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须知
- 突然站起来头晕眼黑是不是低血压
- 双肺支气管肺炎治疗大概要多少钱
- 头孢伤了肾怎么补
- 创良好生活习惯,可减少多种疾病
-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鼻炎、鼾症、...
- 哺乳期可以吃溴吡斯的明片吗?
- 头晕脑涨
- 心脏四肢发麻
- 头晕乏力腰酸
- 胃疼胃胀
- 眩晕 无力
- 频发室早伴室传
- 肾结石需要手术吗?
- 物理因子点穴治疗后循环缺血(P...
- 牢记五个“十”,做到不得病
- 健康的四要素:
- 观颜察色:揭示脸上的健康
- 最有气质的人是阳气充足的人!
- 激发人体自愈大药 ??知足常乐
- 治病检金。
- 八个穴位统治众病很安全
- 顺其自然
- 心病治法
- 心病难治
- 心造疾病
- 新书《养康密笈》--中国民间特...
- 适宜技术推广(国家级继教项目国...
- 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简介
- 功能性便秘
- 养康密笈--民间养生、保健、健...
- 女人月经失调的元凶
- 健康八项注意
- 怎样葆康
- 身体排毒有简单方法
- 护肤的误区
- 人体十大黄金保健时间
- 成年人睡觉流口水有原因
- 中老年人保健重点
- 消除口臭用生姜
- 按压小鱼际治疗腹痛、腹泻
- 土豆有神效
- 失眠调养绝招
- 老年人食疗调补要注意?
- 怎样对待慢性病
- 最快消除口臭的方法――用生姜
- 中年人的回春保养大法
- 大蒜能治的病
- 土豆有消炎、消肿、止痛的神效
- 家用补血方
- 如何补血?
- 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血
- 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 了解自己的火
- 不要只贪一时舒服逆天而行
- 保血管即是保健康
- 人体气血可能与生死有关
- 前列腺炎
- 雷诺氏病
- 神经和血管系统及淋巴系统
- 经络系统
- 周边功能系统
- 人体废物清理系统
- 人体诊断维修系统
- 人体资源管理系统
- 人体能量供给系统
- 人体指挥系统
- 人体各系统
- 运动会打通经络
- 在血气上升和下降时都会出现生病...
- 五种血气水平的血气模型
- 《高压电子笔点穴疗法》(上部)
- 自疗心脏病
- 常见病的根源之二是血气不足
- 常见病的根源之一是生气
- 疾病有因
- 面对一切疾病时,顺其自然才是真...
- 根治心病的方法
- 心病不易痊愈
- 心病之因
- 疾病是由自已的心所造成
- 高压电子笔点穴疗法
- 高电位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作用
- 人体与生物电的关系
- T pinpoint high...
- 无创整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
- 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
- 巧用食疗与经络治疗心脏病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小儿脑瘫...
- 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口...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短暂性脑...
- 中药汽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老年性颈椎动...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并超短波治疗...
- 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 作者:张德元|发布时间:2010-07-29|浏览量:500次
张德元、王松林、廖智、伍智红、谭海群、 蒋春挥、崔苇、张经凤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三维慢速康复牵引与常规牵引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治疗后应用物理治疗康复疗效标准评估。结果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系数大,疗效高,止痛较快,治疗效果显著。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张德元
关键词:三维慢速康复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疗效标准评估 止痛
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开展的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180例。其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在16--85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病情3天--2月,平均7天。随机分两组,每组90例,两组的年龄、病程、症状相当,具有可比性。180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突出部位在L4/L5:101例(56.11%)L5/S1,40例(22.22%)L4/L5合并L5/S1:9例(5%)。临床诊断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标准:(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咳嗽时疼痛加重。(2)病变部位有压痛,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患侧肌力小于3级。(3)CT或MRI检查报告示腰椎间盘突出症。(4)排除结核、肿瘤等因素造成的腰腿痛。
治疗方法:(1)三维慢速康复牵引组(治疗组):采用“JIANSHEN”型武汉产 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治疗床,依病情将电脑参数设定为持续牵引,患者仰卧或俯卧于牵引床上,骨盆胶带固定,牵引力为20KG--50KG /次,依人体重量而定,逐渐加重。上下摆角10--20,左右摆角15--20,牵引时间为30MIN/次,6天为一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牵引后常规物理理疗:电脑中频(垫×2,腰部并放置,11号固定处方:波形为三角波、齿锯波、距形波、峰波、等交替进行形成的锤、打、揉、按等动作,耐受限,20MIN/次),短波(垫×2,腰腹对置,空气间隙1--2CM,温热量,20MIN/次/天)。同时处以补肾固本,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草药:杜仲、续断、肉苁蓉、骨碎补、鸡血藤、怀牛膝、炮山甲、蜈蚣、全蝎、鹿含草、茜草根、黄芪、熟地等。
(2)常规牵引法(对照组):腰椎牵引,采用仰卧位,直线慢牵,牵引力为30--50KG逐步加重,牵引时间30MIN/次/天,常规物理治疗同治疗组。6天为一个疗程,连续2--3疗程。
治疗一周后观察患者疼痛、腰部活动、日常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等情况。
物理治疗康复评估标准:
治愈:经物理治疗处理,腰腿痛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腰肌及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的肌力达到5级(正常肌力),直腿抬高实验大于70。
有效:腰腿痛部分或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改善,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的肌力大于3级,直腿抬高实验在10--60之间。
无效:腰腿痛仍存在,功能活动无改善,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萎缩,肌力小于3级。
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一、二、三周结束时应用物理治疗康复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第一周后疼痛已明显减轻,活动改善,常规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疼痛才明显减轻,活动能力好转。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及治疗时间对比(n/%)
?????????????????????????????????????
组别 治愈 显著 无效 优良率(%) 治疗时间(D)
?????????????????????????????????????
治疗组 47(52.22%) 37(43.33%) 4(4.45%) 95.55% 8.3±4.2
?????????????????????????????????????
对照组 30(33.33%) 40(44.44%) 20(22.22%) 77.77% 24.6±5.1
?????????????????????????????????????
注:两组优良率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时间有显著差别P<0.01
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8.3±4.2)天,常规组平均治疗时间(24.6±5.1)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
讨论:
LIDP的主要症状是腰部及下肢的剧烈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是由于突出物长期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周围的脂肪组织,产生水肿、充血、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继发炎症所致(2):腰肌痉挛,脊柱侧弯、脊柱腰段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为平腰(1),并向小腿或足部放射,病变间隙相对应的棘突间旁侧有局限性压痛点。
牵引是通过对抗拉力的作用力,扩大椎间孔,加大椎间盘距,分开椎间关节或痛性关节束,释放陷入的滑膜,解除神经根粘连,间盘中心负压减少对椎间盘的突出程度,解除肌肉痉挛。同时可使椎管及椎间容积增大,减少对神经压迫(3)。左右摆角及上下摆角旋转可改变腰椎小关节病理性倾斜。有研究发现前屈侧弯旋转对腰椎小关节的活动幅度最大。旋转侧小关节突作切向旋转滑动,其对侧小关节间隙加大(4)。同时对脊柱侧弯与后突奇畸有不同程度的矫正,为复位打下基础。中药方中仙灵脾、骨碎补、肉苁蓉温补肾阳化结消肿;炮山甲、蜈蚣性善走窜、通经脉之痹阻,搜络中风湿,具有镇痛、镇静作用;鹿含草、木瓜通经活络、止痛、专治下肢麻;牛夕、杜仲、续断入肝肾引药下行;鸡血藤活血化瘀。纵观全方具有标本同治之功:去风湿、解痹、消肿、活血化瘀,故其对腰痛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微循环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可通过微血流、微血管形态、毛细管通透性来改善椎管内外循环和微环境(5)。
短波、电脑中频等物理治疗具备明显的镇痛、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肌肉、增强与放松肌肉的作用,并增加局部血氧组织营养成分,新陈代谢加快,从而有利局部神经根粘连松解及炎症、水肿的吸收。应用三维慢速康复牵引对解除LIDP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缩短病程起到很好作用,治疗疗程短、安全系数大,无一例出现副作用。治疗优良率95.55%,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元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康复医疗技术 现代康复 1998、2(1).1200?1201。
(2)冯德荣、梁小勤、许琼瑜等 复方丹参加地塞米松静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临床康复 2002.6(14).2102。
(3)Schlegel JD ChampineJ Taylor Ms,et. The role of distrction in improving the space available in the lnmbar stenotic canal and foremen. spine 1994. 19.2041。
(4)马达、蒋位庄 脊柱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 中医骨伤 1997.7.7。
(5)慕小瑜、张学义、陈国瑞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秋水硷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89.12:768、76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