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汤合杰主治医师
-
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科室:
康复科
-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继发股神经痛
-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诊治
- 植物神经系统病变
- 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 保妥适(A型肉毒杆菌毒素):抗...
- 脊柱侧弯的治疗
- 眼皮跳是怎么回事?
- 骨折后引发腱鞘炎如何锻炼康复
- 跟腱裂术后康复
- 2012天灸提示
- 年轻人胆小、自卑、社交恐惧症的...
- 幼年复发性面瘫
- T12L1脊椎神经损伤
- 截瘫的分期自我康复策略
- 骨囊肿的诊治
- 头痛的诊疗
- 前交叉韧带重建半年后的康复咨询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
- 肩胛上神经卡压症
- 动态皱纹美容首选肉毒素,静态纹...
- 多发性硬化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
- 埋线减肥问题
- 小腿放射性痛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
- 休门氏病的诊治
- 老人身体虚弱.失眠.胃口差
- 肾虚
- 脊髓空洞症的诊疗
- 脑梗死的诊治进展
- 坐骨神经痛的诊疗
- 看病择医院,挂号需专科,选对科...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
-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诊治
- 肩膀痛是怎么回事
- 谨防医托慎择医
- 读者健康信箱??高血压篇
- 读者健康信箱??高血压篇
- 关于乙肝问题的答疑
- 治痘和麦粒肿的秘方、偏方
- 腰肌劳损与习惯性腰扭伤答疑
- 鼻出血答疑
- 贫血答疑
- 老年人养生答疑
- 慢性鼻炎答疑
- 小儿秋季腹泻答疑
- 健身新主张
- 诱发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之芒种
- 糖尿病患者为何会体重持续下降
- 产后双手关节疼痛是什么问题
- 腱鞘炎怎样治疗
- 肩痛、颈痛、左背麻、左手手指麻
- 80岁老人双腿疼痛和无力进行性...
- 腰部痛,急切咨询
- 脚底疼??
- 带状疱疹引发的面瘫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什么输液后...
- 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锻炼
- 12种减肥降脂食物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 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
- 冬季食疗助御寒
- 春服西洋参 皮肤好度夏
- 呃逆顽疾 一朝针刺 立刻解...
- 颈椎病全新解读
- 小针刀疗法
- 作者:汤合杰|发布时间:2011-04-21|浏览量:1703次
一、小针刀概述
小针刀,一种形如针灸针,针头带有直径0.8毫米刃口的新型医疗器具,巧妙地整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两种器械的优势,小针刀并兼具二者的治疗特点,能无痛苦的进入病损组织,进行松解、疏通、剥离及经络调整。因为小针刀是准确无误的针对性治疗,因此疗效快而迅捷,解决了过去治疗学上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治愈了大量以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多类顽症。如:各种陈旧性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椎体滑脱、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腱鞘炎、各种肌腱韧带慢性损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外伤导致的驼背、骨折后遗症等等。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汤合杰
朱汉章教授(2006年10月14日因心脏病逝)系原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研究教育中心主任,于1976年发明针刀疗法,2003年9月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成为国家二级学科。自从针刀诞生后,1978年就因其对颈肩腰腿痛等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神奇疗效而被江苏省卫生厅列为重点医学科研课题,并在南京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研究。1984年,“针刀疗法”通过江苏省卫生厅鉴定,1985年批准向全国推广。1988年,“小针刀”获得了国家专利,同年12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37届世界科技发明博览会上,小针刀疗法获尤里卡金奖,朱汉章本人同时荣膺尤里卡“军官勋章”。
二、针刀医学基本原理
“针刀医学”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西医学)对传统中医加以提升,形成了既不完全雷同于传统中医,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
1.关于软组织疾病的原理
朱汉章创立的《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肌肉劳损)的病因、病理学有新的认识。过去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久治不愈的一大类疾病,试图找出这类疾病的根本病因,一直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追求目标。针刀医学通过对软组织损伤的各种形式和病理变化过程的研究,发现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有四种基本的病理因素,即粘连、挛缩、疤痕和堵塞。
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的这些新认识,给治疗这一大类疾病找到了明确的治疗目标,再加上针刀闭合性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这一大类疾病成为简单而易治的疾病。针刀医学认为,慢性软组织疾病是人体动态平衡(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的结果。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由于人体动力组织??肌肉的损伤与挛缩,牵拉了肌腱、筋膜组织,使其附着点受到牵拉,势必造成相关骨组织位置改变,结果是病变部位出现动态平衡失调;另一方面,骨组织非生理性位移,也可使相关的软组织(肌肉、肌腱、筋膜)被牵拉而挛缩。因此,动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不单单是软组织因素,它起码有三种情况:其一,软组织位移(相当于中医所言“筋离槽”);其二,骨组织位移(骨错缝);其三,软组织和骨组织同时位移。
不管先有软组织损伤还是先有骨组织的损伤移位,都可使相关组织的高应力点损伤,出现渗出、渗血等病变。由于渗出液或渗出血液的化学作用,可使损伤软组织机化(疤痕)或挛缩,有的甚至出现粘连,其结果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了力平衡失调的程度。
针刀治疗的要点就是在发生粘连、瘢痕、变性、挛缩的部位进行切割、剥离,解除病变处软组织的高应力状态,使机体的动态平衡得到重新恢复,疼痛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2.关于骨质增生的原理
《针刀医学》对骨质增生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以往普遍认为它的病因是退行性变,即老化。人的衰老是可以推迟但不可以逆转的,就是说骨质增生这一类疾病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治疗的。《针刀医学》的观点认为,骨质增生不是“老化”,而是人体内不正常的力学因素刺激,机体保护性增生造成,只要调节了人体的力平衡,骨质增生是可以治好,可以逆转的一类疾病。通过两项比较大的基础研究证明,骨质增生是受到不平衡的外力刺激产生,经过小针刀治疗可以消退,是一种可逆的病理改变。
以足跟痛(跟骨骨刺)为例,针刀医学认为,跟骨骨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足底受到持续性牵拉(例如持续长时间行走)致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点处持续性牵拉损伤,韧带和腱膜的纤维可能出现撕裂,人体为了加强此处的强度,防止被拉断,就使附着点不断钙化和骨化,从而形成骨刺。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方法是在局部麻醉下将针刀深入到骨刺尖部进行剥离,使挛缩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得以松解,疼痛也就消失了。
三、主要作用
在朱汉章撰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针刀医学原理》一书中,中国骨伤科泰斗尚天裕教授写的《序》认为,“针刀医学将西医的开放性手术,变成了闭合性手术”。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它可以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激活呆滞的神经末梢,提高机体免疫,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上,开放性手术除了可以切开、剥离,还可以将病变组织取出;闭合性手术也能够将病变组织切开、剥离、松解、铲削,但是不能够将病变组织取出。在需要取出病变组织时,针刀可以将其在内部切碎,或切断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使病变组织不能够生长,而萎缩、凋谢成为人体内的一种异物,依靠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将其吸收。
四、治疗适应症
适应症广,主要治疗各种疼痛顽疾,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膝关节骨刺、跟骨痛、各部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偏头痛、眩晕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等;
目前临床上也有人用于治疗牛皮癣和部分内科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五、禁忌症
1、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治疗的;
2、全身或局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器官而无法避开的;
4、凝血机制极差的;
5、高血压、且情绪易紧张的;
6、恶性肿瘤。
六、操作方法与条件要求概述
通常治疗环境要求不高,相对独立、安静、光线充足的空间即可,但针刀治疗室需定期空气消毒。一般不需配备氧气及其他急救药品。
确定针刀治疗前一般先严格掌握针刀治疗适应症,排除禁忌症;详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等;做好思想工作,减轻或解除患者恐惧心理。选定针刀施治点并用标记笔做好标记,实行常规外科消毒、铺巾,施术者戴无菌手套。通常需要一个助手即可顺利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一般用2%的利多卡因实行局部麻醉,每点注射约1毫升,多采用指切进针,刀口线应平行于肌束方向或较大的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快速过皮,进针深度视部位而定,可深达骨膜、肌肉深层或关节腔。操作手法可为纵行疏通、横行铲剥、通透剥离等,以上手法可单一使用,也可综合使用。每个点通常切割剥离3到5下即可出针,术后针口压迫止血,外贴创可贴即可。治疗结束后务必施行一定的推拿手法,加强疗效。嘱患者休息,观察15分钟以上无不适反应后方可离开治疗室,并要保持针口干燥、清洁24小时。治疗后也可顺沿针口注射糖皮质激素类和胎盘组织液等药物、加强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并可防止再次粘连的发生。必要时可常规口服抗生素三天预防感染。如果未愈一周后可重复施治,通常可重复治疗3到5次。大部分都能1-2次见效,3-5次治愈,治愈率高达88.3%,总有效率为98.8%。
七、小针刀治疗特点
疗效高、见效快、创伤小、不出血、费用低、治疗简单、痛苦小、无后遗症、安全可靠、随治随走是小针刀治疗的几大特点。门诊治疗一次1-2分钟,治疗后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八、康复科小针刀应用现状与展望
我们目前关于小针刀的临床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慢性顽固性痛症方面,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跟痛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膝关节炎、腰背肌纤维织炎等,以后逐步扩大痛症治疗领域如骨折后遗症等,并适时向内科疾病领域延伸,积极研究探索针刀治疗新应用。
总之,针刀医学担负着中医现代化的责任,任重道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