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种习惯让你更易得癌症
- 乙肝预防讲“策略”
- 转-------自身免疫型肝炎...
- 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哪种病...
- HCV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台湾...
- [AASLD2011]大会亮点...
- HCV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台湾...
- [AASLD2011]大会亮点...
- 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检测与治...
- 我院新近再为2例患者作干细胞移...
-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 莫西沙星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 HCV无应答者的三联治疗方案
- 入胞抑制剂带来治疗乙肝新希望
- 围产期防护HBV传播
- 解读HBV的生活周期
- 再生医疗新进展:可攻克诸多难症...
- 肝炎与降酶药
- (转帖)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
- 自体骨髓干细胞再生术治疗肝硬化
- 肝硬化患者生活调理三要素
- 生活中防癌7招
- 急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 急性肝炎患者的食物宜忌
- 中国乙肝疫苗诞生35周年庆典在...
- 治疗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关...
-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抓住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点
- 优化治疗首次写入乙肝防治指南
- 治疗乙肝,没有捷径可走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 肝纤维化:研究热点和新进展
- “疫苗治乙肝”有望年底完成临床...
- 庄辉:我国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及目...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 慢性乙肝处理亚太共识:更新
- 我院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干细胞
- 丙型肝炎的现代治疗
-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优化与发展
- 注意脂肪肝必做7件事
- 慢性乙肝各种抗病毒药物比较,含...
- 干细胞的研究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腹水概...
- 骨髓干细胞移植适应症、禁忌症、...
- 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安全性
- 关于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
- 2011年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 作者:赵建学|发布时间:2011-07-28|浏览量:602次
目前我国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
炎的抗病毒治疗,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和替比夫定。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背景、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途径、病毒基因型、病程长
短、肝脏病变程度和对治疗药物敏感性等不同,即使有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科)赵建学
同样治疗适应证的患者按同样的规范方案治疗后,仍有
相当一部分患者早期应答欠佳,从而影响了抗病毒治疗
的长期疗效。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远
期疗效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此,我国肝病和感染病领域的部分专家于2011
年1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为期一天的“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的优化策略”专题研讨会,对现有的优化
抗病毒治疗策略的临床证据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
指导建议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1 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优化治疗策略是指根据患者基线的特点,如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病毒载量等选择适当的药
物,并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答的监测,对早期
病毒学应答欠佳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佳的
长期疗效。同时,对于那些达到停药指征并有可能停
药的患者,通过对有效预测指标的评估,达到更高的
持久应答率。
对现有各种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分析显示,在
HBeAg阳性患者中,治疗早期 (24周)病毒学应答欠佳
者的比例(HBV DNA>300拷贝/ml)可达51%~88%;
HBeAg阴性患者为20%~64%[1]。已有研究表明,早
期病毒学应答欠佳者的远期疗效相对较差[2],而且耐
药率较高[1,3],这可进一步导致疗程延长和费用增加,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最终影响长期预后。因
此,有必要对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法进行
优化,对那些早期病毒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提高远期疗效,以达到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
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整体优化治疗策略而言,根据早期病毒学应
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其核心。2007年Keeffe 等[4]首
次提出根据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病
毒学应答优化治疗方案的路线图概念(roadmap concept),
即24周时HBV DNA≥104拷贝/ml(2000
IU/ml)为不充
分应答,建议加用一种无交叉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
目前该路线图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对提高现有药物的
长期疗效、预防或减少耐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
提高依从性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2010年12月10日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
治指南(2010年版)》中,也充分考虑到优化策略在慢性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预测疗效和
优化治疗策略概念[5]。
2 慢性乙型肝炎优化治疗策略临床研究
2.1根据基线优化治疗2009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
南[6]明确指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低病毒载量、高
血清ALT水平、肝活检炎症活动性评分高可预测HBeAg
血清学转换。一项对HBeAg阳性患者的性别、感染时
间、基线HBV DNA水平与拉米夫定治疗后病毒学突
破的相关性研究显示[7],基线HBV DNA水平与病毒学
突破最为相关。HBeAg阳性患者中,基线HBV DNA
水平≤6.6
log10拷贝/ml的患者,在治疗1年及2年时
的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6.7%和18%,而HBV DNA水
平>6.6
log10拷贝/ml的患者分别为19%和45%。替比
夫定GLOBE研究显示,治疗前患者基线ALT水平和
HBV DNA水平可预测替比夫定治疗2年时的疗效。在
基线ALT≥2×ULN(ULN为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
患者中,替比夫定组2年HBV DNA检测不到率(61%)和
HBeAg血清转换率(36%)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分别
为43% 和
%)[8]。基线 ALT≥2×ULN,且HBV DNA
<9
log10拷贝/ml的HBeAg阳性患者,替比夫定治疗2年
时47%患者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检测不
到率达77%,而对于基线HBV DNA<7
log10拷贝/ml的
HBeAg阴性患者,治疗2年时HBV DNA检测不到率为
89%,耐药率仅为3%[9]。
2.2根据早期治疗应答优化治疗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
显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与
长期疗效相关。拉米夫定早期研究显示[10],拉米夫定
治疗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通常发生在16~24周前获
得HBV DNA<104拷贝/ml的患者。一项西班牙研究显
示[11],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在24周时获得HBV
DNA检测不到(12
IU/ml) 的患者,在1年时77%的患者
可获得HBV DNA下降≥4
log10
IU/ml,相反,如果在24
周时没有获得HBV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只有5%的患
者HBV DNA下降≥4
log10
IU/ml。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
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12],用恩替卡韦治疗的HBeAg阳
性患者中,24周时HBV DNA水平与52周疗效相关,24周
时HBV DNA<300拷贝
/ml及≥300拷贝/ml的患者,其52
周HBV 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96%和50%。而替比夫定
的临床研究证实,24周时HBV DNA检测不到可预测替比
夫定长期疗效。在HBeAg阳性患者中,替比夫定治疗24
周时HBV DNA检测不到者(<300拷贝/ml),2年时
HBV
DNA检测不到率、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
常率和耐药率分别为82%、46%、82%和9%[9];第3年
和第4年时,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升到54%和
66%,而新发耐药率仅为4%和5%[13,14]。在HBeAg阴性
患者中,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HBV DNA检测不到者,
2年时HBV 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和耐药率分别
为88%、82%和6%[11],第3年和第4年时的新发耐药率
分别为6%和2%[13,14]。
2.3根据基线特征并结合早期应答优化治疗一项17例
的小样本研究显示[15],根据基线特征并结合24周应答
可预测拉米夫定5年疗效,基线HBV DNA<9
log10拷
贝/ml及ALT≥2×ULN的HBeAg阳性患者,拉米夫定
治疗24周时,10例患者HBV DNA<3
log10拷贝/ml,
这些患者5年时可获得更高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
替比夫定GLOBE研究亚组分析显示[9],替比夫定
治疗基线ALT≥2×ULN和HBV DNA<9
log10拷贝/ml
的HBeAg阳性患者,24周时71%的患者HBV DNA检测
不到(<300拷贝/ml)。继续治疗到104周,HBV DNA持
续检测不到率达89%,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达52%,
而耐药率仅为1.8%。替比夫定治疗基线HBV DNA<7
log10拷贝/ml的HBeAg阴性患者,24周时95%的患者
HBV DNA检测不到,继续治疗到104周,HBV DNA持续
检测不到率达91%,ALT复常率为83%,耐药率仅为2%。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
型肝炎,患者的基线特征和早期病毒学应答结果可预
测远期疗效和耐药的发生。因此专家建议:核苷(酸)类
似物治疗期间应动态进行疗效监测,治疗12周时初步
评估病毒学应答,在继续治疗时,对无病毒学应答患
者加强监测。治疗24周时进行早期病毒学应答评估,
对于24周时HBV DNA<300拷贝
/ml患者为完全应答
者,继续该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每6个月监测1次;
24周时HBV DNA在300~1×104拷贝/ml之间者为部
分应答,继续该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每3个月监测1
次;24周时HBV DNA>1×104拷贝/ml者,加用无交叉
耐药的其他抗病毒药物[16]。
3 停药后根据持久应答预测优化治疗
尽管核苷(酸)类似物需要长期治疗,但根据我国
实际情况,疗程仍是患者依从性的主要障碍。一项网
上调查显示[17],65%的患者仅能承受3年以内的治疗。
同时,有研究指出,在规范治疗和规范停药后,有相当
一部分患者可维持持久应答。由此可见,核苷(酸)类似
物的优化治疗策略还应该包括如何降低停药后复发,这
样才能使患者进一步获益。我国《指南(2010年版)》明
确指出,延长疗程可以减少复发。以往研究表明,核苷
(酸)类似物持久应答的人群特征包括:停药时HBV DNA
水平低,巩固治疗时间长,年龄小于40岁且巩固治疗超
过12个月。尽早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及采用更长时间
的巩固治疗有助于提高持久应答率,减少复发。
Wang等[18]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停药后复发因素
分析显示,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停药后复发的风险
越低,而治疗时间超过18个月的患者,停药复发的风
险远低于治疗时间短于18个月的患者。
Cai等[19]研究表明,治疗期间血清HBsAg水平的动
态变化可预测替比夫定停药2年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治疗104周时,血清HBsAg水平<2
log10
IU/ml可高度预
测停药2年时的持久应答率(SR,即HBV DNA<300拷
贝/ml,HBeAg血清学转换,ALT水平恢复正常),其阳
性预测值(PPV)达93%,阴性预测值(NPV)达100%。
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优化治疗策略还有许多
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1)目前核苷(酸)类似物优化
治疗数据除替比夫定外,其他几种核苷(酸)类似物数据
相对较少,尚需进一步探索;(2)不同核苷(酸)类似物
的病毒抑制强度、起效快慢及耐药发生的时间不尽相
同,因此,对于早期应答的时间点确定应有所不同,
而不一定均以24周为标准,应对各药早期应答时间点
进一步研究;(3)24周HBV DNA水平是目前预测某些核
苷(酸)类似物远期疗效的最好指标,除此以外,是否还
有其他远期疗效的预测指标,如免疫学指标等,值得
进一步研究;(4)Keeffe等[4]提出的路线图是基于罗氏公
司Cobas Taqman/Amplicor HBV DNA定量PCR试剂的检
测结果,但目前我国临床上应用的HBV DNA定量检测
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尚有差距,因此,应探讨符合
中国国情的每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路线图;(5)目前
优化治疗策略数据大部分集中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治
患者,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数据较
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专家们还充分交流了各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
验。一致认为,在抗病毒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
评估,按照基线特征来选择药物;在治疗中进行治疗
应答监测,根据患者应答优化治疗,尽量使患者实现
早期应答,提高疗效和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费用,取
得更好的疗效;并在停药后根据持久应答预测优化治
疗,提高持久应答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