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3种汗是身体在求救,其中1种...
- 夏季养生茶饮
- 夏日美食--苦瓜不食心、心苦嘴...
- 揭秘吃海带的14大好处和3大禁...
- 胃癌前期病变的基本知识归纳
- 女性朋友都很爱美,调理脾胃能给...
- 脾胃病人面色一般多很差,体型也...
- 脾胃病为何特别强调饮食养生
- 脾胃病和人的体质有关系吗?
- 春季中医调养 美出健康好肠胃
- 宝宝上火怎么办?
- 吃在当季
- “满面红光”就一定健康了吗
- 中医养生 导论 魏睦新主讲老年...
- 肠道信使
- 管理自己的“便利店”
- 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村上政隆教...
- 本周四(2月10日)魏睦新讲述...
- 首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生物科学...
- 本人新作《实用单方》自荐
- 跟我学望舌之一
- 中暑防治
- 中医的夏令养生
- 胃病制酸剂带来的福音与悲哀
- 逆转胃的癌前期病变
- 创建胃的和谐内环境??胃病中医...
- 小心胃的肠化与增生 扬子晚报连...
- 如何区别浅表与萎缩 扬子晚报连...
- 正视胃的溃疡与复发 扬子晚报连...
- 窥视胃的黏膜与上皮 扬子晚报连...
- 了解胃的喜怒与哀乐 扬子晚报连...
- 认识胃的消化与运动 扬子晚报连...
- 我的老师的“叮嘱”
- 春节跟我熬药粥
-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 辩证讲稿
- 南京医科大学方剂讲稿 清热剂
-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方剂 4
-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方剂讲稿3
-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方剂2
- 解表方剂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
- 方剂总论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
- 诊法1 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 ...
- 郁病---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
- 痹证 中医治疗
- 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中西...
- 萎缩性胃炎肠化与癌前期变关系讲...
- H1N1 来的话我们能做什么?
- 我挂的号,大概几点能看到?这样...
- 为什么我的问题会被关闭或得不到...
- 胃病的自我保养
- 预防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向癌变...
- 漫话冬令养生(第二讲)
- 中医怎样扭转伴有癌前期病变的慢...
- 马齿苋的食用价值
- 膝关节退变能逆转吗
- 中老年胃的养护之一 胃酸的功...
- 哪里能找到纯中医?
- 秋令养生要诀五招
- 中医美容误区
- 夏季常备小药箱之一 藿...
- 为什么有人把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 治汗良方桂枝汤
- 让内脏永葆青春
- 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半根治疗法
- 巧养胃病防癌变
- 冬病夏治正当时
- 日本四季感冒的药膳
- 高考健脑DIY
- 漫谈功能性胃病
- 漫话肠易激综合征
- 您听说过有不要治疗的前列腺癌吗
- 胃炎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中医对...
- 攻克退变的护膝操
- 中暑防治DIY
- 作者:魏睦新|发布时间:2008-06-03|浏览量:173次
一、什么是中暑
夏天快到了,每年盛夏,都有不少人因为中暑而住院,甚至被中暑夺去生命。那么中暑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能不能预防呢,回答是肯定得。所谓中暑是指在夏天或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需要引起读者朋友注意的是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也就是说,如果排除了以上诱因,即使同样面临酷高温,我们得中暑病的可能性要降低许多。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魏睦新
中暑在医学上,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大家如果能够识别先兆中暑症状,及时考虑对策,可以不让疾病加重。先兆中暑症状主要有: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时,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这时最好要到医院治疗。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二、中暑怎样防治?
1 减少外处: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是年老体弱或有病的朋友,更要注意。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2 主动饮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3.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
三、中暑防治常用中药的选用
中医学认为,夏季感受暑热病邪是引起中暑的外因,而正气不足则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内因。夏季暑气当令,温度高、湿度大,人体若正气不足或劳累过度耗伤津气,暑热之气便可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长期卧床病人、产妇、新生儿容易中暑,室外作业者也容易中暑。本病的治疗以清暑泄热为基本治法,要突出一个“快”字。同时,未病先防显得尤其重要。得病后,要依照病情辨证论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预防或治疗 |
中医分型 |
判别要点 |
治法与首选药物 |
备选中成药或食疗方法 |
备注 |
预防 |
气阴虚弱体质的预防 |
平素体虚乏力,口干咽干,或各种病后体虚未复 |
益气养阴 |
西洋参制剂(胶囊,含片,或切片)每天3克 |
也可以用生晒参每天15克代替,更加便宜。药效稍弱 |
血瘀体质的预防 |
平素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证,高粘滞血证患者易患中暑 |
活血化瘀 |
丹参片(上海雷允尚)每天3次,每次2片 |
作为预防用药,单纯的丹参片好。不需用复方丹参制剂 |
|
胃肠不调体质 |
平素有胃肠病的患者,也易得中暑, |
和胃清暑化湿 |
藿香正气软胶囊 每次2~3颗,每天3次 |
藿香正气水的药力远不如软胶囊 |
|
先兆中暑 |
症状主要有: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
清暑醒神 |
仁丹或十滴水(按包装说明用) |
|
|
治疗 |
暑入阳明 |
症见突然高热、头痛头晕、汗多口渴、苔黄燥、脉洪数等。本证为暑热伤气,热盛阳明所致。 |
治以清暑泄热。白虎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0g、甘草10g、芦根30g、西瓜翠衣30g、粳米10g。 |
|
|
暑伤津气 |
症见发热心烦、自汗口渴、神疲倦怠、苔少、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热伤气,津气两伤所致。 |
治以清暑泄热,生津益气。清署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0g、石斛10g、麦冬10g、黄连6g、竹叶10g、荷梗10g、知母10g、甘草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
|
|
|
津气欲脱 |
症见发热骤降、大汗不止、心烦口渴、精神倦怠、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伤津气,气虚欲脱所致。 |
治以益气,生津,固脱。生脉散加减:人参10g、麦冬30g、五味子10g、石斛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
生脉饮(口服液) |
|
|
暑热动风 |
症见发热、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神昏不醒、脉象弦数等。本证为暑热炽盛,引动肝风所致。 |
治以清暑泄热,平肝息风。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10g、桑叶10g、川贝6g、鲜生地30g、菊花10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 |
紫雪散、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鼻饲 |
|
|
|
|
|
|
|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