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代明:幸福就是简单的快乐
-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若干主要差异
-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 Lancet:持续三苯氧胺治疗...
- 《时代》杂志评出2012年十大...
- 放射治疗副作用的预防与处理
- 李进医生:医生看病就像考试 每...
- 信息时代,肿瘤专科医生如何面对...
- 研究者认为乳腺癌术后最好补加化...
- ESMO2012:BRAF与M...
- 2012年ASCO乳腺癌随访指...
- ESMO2012:如何应对肿瘤...
- 日照抗癌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
- 放疗的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 改变人生的励志言论
- 历史和法理证明 钓鱼岛属于中国
- 医学肿瘤学的一些网站,供大家学...
-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
- 直肠癌的术前放化疗
- 黑色素瘤治疗新突破
- 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进展
- 回眸2011年肾癌治疗进展
- 舒尼替尼抗KIT突变黑素瘤
- NCCN直肠癌诊治指南更新要点
- EGFR突变NSCLC治疗之中...
- Lancet Oncol:厄洛...
- 2011年胰腺癌进展回眸
- 胃肠间质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 吡柔比星可作为一线乳腺癌辅助化...
- 埃克替尼
- 建立正确的防癌预防肿瘤心理
- 医生自爆写病历占用60%时间 ...
- 公立医院集体贪腐:九个科长齐落...
- 消化系统肿瘤,几多“是”与“非...
- 感冒输液无异于"大炮打...
- 潍坊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
- 一个真正的男人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EGFR-T...
- 《NICE原发灶不明转移癌诊治...
- 作家六六“卧底”医院,揭的不是...
- 医生.护士的工资
- 中国护士发错药之后????先看...
- 有了它 胜过五年医科大
- [转]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
- 骨转移癌治疗专家共识
- 不做医生的九个理由
- 医疗体制改革建言:有效理顺七个...
- 为什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难免失败...
- 敬仰捐献遗体的勇士
- 2010年鲁东南肿瘤热疗暨高峰...
- 潍坊医学院2010年攻读硕士学...
- 食道癌手术后
- 看别人做研究生的体会
- 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四期能治愈吗...
- 治疗肺癌的有什么西药?
- 中上段食管癌(髓质型)该如何治...
- 什么是癌胚抗原?
- 什么中药对癌细胞有抑制和诱杀效...
- 【medical-news】个...
- 【medical-news】美...
- 重视晚期大肠癌的适度化疗
- 留恋,我的2008
- 不可不看的人生12个经典领悟
- 最新抗癌药物比较表
- 哈工大学子的一首强诗&哈工大才...
-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
-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 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
- 祝愿......我的同事们,愿...
- 也许在某些时候,这其中的一句话...
-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
- 第一次为患者流泪,第一次为自己...
- 抗癌之路 积跬步以至千里
- 作者:孟令新|发布时间:2012-04-04|浏览量:523次
于临床肿瘤学领域,2011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大量新药、扩大适应证药物获批用于肿瘤治疗,多项新指南、共识公布,多个试验研究结果改变了肿瘤临床治疗标准。我们在这里,择其精华,呈现读者。
晚期黑色素瘤:免疫、靶向治疗点亮生存之光
2011年或许应该被称为肿瘤学界的“黑色素瘤治疗之年”。在“静寂”13年之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终于打破沉默,在3月和8月分别批准2项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新药申请。这2种药物,将引发这一恶性肿瘤治疗的巨大的变革。日照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孟令新
Vemurafenib 靶向打击BRAF突变
在201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的一项Ⅲ期研究结果显示,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靶向药物vemurafenib,可以显著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图1)。
由于在高加索人群和亚裔人群中,分别有近50%和25%的恶性黑色素瘤存在BRAF突变,vemurafenib无疑将会为这些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Ipilimumab:免疫治疗的有益尝试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驱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黑色素瘤,但却收效甚微。然而,最近的一项Ⅲ期临床研究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研究证实,ipilimumab(CTLA-4特异性抗体)与达卡巴嗪联合,显著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图2)。美国FDA在2011年3月批准了ipilimumab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
乳腺癌新分子分型:临床与病理的完美对接
两年一次的瑞士圣加仑(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后,《肿瘤学年鉴》(Ann Oncol)都要公布最新的《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而且,几乎每次更新都是一次“重磅出击”??公布经过全世界顶级乳腺癌领域专家讨论制定的、具有重要临床实践指导意义的共识。
今年也不例外,更新建议,采用雌孕激素受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来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
在原有主要根据临床特征来确定的危险分类基础上,按照免疫组化(IHC)等病理学方法判定的新分子分型,可谓是实现了乳腺癌分型中临床与病理的完美对接。
对于新分子分型对今后临床实践的影响,来自临床、病理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均予以了解答。
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科江泽飞教授认为,对于这些临床上经常涉及的指标,通过IHC等病理学方法来进行判定,形成了对主要根据临床特征来确定的危险度分类的有益补充。现在的乳腺癌治疗,可以理解为在根据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来界定的分子分类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三者缺一不可。但有关Ki-67仍有几点值得注意,包括标准检测有一定限制、不能直接影响治疗决策的制定等。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李挺教授也有相似的观点。她认为,Ki-67检测是新分子分型十分重要的新内容和新挑战,但目前有关Ki-67检测和评估的具体方案尚未统一。不过,该分型的产生将在世界范围内各相关学科中对乳腺癌认识和诊治策略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儿童期肿瘤:生存率与生存质量的共赢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占儿童肿瘤死亡的15%。约4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属于“高危”,这些患者即使经过治疗缓解,疾病仍有可能复发或进展。2011年的一项名为HR-NLB1的研究,为这些高危患者的治疗带来转机。
研究纳入563例的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比较白消安+美法仑方案与传统CEM(卡铂+依托泊苷+美法仑)清髓方案的疗效。随访3年的结果显示,与传统CEM方案比较,白消安+美法仑组患者在无事件生存(EFS)率(49%对33%)、OS率(60%对48%)均有显著获益且复发率显著降低(47%对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更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案,进一步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复发。2011年的一项名为COG的Ⅲ期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
患者在初始化疗诱导缓解后,随机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常规初始剂量的50倍)+门冬酰胺酶维持治疗或常规维持治疗方案(逐渐增加剂量的甲氨蝶呤+门冬酰胺酶)。结果显示,大剂量甲氨蝶呤组患者5年EFS率显著增加,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显著减少。
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已成为高危ALL的标准维持期治疗策略。
■政府、学术团体、国际组织的抗癌新政
卫生部启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
2011年9月15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在第14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
这一旨在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及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项目,由卫生部发起,卫生部医政司负责组织管理,CSCO负责具体实施,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组、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负责提供学术支持。
该项目计划,从2011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50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其中三级医院示范病房100个,地市级二级和县级二级医院50个。
卫生部出台多项肿瘤诊疗规范
为了提高我国肿瘤临床治疗整体水平,进一步推动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卫生部于2010年成立了“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并于2010年底至2011年陆续推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宫颈癌等一系列常见肿瘤的诊疗规范。
ASCO发布改进癌症研究计划书
值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发布《抗癌宣言》40周年之际,2011年11月,ASCO发布了《改进癌症临床及转化研究计划书》(ASCO"s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在该计划书描绘的蓝图中,未来10年癌症研究及治疗将更有针对性、更具效能。
为实现这一愿景,计划书针对以下3个关键领域给出了具体建议:①基于对癌症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理解及新技术的出现,建立治疗技术及药物的研发新途径;②设计更智慧、更快速、更小型的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最可能受益的治疗方案;③利用医疗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临床研究与患者治疗实现无缝衔接。
联合国高级会议为全球支持癌症治疗提供机会
2011年9月,联合国(UN)召开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NCD,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糖尿病等)高级别会议,使全球对癌症等NCD报以空前的关注。
这也是1947年至今,联合国第2次召开类似会议(另一次是针对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召开的高级别会议)。
多国元首出席会议,并通过宣言草案,为有效控制NCD流行提供了全球性战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