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国苗主治医师 讲师
-
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科室:
推拿科
- 快乐回家,巧治晕车七妙方
- 我的枕头我做主??科学选枕,保...
- 我的枕头我做主??科学选枕,保...
- 【腰部运动13式】强腰、瘦腹、...
- 微信公众平台【脊近完美朱国苗(...
- 常做颈肌功能锻炼5式可预防颈椎...
- 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 中医只有经验没有科学研究吗
- 新闻晚报专访:颈背冷或是颈椎病...
- 人为什么不能受凉
- 为什么坐月子不是陋习
- 吃大杏仁有助于减肥?不妨一试
- 颈椎病的九大早期征兆
- 颈椎病的九大主要症状
- 颈椎病日常防护九招
- 颈椎病适宜运动九种
- 腰椎养生功九式
- 女性必看的健康生活方式
- 告广大脊柱疾病患者朋友书
- 你能活到100岁的26个健康信...
- 久坐不动 骨头变松
- 健康话题---(现代人必须要看...
- 男性健康十大杀手排行榜 亚健康...
-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
- 失眠非小事,可从颈椎治
- 头痛?头痛!头痛……都是颈椎惹...
- 大道至简,一招“背飞”轻松搞定...
- 可以排除病痛几种水果
- 春天,为宝宝滋补的五大策略
- 9种食物堪称天然脑黄金
- 指甲上的半月痕你懂多少?
- 上班族几分钟里巧做健身运动
- 要想长寿,请按照人体器官24小...
- 女人腰部疼痛六大对策
- 女性冬季畏寒的饮食调节法
- 快乐回家,巧治晕车七妙方
- 10个诀窍拒绝冬日干手干脚
- 吃黄豆相当于吃肉
- 男人精力旺盛的秘诀
- 超强防治一切脊柱疾病的“倒行逆...
- 冬天自我保健十法
- 冬季蔬菜水果素食膏方可平衡气血
- 10种人不宜饮茶
- 用手梳头好处多多
- 生活中必知的十个最佳时间
- 安眠药可致阳痿 中医干预有优势
- 白领饮食八大误区
- 听音乐可治疗中风
- 看电视过久易患10种疾病
- 老年人每天800毫克叶酸可延缓...
- 日常饮食八大误区
- 日常生活中的25个健康美容方法
- 月饼不可以代替早餐,易引发疾病
- 各种抽筋情形下的完全防治方案
- 吃“辣”有利健康
- 揭示三鹿奶粉事件的幕后黑手
- 如何饮茶更有利健康?
- 如何喝水才能防治九种病?
-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 9月7日白露节气说养生食谱
- 补中益气丸的临床妙用
- 秋季保健七口诀
- 最新研究发现鱼油比药物更有助治...
- 少林易筋经有望进健身房
- 摆三盆绿色植物赶走疲劳感
-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
- 立秋后调理身体有八忌
- 秋天食谱
- 立秋的由来
- 脑疲劳会让你减肥失败
- 人体保健的六大“特区”
- 深秋饮食需增加耐寒力
- 作者:朱国苗|发布时间:2008-10-22|浏览量:795次
今年的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在北方,它的到来预示着天气逐渐由“凉”转“寒”,即将步入深秋季节。专家提醒,深秋时节,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气候寒凉,此时通过饮食调节身体机能不失为保持健康的好方法。上海曙光医院东院推拿科朱国苗
1.饮食应该滋阴润燥
从中医食疗理论上讲,秋对应的脏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
多喝水是秋天润燥、防燥的首要措施。因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故应少量多次慢饮。有时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补充人体水分,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其次,润燥应以味甘性平的食物为主。如:银耳、莲藕、芝麻、核桃、百合、蜂蜜、花生、鲜山药、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多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润肺之功效。《黄帝内经》提出“秋冬养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可防秋燥伤阴,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再有,饮食应注意少辛增酸。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增酸是指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这样能增加肝脏的功能,以防秋季肺气太过而伤肝。
2.饮食增加耐寒力
深秋时节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秋冬交替之时,除了注意穿衣保暖、锻炼身体外,调理饮食也是增强身体耐寒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钙丰富;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含铁量高,适当补充钙和铁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碘的食物也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抗冷御寒。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被称为产热营养素,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虾、海参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还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
另外,多吃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胡桃肉、大枣、桂圆等温性食物,也可使身体发暖,增加耐寒力。
3.深秋饮食要注意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而且此时气温寒凉,人们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有所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季气候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但是如果饮食安排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此,高淑清提醒,深秋饮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要防止热能过剩。有的人一到秋季就食欲大开,往往造成热量摄入过剩,脂肪堆积,开始“贴秋膘”。因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故在秋季饮食中不能放纵食欲,要注意适量。
二要防止进补过量。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要遵循“不虚不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体内缺少的,可以补,但必须补之有度,否则也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衡。同时应懂得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能用食补的不要用药补。
三要避免消化道疾病。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我国古代医生就提出“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吃性寒凉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这样有利于保护胃肠,防止出现腹泻、下痢、溏便等胃肠道疾病。
四要注意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单一食品不可能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豆类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动物性食物主要供给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等。秋季要补充因夏季气候炎热、食欲下降导致的营养不足,更应该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及营养的平衡。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