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外地患者的缘分
- 我与网络心理咨询
- 我的一次家庭心理援助服务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福音??认知行...
- 边缘人格的辩证疗法
- 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治...
- 识别好医生的4个基本条件
- 心态决定你人生
- 谁会对我说:至少还有我
- 我与叙事心理治疗
- 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世界预防自...
-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
- 你给了孩子什么?
- 情绪的箱子
- 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分裂症
-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
- 我们的家庭医生式服务
-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打开脑锁治疗强迫
- 促进精神健康
- 在多元文化社会预防自杀
- 产后如何不抑郁
- 【原创】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学...
- 道家思想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结合
- 何谓精神康复
- 幽默给生活一些精彩
- 心理咨询师的三种人生境界
- 看好心理病也需要学问
- 来访者中心疗法
- 心理咨询“谁做主”
- 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 何时需要心理咨询
- 哪些情况需要看心理医生
-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作者:肖春玲|发布时间:2014-11-04|浏览量:436次
换药问题常常是患者及家属头疼的大问题之一,关于换药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掌握的,我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些关于疾病诊治的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您求医治病有所帮助。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个体化、系统化等原则,个体化原则即不同的患者,即使诊断一样,年龄性别一样,体质差不多,药物的疗效也会有差异,起效剂量及副作用也往往差异。系统化原则往往要求足量足疗程用药。如果您系统并且个体化的使用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往往要考虑换药,此时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及服药后的效果,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副作用情况、经济情况、该药用于一般患者的效果等,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换药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调整一种药物,其他药物先维持不变,或者一边减药一边加药,需要按照药物的效价对应调整,有情况及时与帮你调整方案的医师联系,调整药物达到治疗量后维持一段时间,效果仍不理想时可能还要配合调整其他药物,如加用增效剂等。
整个治疗过程要定期随访患者,家属和患者均要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表现,定期作相应的化验及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脸上。
最后祝广大患者早日康复,让幸福和笑容重新回到每一个家庭。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