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须知
- 突然站起来头晕眼黑是不是低血压
- 双肺支气管肺炎治疗大概要多少钱
- 头孢伤了肾怎么补
- 创良好生活习惯,可减少多种疾病
-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鼻炎、鼾症、...
- 哺乳期可以吃溴吡斯的明片吗?
- 头晕脑涨
- 心脏四肢发麻
- 头晕乏力腰酸
- 胃疼胃胀
- 眩晕 无力
- 频发室早伴室传
- 肾结石需要手术吗?
- 物理因子点穴治疗后循环缺血(P...
- 牢记五个“十”,做到不得病
- 健康的四要素:
- 观颜察色:揭示脸上的健康
- 最有气质的人是阳气充足的人!
- 激发人体自愈大药 ??知足常乐
- 治病检金。
- 八个穴位统治众病很安全
- 顺其自然
- 心病治法
- 心病难治
- 心造疾病
- 新书《养康密笈》--中国民间特...
- 适宜技术推广(国家级继教项目国...
- 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简介
- 功能性便秘
- 养康密笈--民间养生、保健、健...
- 女人月经失调的元凶
- 健康八项注意
- 怎样葆康
- 身体排毒有简单方法
- 护肤的误区
- 人体十大黄金保健时间
- 成年人睡觉流口水有原因
- 中老年人保健重点
- 消除口臭用生姜
- 按压小鱼际治疗腹痛、腹泻
- 土豆有神效
- 失眠调养绝招
- 老年人食疗调补要注意?
- 怎样对待慢性病
- 最快消除口臭的方法――用生姜
- 中年人的回春保养大法
- 大蒜能治的病
- 土豆有消炎、消肿、止痛的神效
- 家用补血方
- 如何补血?
- 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血
- 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 了解自己的火
- 不要只贪一时舒服逆天而行
- 保血管即是保健康
- 人体气血可能与生死有关
- 前列腺炎
- 雷诺氏病
- 神经和血管系统及淋巴系统
- 经络系统
- 周边功能系统
- 人体废物清理系统
- 人体诊断维修系统
- 人体资源管理系统
- 人体能量供给系统
- 人体指挥系统
- 人体各系统
- 运动会打通经络
- 在血气上升和下降时都会出现生病...
- 五种血气水平的血气模型
- 《高压电子笔点穴疗法》(上部)
- 自疗心脏病
- 常见病的根源之二是血气不足
- 常见病的根源之一是生气
- 疾病有因
- 面对一切疾病时,顺其自然才是真...
- 根治心病的方法
- 心病不易痊愈
- 心病之因
- 疾病是由自已的心所造成
- 高压电子笔点穴疗法
- 高电位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作用
- 人体与生物电的关系
- T pinpoint high...
- 无创整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
- 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
- 巧用食疗与经络治疗心脏病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小儿脑瘫...
- 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
- 三维慢速康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口...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短暂性脑...
- 中药汽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老年性颈椎动...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并超短波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 作者:张德元|发布时间:2010-07-28|浏览量:2082次
张德元 伍智红 谭海群 廖智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97 年1 月~2002 年12 月期间采用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加超短波治疗面瘫患者60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现报道如下。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张德元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共选取60 例面瘫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经徒手肌力测定发现其患侧面肌肌力均在1 级或1 级以下,并经CT/ MRI 排除了小脑桥脑及脑干病变、腮腺病变、头面部外伤、肿瘤、脑膜炎、中耳炎、手术损伤及格林2巴利综合征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加超短波治疗组(治
疗组) 及单独用超短波治疗组(对照组) 各30 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 例;其中15~30 岁8 例,31~50 岁14 例,51~68 岁8例,平均年龄47. 9 岁;左侧面瘫12 例,右侧面瘫18 例;病程3~16 d ;患侧面肌肌力0 级25 例,1 级5 例, 2 级及2 级以上0例;患侧眼睑闭合不佳,鼓腮吹气时漏气。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13~30 岁9例,31~50 岁15 例,51~68 岁6 例,平均48. 9岁;左侧面瘫14 例,右侧面瘫16 例;病程2~15 d ;患侧面肌肌力0 级24 例,1 级6 例,2 级及2 级以上0 例,患侧眼睑闭合不佳,鼓腮吹气时漏气。2 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加超短波治疗。高压电子笔为日本产高压静电治疗仪,治疗时先嘱患者静坐于电压为9 000 伏的电容电极15~20 min 后,再用1 000~2 000 伏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包括百会、医风、太阳、四白、承浆、下关、颊车、地仓、合谷、列缺、攒竹、瞳子 等穴。点穴顺序为:先头面穴,再上肢穴,次下肢穴,各部位穴位无一定顺序性。每穴刺点6~10 s ,阴面穴用补法,阳面穴用泻法(即笔触穴位稍加用力为泻) ,每天1 次,10 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1~2 个疗程;超短波治疗采用D2 L1 型五官科超短波机, 功率250 W , 频率40. 68 MHz ,鼓圆形电极,直径8 cm ,与皮肤间隙1~2 cm ,置于患侧茎突及耳门处,无热量,每次辐射10~12 min ,每天2 次,10 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超短波治疗,
治疗方法及治疗时间同治疗组。
三、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表情肌肌力达4 级以上,面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进步???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改善,表情肌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经1 个疗程以上的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及表情肌功能无明显改善。表情肌肌力测定参照殷秀珍等[ 1 ] 制订的徒手面肌肌力测定法: 0 级(相当于正常肌力的0 %) ,嘱患者力图使面部表情肌收缩,如微笑、皱眉等动作,检查者肉眼看不到其表情肌收缩,检查者手触表情肌亦无紧张感,甚至因健侧肌力较强而使患侧受到牵拉,导致口眼歪斜;1 级(相当于正常肌力的10 %) ,嘱患者主动运动,即微笑、皱眉时,患侧肌运动功能仅为健侧的1/ 3 以下;2 级(相当于正常肌力的25 %) ,面部表情肌进行各种运动时虽有困难,但主动运动时,表情肌有少许动作,如皱眉可达健侧1/ 2以上;3 级(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 ,面部表情肌作主动运动时,和健侧比较仍有差距,如皱眉时较健侧眉纹减少或额纹减少;4级(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 %) ,面部表情肌可作自主动作,皱眉、额纹、闭眼等基本动作与健侧一致;5 级(相当于正常肌力) ,面部表情肌抬额纹、闭眼、皱眉、示齿时鼻唇沟深浅与健侧相一致。组间疗效比较采用µ2 检验。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1~2 个疗程治疗后进行复查,对合眼、皱眉、鼓腮、吹气等动作及面肌肌力重新进行测定,结果如下:2 组患侧面肌肌力达4 级以上痊愈者共33 例,其中治疗组有24 例(80 %) ,对照组有9 例(30 %) ,2 组间痊愈患者人数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µ2 = 10. 10 , P < 0. 01) 。具体数据见表1 。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
组 别 n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治疗组 30 24 (80) 6 (20) 0 0
对照组 30 9 (30) 18 (60) 3 (10) 0
讨 论
面神经通路经过桥脑2面神经核2面神经管2茎乳孔2颜面神经分布区,周围性面瘫病变多位于颞骨内的面神经管处,尤其多在其出口处(茎乳孔) ,该症一般为炎症、水肿致面神经管狭窄,挤压神经所致,患者面神经功能出现障碍,面部表情肌肉瘫痪。目前认为该症与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及免疫反应有关[ 2 ] 。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及轴突存在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部位病变最为显著[ 3 ] 。祖国医学认为面瘫多由风寒、痰、正气不足、面络受损、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胃热以及情志不遂等致肌肉纵缓不收引起,长期气郁不畅、阻于阳明经络,最终形成气滞血瘀,中医学称该症为“口 ”、“口僻”或“口眼 斜”。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局部炎症有良好的脱水作用。病变神经在超短波的作用下,可明显促进神经的再生作用[ 2 ] ,并且能改善神经、局部组织微循环,促进消炎、消肿,减轻内外骨管
对面神经干的压力,防止及减轻粘连,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机械性周围神经的损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 ]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选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循经取穴法刺激上述诸穴位,根据高压静电及针灸穴位治疗原理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及组织营养,调动神经支配肌肉的兴奋性,消除面神经炎性水肿,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瘫痪肌群的肌张力进而促进面神经区域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间及神经纤维间的水肿,缓解局部缺血所引发的肌肉痉挛, 起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5 ,6 ] 。
通过对2 组患者的疗效观察,我们发现用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并超短波治疗面瘫患者,有相互协同、加强疗效的作用,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该综合疗法能加速病损部位的修复及增强机体组织的免疫功能,解除受损部位经络、气血痹阻,收敛纵缓的肌力而达到治疗目的。综上所述,高压
电子笔循经点穴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殷秀珍,黄永禧,主编. 现代康复医学诊疗手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32238.
2 任重,郭锡久. 236 例贝尔氏面瘫诊疗进展. 国外医学耳鼻喉分册,
1987 ,3 :1412145.
3 杨明山,方思羽,阮旭中,主编. 神经科急诊断治疗学. 武汉: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4. 387.
4 郭方学,主编. 理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752286.
5 张德元.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老年椎2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临床研究,2000. 3222324.
6 张德元,郑润球. 高压电子笔点穴降压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康复医学
杂志,1999 , 8 : 53.
(收稿日期:20032 02226)
( 本文编辑:易 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