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粟秀初主任医师
-
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科室:
神经内科
- 耳石平衡功能的临床解剖与生理基础浅介
- 作者:粟秀初|发布时间:2011-07-25|浏览量:733次
耳石平衡功能的临床解剖与生理学基础浅介
内耳膜迷路包含着三个功能结构,位于前面的耳蜗主管听觉,后面的(前、后和外侧)半规管主管转体呈角运动中的平衡觉,中间的前庭(椭圆囊和球囊)主管直线运动中的平衡觉。 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粟秀初
椭圆囊和球囊上的囊斑(耳石器)系从囊的内壁长出的由支柱细胞和感觉毛细胞神经上皮所组成的一个小肉芽, 每侧一个和成对存在。毛细胞的纤毛上覆盖着一层含有石灰质颗粒(耳石)的胶质薄膜(耳石膜)。椭圆囊囊斑从囊底的外侧内壁向上垂直突起,耳石膜恰好压在其毛细胞的纤毛之上,并与颅底平行。球囊斑分体部和角部两部分,其体部从囊的内侧壁向外水平突起,其角部从囊的前内侧壁向后水平突出。三者的耳石膜分别悬挂在各自毛细胞的纤毛末端和互相垂直,是人体重力(地心引力)平衡和直线运动平衡中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凡头颈和躯干姿势的任何改变,如前后、上下和左右的直线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以及地心引力的重力作用,由于耳石膜中存在比重较大的耳石颗粒,运动和地心引力造成耳石膜的位移和对膜下神经纤维的压迫或牵引,产生神经兴奋和引起眼球、头颈、躯干和肢体肌张力的反射性协调变化,维持静态和瞬息运动间的身体新平衡和视力清晰。若耳石器受到刺激或病损,且超出了机体当时的耐受程度和代偿功能时,即可引起头晕、行立不稳和眼球震颤(视物不清),重症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倾倒和错定物位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有直接由耳石反射所引起的原发性反应,如头晕、眼震慢相和恶心、呕吐等;有受大脑皮质继发产生的继发性反应,如眼球震颤的快相、错定物位和躯干的倾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