意图
- 房颤
- 冠心病防治
- 冠心病二级预防
- 心电图介绍
- 心脏搭桥术
- 冠脉造影的常见问题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
- 如何治疗心肌梗塞
- 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是否需要放支...
-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什么特点?
- 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知道患有冠心...
-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冠心病?
- 冠心病的定义
- 胸痛的鉴别诊断
-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 肺栓塞
- 冠心病的病因
-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
- 冠心病的预防、生活指导、支架介...
- 冠心病需做哪些检查?
- 心脏支架手术的注意事项
- 房颤
- 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术
- 冠心病宣教
- 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健
- 冠心病是老年病吗?
- 冠心病发病和季节的关系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肺心病的诊治
- 冠状动脉痉挛概述
- 冠心病人是如何得到确定诊断的
- 冠状动脉放支架后要注意什么?
-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 冠心病临床症状
- 心脏病种类
- 国外心力衰竭最新研究
- 作者:王永军|发布时间:2012-05-12|浏览量:394次
1.钠摄入过量会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心力衰竭(HF)中睡眠呼吸暂停(SA)发生率可达50%。钠摄入量和肾功能受损均通过增加钠水潴留、夜间组织液重新分布影响SA严重程度。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永军
2.大剂量利尿剂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前24小时利尿剂使用剂量>1mg/kg定义为大剂量,<1mg/kg为小剂量。>400mg/d为超剂量。在急性心力衰竭早期治疗阶段,静脉大剂量袢利尿剂的使用并不增加短期死亡率,超剂量利尿剂尚未明确。
3.房颤仅于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心力衰竭定义为超声心动图下LVEF<40%。房颤(AF)在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及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普遍存在。在HF-PEF中,AF与较高的NT-proBNP水平相关,且与死亡或HF再入院显著相关。而在HF-REF中相关不明显。
4.运动可改善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和舒张功能。目前HF-PEF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无有效药物改善此类患者预后。已有研究显示运动训练可以改善HF-REF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发病率。目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改善了HF-PEF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体能维度。获益与左房逆行重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相关。
5.监测NT-pro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预后。
6.目前已明确:可有效改善心衰预后药物是:b-阻滞剂、ACEI、ARB药物。心衰风险相关因素:高龄、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左室高电压、2型糖尿病、肾小球滤过滤降低相关。
7.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心力衰竭才能降低死亡率。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死亡风险极高,不同降压治疗方案均不能在心力衰竭发生后减少死亡率。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的有效办法是在未发生心力衰竭时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心力衰竭发生,降低死亡率。
8.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对社区可疑心力衰竭患者具重要诊断价值。心力衰竭三大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衰三个主要检查方法:胸片、心脏彩超、NT-proBNP检测。研究发现:3项病史指标(年龄、冠心病史、袢利尿剂使用情况)和6项体检指标(心率及心律、心尖波动移位、罗音、心脏杂音、新发的颈静脉充盈)对诊断心力衰竭有独特诊断价值。
9.早期降低收缩压使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谨慎地监测、控制血压,可预防AHF患者肾功能恶化(WRF)的发生,改善预后。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