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膈膨升必须手术吗?
- 嵌顿包茎
- 小儿疝气带的利弊
- 小儿疝气几岁治疗最好
- 包皮手术哪种方法好
- 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关问题
- 小儿隐睾手术成功率
- 关于小儿鞘膜积液
- 小儿包皮该不该手术?
- 小儿鞘膜积液几岁手术?
- 关于小儿疝气
- 疝气手术后可以吃水果吗?
- 小儿疝气保守治疗(中医保守治疗...
- 谈谈小儿隐睾的手术年龄
- 小儿隐睾什么时候治疗好?
- 小儿隐睾怎么治疗?
- 小儿阑尾炎术后注意什么?
- 膈膨升必须手术吗?
- 小儿隐睾术后注意什么?
- 小儿隐睾都能微创手术吗?
- 小儿疝气或鞘膜积液微创手术后注...
- 肥胖的埋藏包茎需要手术吗
- 隐匿阴茎与埋藏阴茎的区别及治疗
- 小儿阑尾炎怎么治疗?
- 宝宝15个月,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 小儿隐睾什么时候做手术?
- 小儿疝气几岁治疗最好
- 小儿鞘膜积液不治疗有危险吗?
- 小儿鞘膜积液什么手术方法好?
- 小儿疝气什么手术方法好
- 小儿疝气带的利弊
- 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 7周岁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变硬...
- “包皮”不能轻易手术!
- 先天性肌性斜颈按摩效果如何?
- 小儿包皮粘连咋办?
- 不要轻视隐睾对大龄儿童的心理影...
- 隐睾加疝气术后睾丸未降下来
- 隐睾的故事
- 小儿快一岁了,患有隐睾,想了解...
- 三岁检查出患有左肾积水
- 今天右侧腹股沟凸起有个包块 孩...
- 扁平足
- (隐睾二次手术问题)哪里可以买...
- 隐睾、睾丸回缩,滑动睾丸
- (包皮粘连,包皮分离术)四岁宝...
- 5岁儿童右隐睾睾丸位于腹股沟内...
- 小孩5岁,隐睾,怎样手术
- 9岁儿童支原体肺炎胸积水分散,...
- 隐匿阴茎与埋藏阴茎是怎么回事?
- 小孩12个月疝气复发了怎么办?
- 隐睾:手术时间有讲究
- 小儿包茎门诊手术注意事项
- 包茎与嵌顿包茎
- 小儿包茎与包皮过长
- 小儿血管瘤介绍及治疗方案
- 7岁女孩,颈部包块
-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 精索静脉曲张
- 甲状腺舌囊肿及瘘
- 关于激素治疗隐睾的问题
- 小儿膈膨升
- 浅谈肠系膜淋巴结炎
- 隐匿阴茎的治疗
- 隐睾何时手术最佳?
- 小儿隐睾的危害
- 小儿隐睾手术治疗年龄以及治疗方...
- 先天性肌性斜颈介绍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微创治疗
- 浅谈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 小儿疝气的诊断治疗
-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治疗小儿双侧疝...
- 小儿疝气嵌顿了(卡住了)怎么办...
- 关于“神经性尿频”
- 患小儿神经性尿频能治好吗该怎么...
- 小儿术后肠粘连怎么办
- 急性肠套叠诊疗常规
- 作者:周福金|发布时间:2013-02-16|浏览量:544次
肠套叠诊疗常规
[概述]
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腔内称为肠套叠。急性肠套叠多发生在4-10个月儿童,慢性肠套叠多发生在较大儿童和成人间。病因:饮食性质与规律的改变。肠道炎性病变。肠寄生虫及其毒素的刺激。有神经肌肉运动不协调性疾患或倾向者。腺病毒感染者。年长儿个别与肠息肉、肠重复畸型、梅克尔憩室有关。分型:仅有一段肠管套叠为单套叠,套入的肠管再套入另一相邻的肠管为复套叠,但不多见。根据套叠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回盲部套叠(回肠套入结肠),小肠套叠(小肠套入小肠)和结肠套叠(结肠套入结肠)等。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周福金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腹痛 首发阵发性哭闹,间歇性安静。肠套叠90%有腹痛。
(2) 呕吐 80%有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之后有胆汁,晚期有粪渣。
(3) 血便 大便呈果酱色。自然排出或肛门指诊发现血便占90%。
(4) 腹部包块 腹部查及活动性的腊肠样包块,常位于脐右上方。75%患儿可扪及肿块。
二、检查
腹部B超:可见“靶样征”。
钡灌肠X线检查:套叠段钡剂不能通过,形成“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腹部立位片:不全性肠梗阻。
除上述检查外还需作以下检查:
可查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排除细菌性痢疾,急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腹型紫癜,梅克尔憩室溃疡。
血尿常规:诊断有否感染。
三、诊断标准
(1) 腹痛 这是小儿肠套叠最常见的症状,常是突然发作的阵发性疼痛,伴病儿阵发性哭闹不安和呕吐。
(2) 血便 大便呈果酱色。
(3) 腹部包块 腹部查及活动性的腊样包块,常位于脐右上方。
(4) 空气或钡灌肠X线检查 套叠段钡剂不能通过,形成“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腹部B超 可见“靶样征”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有第(1)--(4)项可确诊,较大儿童肠套叠多因肠内器质性病变所致,故常表现为慢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症状,便血很少。
四、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急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腹型紫癜,梅克尔憩室溃疡。
[入院标准]
一经诊断,立即入院
[治疗]
(1) B超下行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失败改手术治疗。B超复位适应症:病程不超过48小时而全身情况尚好的病例。禁忌症:病程超过48小时而全身情况显著不良的者。腹部异常膨胀,X线示小肠严重积气,可见张力性液平面者。B超示“双轨症”一般应手术治疗。
(2) 手术治疗:灌肠复位失败,套叠时间过长,疑有肠绞窄及继发性肠套叠,应行手术探查。
(3) 术后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疗效评估]
水压灌肠或手术后肠道恢复通畅,症状消失为痊愈。水压灌肠在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约90%可整复,对不能整复和已有肠绞窄或穿孔的病例,及时手术预后良好。
小儿肠套叠多与肠功能絮乱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累及回盲部,增加该病发生的机会。当遇有幼儿哭闹.呕吐,伴有果酱色大便时应高度怀疑肠套叠的可能。早期行水压灌肠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效果。当水压灌肠无效时不可强行加大水压,以免引起肠破裂,造成腹腔污染。超过48小时或有腹膜刺激症状时均提示有肠绞窄的可能,都应行手术治疗。
较大儿童肠套叠往往与肠息肉及肠道其它器质性病变有关,且病情可有起伏,一经诊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3天,复查腹部B超及饮食正常。
[保健指导]
1、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合理喂养,婴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家长了解该病的好发原因和时间段。
2、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和家长了解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方法,如加强营养,进行体格锻炼。
[预后评估]
预后良好
【病种质控标准】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100%
[警示]
急性肠套叠以2岁以下幼儿多见,典型的表现是腹痛.果酱色血便和腹部肿块,水压灌肠是早期治疗的主要手段。水压灌肠失败,疑有肠绞窄时即应手术治疗。慢性肠套叠多为较大儿童和成人,且往往与器质性疾病有关,应手术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