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造影术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
- 心肌劳损临床意义
- 健康一二一
- 中外专家高度评价中国医改阶段性...
- 中国失独家庭
- 维生素B12可防早老性痴呆
- 怎么能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
- 人死前一秒钟究竟会看到什么
- 老人突发中风要注意小心吃药
- 导致女性手脚冰凉的几种原因
- 抗癌食物
- 心脏康复
- 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 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应检测血小板...
-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诊断指标要更严
- 在世界神外状元榜刻上“中国”二...
-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高血压日主题宣传
-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
- 我国老年精神卫生工作有关情况
- 我国老年卫生工作有关情况
- 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 中美两国卫生部领导联名发表创建...
- 大多数盲人经简单手术可重见光明
-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跨界医学
-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
- 社会办医新政策
- 卫生部2012年10月10日新...
- 心血管病全程防控体系急需建立
- 防控心血管病应强化基层作用
- 9月全国疫情报告显示:狂犬病肺...
- 中国医学专家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
- 全球女性吸烟者达2亿 专家指“...
- 医生吸烟率比较高 控烟会场寥寥...
- 警惕霍乱发病抬头
- 我国女性三成尿失禁 出于羞涩不...
- 血检可发现早期肺癌
- 帕金森病
- 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核心
- 痴呆
- 全球结防17年救命2000万
- 甲状腺癌成北京增长最快恶性肿瘤
- 我国染艾者调查二
- 我国染艾者调查一
- 成年女性慢病防治形势不乐观
- 碘缺乏病防治三大认识误区待消除
- 中国女医师协会调查显示女医师健...
- 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状况
- 国外心力衰竭最新研究
- 国外血脂最新研究
- 冠心病国外最新研究(一)
- 心律失常问答
- 面对患者,我应该思考什么
- 有利于心脏健康的7个数字
- 猝死
- 冠脉支架术后相关问题
- 典型心绞痛临床特征
- 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方式选择
- 高血压防治
- 烟酒与房颤
- 抽烟与寿命
- 养胃10大禁忌
- 嘴里“五味”暗示的疾病
- 老年高血压特征
- 人体各器官24小时工作表
- 外科手术心脏危险程度评估
- 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 房颤典型症状
- 经挠动脉造影特点
- 动态心电图
- 心脏彩超功能
- 冠脉介入手术过程示意图
- 房颤
- 冠心病防治
- 冠心病二级预防
- 心电图介绍
- 心脏搭桥术
- 冠脉造影的常见问题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
- 如何治疗心肌梗塞
- 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是否需要放支...
-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什么特点?
- 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知道患有冠心...
-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冠心病?
- 冠心病的定义
- 胸痛的鉴别诊断
-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 肺栓塞
- 冠心病的病因
-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
- 冠心病的预防、生活指导、支架介...
- 冠心病需做哪些检查?
- 心脏支架手术的注意事项
- 房颤
- 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术
- 冠心病宣教
- 冠心病是老年病吗?
- 冠心病发病和季节的关系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肺心病的诊治
- 冠状动脉痉挛概述
- 冠心病人是如何得到确定诊断的
- 冠状动脉放支架后要注意什么?
-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 冠心病临床症状
- 心脏病种类
- 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健
- 作者:王永军|发布时间:2011-02-27|浏览量:352次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居家调理时,消除诱因,减少发作。特别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便秘、剧咳和餐后过多活动这几个易被忽视的问题。患者若发生便秘,一方面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缓泻剂或用开塞露,积极纠正便秘,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必要时携带硝酸甘油等救急疗程入厕。冬春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在这一期间患者务必要加强保暖和增强免疫力,以免造成剧咳而增加心绞痛发作几率。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永军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该克服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脉血管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包括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糖、低纤维素的“三高一低”饮食;超重或肥胖;活动不足,缺乏锻炼及吸烟、酗酒等等。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首先注意克服不良饮食习惯,避免“三高一低”。饮食建议“四低二高”低脂肪、低糖、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蔬菜摄入量应在500克左右,并吃不少于100克的新鲜水果。同时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日喝250~500毫升牛奶,适当吃些瘦肉、鱼、蛋和豆类及豆制品,以使饮食品种多样,荤素搭配合理,保持健康食谱。
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可提高心肌和运动肌的耐力和效率,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对缺氧的耐受性。即便曾经有过心绞痛的冠心病人同样不可忽视运动锻炼,在稳定期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老年体操、散步及慢跑等。运动锻炼每日1~2次,每次活动时间应控制在50分钟内,每周3~5次,建议散步,5-7天/周,每次30-60分钟,长期坚持方有益处。总之,患者应将合理饮食与适宜运动锻炼结合起来,并加上精神心理方面的积极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一旦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并成为习惯,将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脉血管病变加重、减少发作带来莫大益处。
随身携带药物,以备应急时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具有突发性特点。尽管患者小心翼翼地防范各种诱因和促发因素,但往往只能减少发作,不能完全制止发作。因此,患者需要注意备有能够预防和缓解心绞痛发作的应急药物,如硝酸甘油,最好将急救盒随时带在身上。另外,在出现心慌不适或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安静休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防治环节,对此要给予重视并及时实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