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哪些临床...
- 央视《科技之光》报道我科开展的...
- 癫痫诊断的重要病史资料
- 儿童癫痫的特点--2
- 儿童癫痫的特点--1
- 女性与癫痫---2
- 女性与癫痫---1
- 中国网络电视台《健康有约》专访...
- 经常锻炼身体 大脑更聪明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年随访
- 尹丰医生的联系方式
- 疼痛治疗的几大误区
-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
- 植入式可编程吗啡泵技术的介绍
- 适合植入吗啡泵的患者
- 吗啡泵精确打击疼痛
- 脊髓电刺激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疼...
- 恶性胶质瘤免疫细胞治疗的适应症
- 恶性胶质瘤的免疫细胞治疗的机理
-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1
- 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
-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
-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 三叉神经痛病因及发病机理--继...
-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原...
- 三叉神经痛概述
- 疼痛的外科手术治疗原则
- 疼痛的概述2
- 疼痛概述1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
- 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
- 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
- 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
- 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
- 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
- 癫痫的定义
- 鞘内药物输注疗法的优势
- 鞘内药物输注疗法治疗在国外的发...
- 鞘内药物输注疗法的适应症
- 鞘内药物输注疗法治疗癌痛
- 神经调控显神威,十年顽痛觅无踪
- 我适合接受脑起搏治疗吗?
- 脑起搏治疗的效果如何?
- 下肢缺血性慢性疼痛
- 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适应症
- 警惕儿童的颅内肿瘤
- 颅咽管瘤的诊断
- 囊性颅咽管瘤的放射性核素腔内照...
- 扭转痉挛
- 帕金森病人的十大功能康复锻炼
- 帕金森应如何做运动、锻炼?
- 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
- 周围动脉缺血性疼痛与治疗
- 神经电刺激术治疗慢性疼痛
- 背部术后综合征(FBSS)的脊...
- 神经调控技术--功能神经外科发...
-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扭转痉挛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 无框架(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
-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 帕金森病-治疗原则
- 帕金森病-鉴别诊断
- 帕金森病诊疗指南-诊断分级
- 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临床表现
- 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2-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 作者:尹丰|发布时间:2012-09-04|浏览量:1248次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Taarnhoj (1954)观察到三叉神经进入脑干处有动脉搏动袢与之交叉或伴行,压迫三叉神经根(有时为静脉压迫),可引起三叉神经痛,从而提出将神经根与压迫血管分离后,可能解除疼痛的观点。Jennetta于(1967)年根据此理论,采用后颅窝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此后,该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成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Allende于2001年报告经后颅窝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总有效率达94.1%。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尹丰
手术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体位采用患侧向上侧卧位,头部稍抬高,以降低颅静脉窦压力。经枕下或乳突后入路抵达桥小脑角。暴露三叉神经根,剪开贴附在神经根上的蛛网膜,一直分离到神经根入桥脑处。尽量不剪开内耳道面、听神经处的蛛网膜。寻找压迫神经根的血管,最常见的是小脑上动脉,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基底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多数为单支动脉压迫,也可为多支动脉同时压迫;少数为静脉压迫,常为异位的岩静脉或其分支。压迫血管常跨越神经根,并与神经粘连。术中用显微圆头剥离子,分离神经根与压迫血管之间的间隙,特别是桥脑入口处。手术中要仔细寻找压迫血管,避免遗漏。
血管压迫的减压材料有多种,目前多采用Teflon棉片,手术时,可将棉片撕成小团状,这样能使其柔软,有弹性,易于固定。将减压材料塞入血管神经间隙,要确保神经与血管不受损伤,特别是在根部分离时。塞入棉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减压材料尽量不与神经接触,填在脑干与血管之间,使血管行程离开神经根;②减压材料塞入后,要确保其固定,以防术后滑脱;③切勿使减压材料对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如填塞过多)。
本手术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减少了手术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三叉神经的功能,很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属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手术采用后颅窝入路,还可以发现其它引起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因素。本手术缺点是需要开颅,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复发率还较高。
该手术的初期有效率很高(90%-95%),但随着手术后随访期延长,复发率渐渐上升(随访l~2年,复发率10%~20%)。复发可能原因:①神经根的一部分与周围组织(小脑幕、颞骨硬膜等)愈合在一起,使神经弯曲扭转;②在动脉和神经根之间留置的减压材料和神经根粘连;③技术因素,如遗漏压迫血管,减压垫片放置不当、滑脱,减压不充分或造成对神经根新的压迫等。
术后合并症:邻近颅神经损害,面部感觉减退、感觉迟钝、角膜麻痹,共济失调,无菌性脑膜炎,以及颅内血肿、切口感染、脑脊液漏等。手术死亡率为0%~2.8%,主要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致枕大孔疝。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下降。
Broggi等认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对各年龄阶段病人都很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应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