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我与外地患者的缘分
- 我与网络心理咨询
- 我的一次家庭心理援助服务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福音??认知行...
- 边缘人格的辩证疗法
- 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治...
- 识别好医生的4个基本条件
- 心态决定你人生
- 谁会对我说:至少还有我
- 我与叙事心理治疗
- 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世界预防自...
- 你给了孩子什么?
- 情绪的箱子
- 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分裂症
-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
- 我们的家庭医生式服务
- 浅谈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换药问题
- 打开脑锁治疗强迫
- 促进精神健康
- 在多元文化社会预防自杀
- 产后如何不抑郁
- 【原创】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学...
- 道家思想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结合
- 何谓精神康复
- 幽默给生活一些精彩
- 心理咨询师的三种人生境界
- 看好心理病也需要学问
- 来访者中心疗法
- 心理咨询“谁做主”
- 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 何时需要心理咨询
- 哪些情况需要看心理医生
-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和关键点
- 作者:肖春玲|发布时间:2012-08-31|浏览量:1555次
结合今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我们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要在关心老龄的精神健康方面多做工作。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和关键点
一、宣传主题
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二、目标人群
老年人群及其家属、照料者,老年卫生工作者,基层卫生、民政等机构以及残联组织工作人员。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肖春玲
三、宣传关键点
(一)社会老龄化应当重视精神疾病危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为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北京市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
(二)老年人要积极应对老龄伴随的身心改变。老龄是人生经历的最终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与青壮年不同。老年人自身要调整心态,认同年龄增长伴随的变化,要保持家庭和睦,学习新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社区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要关心自身身心健康,积极觉察身体、情绪等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精神疾病。当老年人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近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
(三)家属和照料者要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多数老年人在面对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问题时,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但是部分老年人需要帮助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属的陪伴和照护,是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的良好方式。老年人的家属和照料者要掌握陪伴、照护常识,特别是了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征兆和表现,做到及时发现疾病,妥善处理心理问题。
(四)政府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完善老年精神卫生服务。继承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开展老年人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农村留守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共同解决好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照料、医疗、护理等问题。提供老年服务的相关社会组织和机构要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普及预防老年期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医疗机构要加强老年常见精神疾病识别能力,提高治疗水平。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