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谭善勇主治医师
-
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科室:
神经内科
- 什么是疑病症?
- 消除失眠有什么方法?
- 妊娠期用药FDA五级分类
- 顽固性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 科学睡眠的时段
- 如何正确服用安眠药?
- 失眠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 科学睡眠的“四要素”
- 抑郁症的基本常识
- 失眠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 什么是急性应激障碍?
- 什么是适应障碍?
-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
- 什么是焦虑症?
- 鲜为人知的失眠危害性
-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干...
- 综合性医院常见精神卫生问题
- 综合医院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 认识惊恐发作
- 抗焦虑药物的合理应用
- 你会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吗?
- 选择抗抑郁药的STEPS原则
- 百忧解的药物相互作用
- 女性患者请注意:有些药不宜与抗...
- 高度重视儿童抑郁症
- 儿童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
- 孕妇应该如何使用精神病类药物?
- 西酞普兰是合并用药抑郁症患者的...
- 服药--请选择最佳时间!
- 注意!药物也会引起抑郁!
- 九类可导致抑郁症的药物
- 九成抑郁症患者未获治疗
- 白领族---请警惕身边的“抑郁...
-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
- 忧郁症的自我诊断表
- 躯体不适应警惕焦虑症!
- 心理疾病常识
- 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
- 警惕躯体化障碍
- 综合医院慢性病患者常见的抑郁障...
- 抑郁发作及广泛性焦虑障碍快速识...
- 抗抑郁药物的合理选择
-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 焦虑症的表现与识别
- 失眠也是病需及时就医
- 注意!七种人失眠不能服用安眠药
- 睡眠自测AIS量表
- 神经衰弱的自测表
- 神经衰弱是怎么回事?
- 如何尽早发现老年抑郁症?
- 警惕身边的“抑郁杀手”
- 综合医院抑郁发作及广泛性焦虑障...
- 认识老年抑郁症
- 你了解失眠吗?
- 失眠的危害性和流行病学
- 同是抑郁症用药有讲究!
- 作者:谭善勇|发布时间:2009-07-29|浏览量:2932次
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日新月异、种类繁多的各种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TCAs)、四环类、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PIs)(如文拉法辛)、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如安非他酮)、5-HT2A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如曲唑酮、奈法唑酮)、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如米氮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RMAOI)(如吗氯贝胺)等,不少患者甚至一些综合科临床医生不知道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表现各异的抑郁症,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其实,表现不同的抑郁症选择抗抑郁药物各有侧重,临床上应该根据不同临床特征进行用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谭善勇
伴有明显焦虑者抑郁症患者可伴有明显焦虑激越,焦虑激越是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特征。在治疗中可考虑选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SSRIs中的氟伏沙明、帕罗西汀,NaSSAs中的米氮平、SARIs中的曲唑酮,以及TCAs中的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也可选用SNRIs中的文拉法辛。在治疗的早期,可考虑抗抑郁药合并苯二氮卓类的劳拉西泮(1~4mg/d)或氯硝西泮(2~4 mg/d)。当激越焦虑的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继续用抗抑郁剂治疗,抗抑郁药治疗的原则和一般的抑郁障碍相同,须保证足量足疗程。
伴有强迫症状者抑郁症患者可伴有强迫症状,强迫症的患者也可伴有抑郁,两者相互影响。有人认为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预后较差。药物治疗常使用TCAs中的氯米帕明,以及SSRIs的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西汀,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通常使用的剂量较单纯抑郁症患者大。
伴精神病性症状者“精神病性”一词传统上强调患者检验现实的能力丧失,伴有幻觉、妄想、阳性思维形式障碍或木僵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障碍程度严重,属于重性精神病范畴。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的亚型,患者家族中患有精神病性抑郁的比率较高,且较非精神病性抑郁症更具遗传倾向。此型患者的检查显示:血清皮质醇水平高,DST阳性率高;血清多巴胺.B-羟化酶活性低;尿中MHPG低;脑脊液中HVA高。对该类型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合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奋乃静、舒必利等,剂量可根据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进行调整,当精神病性症状消失后,应继续治疗1~2月,若症状未再出现,可考虑减药,直至停药,减药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撤药综合征。
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其抑郁症状可为脑部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脑卒中,尤其是左额叶、额颞侧的卒中;抑郁症状也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心因性反应;也可能是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障碍。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抑郁障碍常常会加重躯体疾病,甚至使躯体疾病恶化,导致死亡,如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也会引起抑郁症状的加重。故需有效地控制躯体疾病,并积极地治疗抑郁。抑郁障碍的治疗可选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SSRIs或SNRIs药物。如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抗抑郁药的剂量不宜过大。若是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经治疗抑郁症状缓解,可考虑逐渐停用抗抑郁药。若是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障碍,抑郁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