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红亮主治医师
-
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老年病科
-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不影响生存...
- 老年肾脏病科普知识
- 2011年NCCN老年肿瘤指南...
-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共识...
-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对策
-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KD)
- 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
- 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现代观点
- 维生素 D 能否预防老年人骨折...
- 阿尔茨海默病疫苗CAD106临...
- 老年患者抑郁症与心脑血管疾病
- 可以推迟脑退化症和其他痴呆症发...
- 多奈哌齐和美金刚联合治疗中-重...
-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病例分析
- 老年人须警惕间歇性跛行
- 世行指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更突...
-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逼近1.2亿
- 我国老人超欧洲老人总和 面临未...
- 世界肾脏病日义诊活动
- KDIGO 2012指南提前发...
- 世界肾脏病日
- 饮食可使老年人的血压回到30年...
- 痛风或与高血压及利尿剂的使用有...
- 河南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74...
- 少量输血对部分老年患者安全
- 降压治疗确可延长预期寿命
- 老年抗栓:识别出血和血栓的灰色...
- 鱼油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无益处
- 半数老年癌症患者存在未诊断的疾...
- 老年人药物不良事件多源于常用药...
- 老年高血压治疗新策略
- 衰老的根源
- 降压联合降脂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
- 老年高血压用药问题
- 关注:老年急性心衰治疗的常见问...
- 老年人房颤射频消融或药物治疗最...
- 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有效...
- 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
- 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
- 解读新版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 帕金森痴呆临床治疗进展
- 老年人跌倒常见但可预防
- 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
- 散步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 盘点未来六大抗衰老技术:返老还...
- 老年糖尿病伴晚期慢性肾病
- 单纯镜下血尿:要紧吗?
- 为什么止痛药对女性比对男性更有...
- 无症状性菌尿的监测与治疗
- 住院期间多走动促进恢复
- 我国老龄化省份增至26个 河南...
- 老年妇女中睡眠呼吸紊乱与认知功...
- 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高龄患者仍宜...
- SSRI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可能...
- 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痴呆
- 美国发布10项冠脉疾病和高血压...
- FDA警告:5-ARIs类药物...
- 80岁以上老人骨折后功能恢复差...
- 我国长寿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
- 24个字母读懂胸片
- 80岁以上老人骨折后功能恢复差
- 老年人血压及心脑事件具有季节性
- 中西医结合遭遇尴尬命运
- 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值...
- 新筛查方案使部分胸痛患者2小时...
- 中药在欧盟面临全面退市风险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大多数房颤...
- 慢性肾脏病的死亡风险高于糖尿病
- 方剂学趣味方歌
- 中药冲、任、督、带四脉用药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要素
- 轻度饮酒可预防老年痴呆
- 房颤增加中风患者痴呆风险
- 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纳入传统医学
- 防治老年痴呆的三个办法
- 防治老年痴呆的常见中药
- BNP预测老年非心源性危重症患...
-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普遍不佳
- 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 预防老年人跌倒指导原则首次更新
- 利尿方案不同 心衰预后相似
- 作者:刘红亮|发布时间:2011-04-13|浏览量:732次
3月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DOSE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尿方案(连续输注、推注、大剂量、小剂量)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基本相同(N. Engl. J. Med. 2011;364:797-805)。
负责该研究的杜克大学心脏中心的G. Michael Felker博士指出,不同利尿治疗组之间,患者对症状的总体自评结果及心肾功能指标的客观变化均相似。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刘红亮
这项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从美国和加拿大26个临床中心入选308例因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27%为女性,25%为黑人。约3/4的患者在入组前1年内曾因心力衰竭入院。大部分患者存在中度肾功能不全、利钠肽水平升高及射血分数降低的情况。
患者被随机分为小剂量速尿治疗组(每日静脉给药总剂量等于每日口服利尿剂总剂量)和大剂量速尿治疗组(每日静脉给药总剂量为每日口服利尿剂总剂量的2.5倍),同时又被随机分为速尿静脉推注组(q12h)和速尿连续静脉输注组。在基线、72 h和60 d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疗效终点为基线至72 h这段时间内患者对症状的总体自评,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基线至72 h内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次要终点包括呼吸困难、体重变化、体液净损失、受充血影响的患者比例、肾功能恶化、心力衰竭恶化,以及一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显示,各组在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大剂量治疗组患者自评的总体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这一治疗收益被较高的短暂性肾功能恶化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所抵消。这4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均为5天。共130例(42%)患者在60 d内死亡、再次住院或到急诊科就诊(复合终点)。4组在该复合终点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此外,60 d时仍存活且未住院的患者数亦无显著的组间差异。
Felker博士总结指出,该研究表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极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新药和治疗方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hmanson心肌病中心的Gregg C. Fonarow博士在随刊述评中指出,该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目前的临床实践。由于与小剂量速尿相比,应用大剂量速尿对肾功能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除了部分患者出现差异不显著的短暂性肾功能恶化之外),因此许多临床医生可能会倾向于选择能够更快缓解呼吸困难的大剂量治疗方案。另外,由于推注的效果与连续输注的效果相当,因此临床医生可能会选择更方便的推注治疗方案(N. Engl. J. Med. 2011;364:877-8)。
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资助。Felker博士及其同事声明与多家药品和器械公司(包括利尿剂生产商)存在联系。Fonarow博士声明与诺华公司和 Scios/Duke临床研究所存在联系。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