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国苗主治医师 讲师
-
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科室:
推拿科
- 快乐回家,巧治晕车七妙方
- 我的枕头我做主??科学选枕,保...
- 我的枕头我做主??科学选枕,保...
- 【腰部运动13式】强腰、瘦腹、...
- 微信公众平台【脊近完美朱国苗(...
- 常做颈肌功能锻炼5式可预防颈椎...
- 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 中医只有经验没有科学研究吗
- 新闻晚报专访:颈背冷或是颈椎病...
- 人为什么不能受凉
- 为什么坐月子不是陋习
- 吃大杏仁有助于减肥?不妨一试
- 颈椎病的九大早期征兆
- 颈椎病的九大主要症状
- 颈椎病日常防护九招
- 颈椎病适宜运动九种
- 腰椎养生功九式
- 女性必看的健康生活方式
- 告广大脊柱疾病患者朋友书
- 你能活到100岁的26个健康信...
- 久坐不动 骨头变松
- 健康话题---(现代人必须要看...
- 男性健康十大杀手排行榜 亚健康...
-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
- 失眠非小事,可从颈椎治
- 头痛?头痛!头痛……都是颈椎惹...
- 大道至简,一招“背飞”轻松搞定...
- 可以排除病痛几种水果
- 春天,为宝宝滋补的五大策略
- 9种食物堪称天然脑黄金
- 指甲上的半月痕你懂多少?
- 上班族几分钟里巧做健身运动
- 要想长寿,请按照人体器官24小...
- 女人腰部疼痛六大对策
- 女性冬季畏寒的饮食调节法
- 快乐回家,巧治晕车七妙方
- 10个诀窍拒绝冬日干手干脚
- 吃黄豆相当于吃肉
- 男人精力旺盛的秘诀
- 超强防治一切脊柱疾病的“倒行逆...
- 冬天自我保健十法
- 冬季蔬菜水果素食膏方可平衡气血
- 深秋饮食需增加耐寒力
- 10种人不宜饮茶
- 用手梳头好处多多
- 生活中必知的十个最佳时间
- 安眠药可致阳痿 中医干预有优势
- 白领饮食八大误区
- 听音乐可治疗中风
- 看电视过久易患10种疾病
- 老年人每天800毫克叶酸可延缓...
- 日常饮食八大误区
- 日常生活中的25个健康美容方法
- 月饼不可以代替早餐,易引发疾病
- 各种抽筋情形下的完全防治方案
- 吃“辣”有利健康
- 揭示三鹿奶粉事件的幕后黑手
- 如何饮茶更有利健康?
- 如何喝水才能防治九种病?
-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 9月7日白露节气说养生食谱
- 补中益气丸的临床妙用
- 最新研究发现鱼油比药物更有助治...
- 少林易筋经有望进健身房
- 摆三盆绿色植物赶走疲劳感
-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
- 立秋后调理身体有八忌
- 秋天食谱
- 立秋的由来
- 脑疲劳会让你减肥失败
- 人体保健的六大“特区”
- 秋季保健七口诀
- 作者:朱国苗|发布时间:2008-09-05|浏览量:1736次
秋季保健七口诀
1.合理增减衣物
立秋后,爱美的张小姐依旧穿着夏天的清凉装——凉拖、短裙,可是前几天,她请了病假休息。来上班时,办公室的小姐妹发现室温有26摄氏度,但一向时尚的 张小姐居然长衣长裤加身,这可让人看不懂了。大伙细问后得知,原来张小姐前两天凉过了头,患了寒冷性脂膜炎,即人们常说的“裙装病”。上海曙光医院东院推拿科朱国苗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 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因为中医认为,人体的阳脉从脚起,秋天护 住脚就等于护住了阳气;丹田在腹部,它是元气之根本,护住肚子就是护住了元气。阳气和元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力就强,就不容易得病。
与张小姐的清凉装相比,立秋的第一场雨后,妈妈就给3岁的童童穿上薄毛衣,可孩子还是流涕不止。童童妈纳闷了,怕孩子受凉,特意给加了衣服,感冒怎么还是不请自来。
天气刚一转凉,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活泼好动的他们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秋凉之际,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即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因为适当地冻一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和身体的抵抗力。身体弱者另当别论。
2.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因此,秋季养生,要以养收为原则,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李副院长说,夏季人通常心血难安,睡眠不安稳或多梦、易醒,而 秋季由于阳气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调整。早睡能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3.先调脾胃后进补
一立秋,林大妈就忙着开始为一家人进补,又是羊肉汤又是参汤,可是没想到,老伴的胃肠承受不住短时期内大批量补品的“狂轰乱炸”,开始与主人较起劲,林大妈不得不陪着老伴上医院。
夏季人们普遍食欲不佳,脾胃虚弱,此时大量进食补品,会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肠胃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秋季进 补之前一定要先调理脾胃,侧重清热、利湿、健脾,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其次,调理脾胃还要因 人而异,脾虚及胃火旺盛者要区别对待。
4.晨起一碗粥保养身体
鹤发童颜的吴大爷82岁了,饭量不大,不爱运动,儿女们担心父亲久坐不动会影响肠胃蠕动从而便秘,可老人每天喝粥的习惯让儿女的担心变得多余, “我一 年四季离不开粥,喝来喝去,终于悟出了古人所讲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道理,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粥,对身体大有好处。”
粥有适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气的功效,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早餐喝粥不但花钱少,关键能润燥滋阴,益于养生。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5.清润调养抗秋燥
又到一年秋燥时。尽管每天都会喝够8大杯水,可白女士嘴皮照样干,鼻腔依旧燥,脸上还起皮。其实,这都是因为酷暑消耗完了人体的津液,而秋燥又进一步来袭。针对这种情况,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补足津液,在此特别提醒,一是补,二是防丢失。
喝水是补津液,可是喝的水已经不少了,嘴唇还照样干,怎么办?李副院长提出如下建议:
●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并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少喝甜味饮料。
●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为什么排便与补津液有关呢?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
●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足。
●饮食调养应以清润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梨、香蕉等。
●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喝水喝茶固然能防燥,但仅靠这一点还不够,多喝点汤和粥,也是防燥的要点。
但是如果喝了很多水,又喝了很多汤和粥,可是一到单位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这样喝多少水也没有用——嘴唇照样干。
再比如你喝了一上午茶,可是中午又是大鱼大肉,又吃了不少甜食,喝了可乐,你上午喝的水全没用了。所以要多吃防燥的,躲着助燥的,再从全身及情绪方面把握自己,就一定不会再干燥了。
6.轻松平缓去运动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为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如登山、散步、做操、慢跑等项目。
7.生活规律除“秋愁”
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但入秋之 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情绪也就低 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防止“秋愁”呢?李副院长说,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 奶、鸡蛋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消除抑郁情绪,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她给了我们一个金色的丰收季节,她虽是人们最易生病的“多事之秋”,但也是调养生机的最佳时节,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秋天有秋病和秋愁,衣食起居有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关照?本文也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