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红亮主治医师
-
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老年病科
-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不影响生存...
- 老年肾脏病科普知识
- 2011年NCCN老年肿瘤指南...
-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共识...
-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对策
-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KD)
- 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
- 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现代观点
- 维生素 D 能否预防老年人骨折...
- 阿尔茨海默病疫苗CAD106临...
- 老年患者抑郁症与心脑血管疾病
- 可以推迟脑退化症和其他痴呆症发...
- 多奈哌齐和美金刚联合治疗中-重...
-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病例分析
- 老年人须警惕间歇性跛行
- 世行指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更突...
-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逼近1.2亿
- 我国老人超欧洲老人总和 面临未...
- 世界肾脏病日义诊活动
- KDIGO 2012指南提前发...
- 世界肾脏病日
- 饮食可使老年人的血压回到30年...
- 痛风或与高血压及利尿剂的使用有...
- 河南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74...
- 少量输血对部分老年患者安全
- 降压治疗确可延长预期寿命
- 老年抗栓:识别出血和血栓的灰色...
- 鱼油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无益处
- 半数老年癌症患者存在未诊断的疾...
- 老年人药物不良事件多源于常用药...
- 老年高血压治疗新策略
- 衰老的根源
- 降压联合降脂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
- 老年高血压用药问题
- 关注:老年急性心衰治疗的常见问...
- 老年人房颤射频消融或药物治疗最...
- 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有效...
- 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
- 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
- 解读新版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 帕金森痴呆临床治疗进展
- 老年人跌倒常见但可预防
- 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
- 散步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 盘点未来六大抗衰老技术:返老还...
- 老年糖尿病伴晚期慢性肾病
- 单纯镜下血尿:要紧吗?
- 为什么止痛药对女性比对男性更有...
- 无症状性菌尿的监测与治疗
- 住院期间多走动促进恢复
- 我国老龄化省份增至26个 河南...
- 老年妇女中睡眠呼吸紊乱与认知功...
- 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高龄患者仍宜...
- SSRI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可能...
- 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痴呆
- 美国发布10项冠脉疾病和高血压...
- FDA警告:5-ARIs类药物...
- 80岁以上老人骨折后功能恢复差...
- 我国长寿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
- 24个字母读懂胸片
- 80岁以上老人骨折后功能恢复差
- 老年人血压及心脑事件具有季节性
- 中西医结合遭遇尴尬命运
- 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值...
- 新筛查方案使部分胸痛患者2小时...
- 利尿方案不同 心衰预后相似
- 中药在欧盟面临全面退市风险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大多数房颤...
- 慢性肾脏病的死亡风险高于糖尿病
- 方剂学趣味方歌
- 中药冲、任、督、带四脉用药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要素
- 轻度饮酒可预防老年痴呆
- 房颤增加中风患者痴呆风险
- 防治老年痴呆的三个办法
- 防治老年痴呆的常见中药
- BNP预测老年非心源性危重症患...
-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普遍不佳
- 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 预防老年人跌倒指导原则首次更新
- 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纳入传统医学
- 作者:刘红亮|发布时间:2011-03-10|浏览量:566次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1)工作进程,确保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有序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于2011年2月28日到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研讨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世卫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顾问组、专家组、审评专家、工作组,香港地区有关专家,相关学会,测试单位等共81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我国传统医学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进展报告,并就其机遇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刘红亮
于文明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项目工作组的前期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局对这项工作的整体部署上来,按照职能分工,落实项目所需工作条件,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二是各位专家及其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充分论证中国技术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工作;三是承担项目工作组的同志们,要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强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传统医学加入ICD-11,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工作中尚属首次,这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教授董景五、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德新等专家纷纷发言,肯定了本项目的重要性,并就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会议还就相关技术模块的填写进行了现场演练,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问题的处理原则,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进展。
会议由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承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世卫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顾问组、专家组、审评专家、工作组,香港地区有关专家,相关学会,测试单位等共81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我国传统医学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进展报告,并就其机遇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刘红亮
于文明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项目工作组的前期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局对这项工作的整体部署上来,按照职能分工,落实项目所需工作条件,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二是各位专家及其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充分论证中国技术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工作;三是承担项目工作组的同志们,要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强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传统医学加入ICD-11,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工作中尚属首次,这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教授董景五、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德新等专家纷纷发言,肯定了本项目的重要性,并就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会议还就相关技术模块的填写进行了现场演练,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问题的处理原则,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进展。
会议由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承办。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