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种习惯让你更易得癌症
- 乙肝预防讲“策略”
- 转-------自身免疫型肝炎...
- 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哪种病...
- HCV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台湾...
- [AASLD2011]大会亮点...
- HCV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台湾...
- [AASLD2011]大会亮点...
- 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检测与治...
- 我院新近再为2例患者作干细胞移...
-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 莫西沙星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 HCV无应答者的三联治疗方案
- 入胞抑制剂带来治疗乙肝新希望
- 围产期防护HBV传播
- 解读HBV的生活周期
- 再生医疗新进展:可攻克诸多难症...
- 肝炎与降酶药
- 2011年核苷(酸)类似物抗病...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
- 自体骨髓干细胞再生术治疗肝硬化
- 肝硬化患者生活调理三要素
- 生活中防癌7招
- 急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 急性肝炎患者的食物宜忌
- 中国乙肝疫苗诞生35周年庆典在...
- 治疗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关...
-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抓住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点
- 优化治疗首次写入乙肝防治指南
- 治疗乙肝,没有捷径可走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 肝纤维化:研究热点和新进展
- “疫苗治乙肝”有望年底完成临床...
- 庄辉:我国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及目...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 慢性乙肝处理亚太共识:更新
- 我院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干细胞
- 丙型肝炎的现代治疗
-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优化与发展
- 注意脂肪肝必做7件事
- 慢性乙肝各种抗病毒药物比较,含...
- 干细胞的研究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腹水概...
- 骨髓干细胞移植适应症、禁忌症、...
- 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安全性
- 关于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
- (转帖)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解读:乙肝不可不治
- 作者:赵建学|发布时间:2011-07-28|浏览量:442次
很多人都认为,乙肝既不能根治,又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根本没必要治疗,甚至认为治疗乙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乙肝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如果放任自流,危害不容小视。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科)赵建学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当前,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亚太地区占三分之二,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在第一届亚太前沿肝病论坛上指出,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每年大约100万的患者死于乙肝相关疾病,是全世界排位第七的致死因素。
“从疾病的源头来看,慢性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庄辉院士形象地描述:“慢性乙肝是一场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的战争,双方惨烈厮杀后,给肝脏留下断壁残垣,使大批肝细胞受损、死亡,如果战争愈演愈烈,旷日持久,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定量监测e/s抗原是疗效的“风向标”
怎样才知道治疗有没有效果?其实,e/s抗原转换是医生疗效观察的“风向标”。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监测病人的指标物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指标物是e抗原。e抗原是由乙肝病毒产生的,e抗原阳性时,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第二个指标物是乙肝病毒DNA水平,能显示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有多少。第三个指标物是转氨酶,可反映肝脏炎症的水平。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指出,“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免疫力能把乙肝病毒控制住,血清中的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这时乙肝病毒的数量就很低,同时肝脏炎症也可消失,这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控制,免疫控制是实现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途径。”
因此,对于乙肝的治疗目标,有金、银、铜牌之分。陈力元介绍说,铜牌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银牌目标是e抗原转换,目前停药的目标,即实现持久免疫控制;金牌目标是s抗原清除、转换,实现临床治愈,只有通过干扰素治疗才能够得到。陈力元认为,免疫控制期越长越好,这样对肝脏没有损伤。通过长期随访也了解到,这些病人出现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较低。
停药后不复发是最新治疗思路
很多乙肝患者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乙肝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专家指出,持久免疫控制可以让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不复发。
据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慧介绍,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作用;另一类是长效干扰素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在机体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的厮杀战里,核苷(酸)类似物的作战方针是降低病毒的数量,服药期间能够抑制病毒,一旦停药,疾病便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长期服药,同时,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毒耐药的情况。由于其不杀伤肝细胞,虽然不会损害肝功能,但是也难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长效干扰素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降低病毒数量,另一方面更是针对疾病的源头,激发机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在有限疗程结束以后,仍然能够长期控制疾病,不会死灰复燃。因此治疗后患者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患者相对较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表面抗原转阴,停药后不会复发。因此,建议年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从干扰素开始。
“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李明慧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现在有很多小广告在误导患者,例如“一针转阴”“十天治愈乙肝”等。李明慧强调,乙肝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谣言,以免延误病情。(新华网)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当前,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亚太地区占三分之二,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在第一届亚太前沿肝病论坛上指出,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每年大约100万的患者死于乙肝相关疾病,是全世界排位第七的致死因素。
“从疾病的源头来看,慢性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庄辉院士形象地描述:“慢性乙肝是一场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的战争,双方惨烈厮杀后,给肝脏留下断壁残垣,使大批肝细胞受损、死亡,如果战争愈演愈烈,旷日持久,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定量监测e/s抗原是疗效的“风向标”
怎样才知道治疗有没有效果?其实,e/s抗原转换是医生疗效观察的“风向标”。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监测病人的指标物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指标物是e抗原。e抗原是由乙肝病毒产生的,e抗原阳性时,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第二个指标物是乙肝病毒DNA水平,能显示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有多少。第三个指标物是转氨酶,可反映肝脏炎症的水平。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指出,“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免疫力能把乙肝病毒控制住,血清中的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这时乙肝病毒的数量就很低,同时肝脏炎症也可消失,这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控制,免疫控制是实现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途径。”
因此,对于乙肝的治疗目标,有金、银、铜牌之分。陈力元介绍说,铜牌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银牌目标是e抗原转换,目前停药的目标,即实现持久免疫控制;金牌目标是s抗原清除、转换,实现临床治愈,只有通过干扰素治疗才能够得到。陈力元认为,免疫控制期越长越好,这样对肝脏没有损伤。通过长期随访也了解到,这些病人出现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较低。
停药后不复发是最新治疗思路
很多乙肝患者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乙肝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专家指出,持久免疫控制可以让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不复发。
据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慧介绍,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作用;另一类是长效干扰素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在机体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的厮杀战里,核苷(酸)类似物的作战方针是降低病毒的数量,服药期间能够抑制病毒,一旦停药,疾病便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长期服药,同时,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毒耐药的情况。由于其不杀伤肝细胞,虽然不会损害肝功能,但是也难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长效干扰素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降低病毒数量,另一方面更是针对疾病的源头,激发机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在有限疗程结束以后,仍然能够长期控制疾病,不会死灰复燃。因此治疗后患者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患者相对较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表面抗原转阴,停药后不会复发。因此,建议年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从干扰素开始。
“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李明慧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现在有很多小广告在误导患者,例如“一针转阴”“十天治愈乙肝”等。李明慧强调,乙肝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谣言,以免延误病情。(新华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