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我与外地患者的缘分
- 我与网络心理咨询
- 我的一次家庭心理援助服务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福音??认知行...
- 边缘人格的辩证疗法
- 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治...
- 识别好医生的4个基本条件
- 心态决定你人生
- 谁会对我说:至少还有我
- 我与叙事心理治疗
- 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世界预防自...
-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
- 你给了孩子什么?
- 情绪的箱子
- 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分裂症
-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
- 我们的家庭医生式服务
-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打开脑锁治疗强迫
- 促进精神健康
- 在多元文化社会预防自杀
- 产后如何不抑郁
- 【原创】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学...
- 道家思想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结合
- 何谓精神康复
- 心理咨询师的三种人生境界
- 看好心理病也需要学问
- 来访者中心疗法
- 心理咨询“谁做主”
- 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 何时需要心理咨询
- 哪些情况需要看心理医生
- 幽默给生活一些精彩
- 作者:肖春玲|发布时间:2011-06-30|浏览量:486次
人投入世界中,总会遭遇无数的痛苦、悲伤及困难,当然也有欢笑。当我们欢笑时,大多是人生道路上称心如意,其实,还有一个可以令你开怀的管道,那就是“幽默”。
中国人是比较不重视幽默的民族,从小到大的教育里,父母及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庄重”、“认真”;这主要是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强调“君子不重则不威”理想。所以,在幽默的培养上,与西方社会比较起来就显得缺乏一些。美国人可以不在意别人骂他无赖、顽固、奸诈,但绝对无法忍受“没有幽默感”的批评,在他们的眼中,“没有幽默感”简直代表著做人失败,不受欢迎以及令人讨厌。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为他儿子所写的祈祷文中,除了求神赐给儿子“坚强勇敢、心地善良、认清事实、接受磨练”等外,还祈求上苍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由此可见,西方社会对幽默的重视。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肖春玲
幽默有许多神奇的力量,如在1998年的六月克林顿访华,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北大学生提问克林顿许多尖锐的问题,但克林顿都用幽默回应的方式,将双方紧张敌对的气氛化解。我国的幽默大师林语堂曾经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如果各国都派幽默高手来谈判,那就可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了;因为各国都在嘲笑自己国家的短处。”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具幽默感的人到处都受欢迎,可以化解许多人际的冲突或尴尬的情境,往往能使人怒气难生,化为豁达,亦可带给别人快乐,所以VictorBorge说∶“笑是两人间最短的距离”。
人生有许多无奈、愁苦与悲伤;在生活中,岂能尽如人意?但是,“幽默”却是雨过天晴、迎向阳光的人生态度。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能有“乐观豁然”、“谈笑风生”的性格,笑看天下古今愁、了却人间许多事。
过去有关幽默的研究大都注重于幽默理解层面,其主要是探讨个体在幽默理解的机制、幽默刺激特性、幽默理解的讯息处理历程等等。但对于幽默创造层面,则未见有系统的探究,更惶论幽默创造的训练课程。
假如在生活当中,能够主动的去创造幽默,那世界一定充满了欢笑,亦可化解不少纷争。所以,只要有幽默创造的法则,我们可以成为欢笑的制造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幽默大师。
肖春玲转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