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女性,关注更年期
- 月经推迟要紧不,需要治疗吗?
- 关于产后恶露的知识
- 有关宫颈糜烂的五个误区
- 中医对产后恶露不尽的认识
- 42岁停经--早更
- 月经间期出血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 女子月经失调及中医治疗调理
- 面对“宫颈糜烂”,请稍安勿躁
- 曹晓菊医师被评为陕西省名中医
- 曹晓菊医师被评为陕西省名中医 ...
- 春季进食槐花饭应注意哪些问题?
- 慢性失眠的调理
- 冬季进补应该注意的问题
-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相关知识
- 女子月经周期与激素的变化过程
- 中医妇科:人工流产后月经量少
- 什么是诊断性刮宫
- 产后奶水不足怎么办?
- 女性如何自己推断月经周期异常?
- 是不是我的子宫内膜太薄了呢?会...
- 中医妇科专题8:如何找中医看病
- 中医妇科专题7:中医治疗妇科杂...
- 中医妇科专题6:中医祛斑治痘
- 中医妇科专题4:更年期的中医调...
- 进补的注意事项??科学进补
- 中医妇科专题2:月经不调的中医...
- 中医妇科专题1:哪些妇科疾病比...
- 关于“宫寒”的知识
- 人工流产后月经量少
- 排卵期出血
- 夏季应注意阴寒之证
- 关注女性“早更”
- 补虚佳品??乌鸡汤
- 更年期患者利维爱是否可以长期服...
-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
- 常见更年期妇女心理状态
- 闭经42天,失眠
- 妇女更年期崩漏如何治疗
- 黄褐斑中医怎么治
- 减肥变得月经量少
- ?瘕用中药后,病人便稀,偶尔出...
- 痛经怎么用中医治疗
- 40岁,带环,经期紊乱,一年有...
- 更年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怎样治疗...
- 我48周岁,已停经,还需不需用...
- 月经经期延长淋漓不尽三年,想用...
- 48年女士,患更年期综合症
- 孕前可否进行中药调理?
- 也谈“男喝牛奶女喝豆浆”
- 女性夏季应注意经期保健
- 更年期潮热,出汗是怎么回事?
- 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端午节,挂一把艾叶
- 推荐一个治痘痘的方子
-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与自我调节
- 有效率不等于治愈率
-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 早衰的原因
- 前列腺增生的分度与分期
- 失眠诊断与分型
- 自己来诊断: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评...
- 关注女性,关注更年期
- 谈谈秋季养生
- 作者:曹晓菊|发布时间:2012-10-20|浏览量:591次
中医历来都有有秋季养生的传统, 按照中医理论,自然界,从五行来分,秋季主燥,从阴阳来论,秋季为从温到凉,阳气有个渐变,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风秋雨飒飒而至,深秋的天气渐渐转凉,所以这个季节养生主要是针对凉燥。以下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谈谈秋季养生的应注意的问题。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曹晓菊
1.秋季衣着要寒温适宜: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传统上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渐渐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时节,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而随着气温的下降,适宜的冷空气刺激,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但是,“秋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体质较好的人群,而那些体弱者,或者老人儿童,还是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要注意,秋季不宜赤膊露体,以防寒凉之气从肌肤侵袭人体,伤及阳气。
2.秋季锻炼要保护阳气:秋天的季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后我国大部地区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这个季节一天内温差较大,夜间要适时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的伤及阳气。从中医意见讲,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循序渐进,当周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3.秋季进食以温润为宜: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应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如百合,山药,荸荠、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红枣、苹果、梨,柑橘等,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既可润肺,又能调和脾胃。同时,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饮食上也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避免吃过于寒凉的食物,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那些脾胃虚弱的人,要注意腹部保暖,也可以加热进食蔬菜水果。
4.预防抑郁要情绪乐观:中医认为,七情不畅,百病丛生,秋季也是人们抑郁焦虑多发季节,所谓 “多事之秋”就是指的这种情况,那么调解情绪,也是秋季保健的重要方面,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处事态度,对于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5.关于秋季进补的问题: “补”,一般是针对“虚”来说的,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补,更不能觉得补品越贵越好,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有些价格昂贵的补品,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应实用有效为原则,即老百姓说的“缺啥补啥”。秋季进补,就应针对凉燥进行,温润为主,不宜过于燥热,也不宜大补,中药滋补品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进补之前,应先辨明气血阴阳及体质亏损的差异,针对性的补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乱补,人家补啥自己个跟着补,结果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不但无法增强体质,还可能加重病情,即使身体很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先调理,后滋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