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狭窄的原因与对策
- 坐骨直肠窝脓肿的诊治
- 肛管直肠狭窄的原因与治疗
- 克罗恩病/克隆病(Crohn)
- 市级重点专科?南通市中医院肛肠...
- 7 “肛瘘'的...
- 不耐手术者的治疗方法及评价--...
- 肛周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 腰俞穴麻醉的技术规程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 术中病人虚脱的预防及处理
- 便秘治疗验方
- 消炎止痛膏治疗痔病40例
- 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 易误诊的骶前肿瘤
- IBS的病因
- 直肠狭窄的原因与对策
- 婴儿脓肿问答
- 儿童便血提示什么
- 鱼腥草为主组方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 16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的诊...
- 15 “直肠前突”的诊断疗效评...
- 14 “失禁”的诊断依据疗效评...
- 13 “直肠狭窄”的诊断疗效评...
- 12 “直肠息肉”诊断疗效评定
- 11 “骶尾部囊肿窦”的诊断疗...
- 10 “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疗...
- 9 “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诊...
- 8 “直肠脱垂-脱肛”的诊断依...
- 7 “肛瘘'的诊疗效标...
- 6 “肛周脓肿”的诊断疗效标准
- 5 “肛裂”的诊断疗效标准
- 4 “混合痔”的诊断疗效标准
- 3 “外痔”的诊断疗效标准
- 2 “内痔”诊断疗效标准
-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 肛裂的特点与治疗
- 肛门直肠解剖
- 肛肠科常用检查方法
- 混合痔的诊断与治疗
- 尖锐湿疣在肛肠科的表现
- RPH(痔疮套扎术)等项目通过...
- 复杂性肛瘘、骶尾部窦的造影检查
- 直肠前突手术治疗方法与进展
- “痔疮”治疗问答
-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 直肠狭窄的原因与对策
- 坠胀与排便不畅
- 消炎止痛膏治疗急性痔病的临床研...
- 祛腐生新法用治高位脓肿45例临...
- PPH(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 PPH是痔疮最完美、最好的治疗...
- 2009年度肛肠科重点病种质量...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专病门诊
- 南通中医院肛肠科专科建设目标分...
- 肛周会阴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
- 肛肠科常见手术分级管理
- 肛管直肠狭窄的常用术式
- 中医药与肛肠病治疗
- 肛肠科中医诊疗项目运用之一
- 溃疡性结肠炎诊疗常规
- 慢性直肠炎怎么治疗?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近3年论文一...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祛腐生新...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腰俞麻醉...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祛腐生新...
- 肛管直肠狭窄的原因与治疗
- 治疗痔疮的手术是否应选择“微创...
- 肛肠科常见症状--肛门坠胀的原...
- 便血食疗方,可以一试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坐骨直肠...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有哪些表现,有...
- 局部解剖--臀部
- 复杂肛瘘手术两个多月后为何伤口...
- 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美国结直肠...
- 【转】脓肿挂线、复发与并发症
- 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肛肠手术...
- 专科质量与安全 : 三甲医院、...
- 儿童肛周脓肿术后继续流脓怎么办...
- 便秘分为哪些情况??
- 肛肠动力性疾病
- 消炎止痛膏治疗急性痔病的研究课...
- 抑郁症与专科功能性疾病
- 重视肛周脓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重点专科建设阶段总结--南通中...
- 痔疮的药物治疗
- 肛肠疾病术后护理指导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应重视便...
- 南通市中医院中青年专家系列报道...
- 为什么说高位肛瘘(脓肿)是外科...
- 肛裂的分期与治疗
- 也谈“微创”手术
- 市级重点专科?南通市中医院肛肠...
- 坏死性筋膜炎
- 从医感悟
- 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中医药与...
- 院内制剂-肛肠科洗剂的临床运用
- 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痔疮的临床观...
- 肛肠病术后子宫内膜异位一例
- 祛腐生新法用治高位脓肿临床研究
- 作者:陆杰|发布时间:2011-12-03|浏览量:649次
【关键词】白降丹 祛腐生新 高位脓肿
【摘 要】 目的 通过祛腐生新法的运用,探讨肛门直肠周围高位脓肿术后获得适宜外科创面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设立利凡诺对照组,将改良的0.5%低浓度白降丹液运用于脓肿术后,通过对创面PH值检测及肉芽生长与切口愈合时间的对照,观察低浓度白降丹制剂的作用。结果 两组组创面肉芽新鲜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1~2周时段创面PH值改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一年随访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低浓度白降丹液对高位脓肿术后创面修复、降低复发有显著作用,提示脓肿术后适宜外科创面的获得对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陆杰
一般认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通过手术才能治愈,但是即便一期根治术,高位脓肿的复发率及肛瘘形成可能仍维持较高水平。肛周高位脓肿的术式研究所衍生的各种手术方式部分解决了功能保护、提高了一期手术成功率,但是临床复发率、创口修复与愈合迟缓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自07年以来将外科祛腐生新法用治高位脓肿,获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为门诊收治及外院转诊病人,总计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17~76岁,治疗组平均年龄42.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0.5岁。病程为5天~2年。统计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脓肿诊断标准,纳入患者脓肿部位在深部括约肌之上。排除克隆氏肠病与溃结所致的特异性脓肿、骶尾囊肿与骶前畸胎瘤感染、孕妇与婴幼儿以及脓肿合并糖尿病血糖不能有效控制者。
1.3 治疗方法
1.3.1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腰俞麻醉下手术。取侧卧位,逐层切开至脓腔,钝性分离脓腔排尽脓液,低位切开扩创、高位挂线或旷置,处理内口,清除坏死组织,敷料固定。
1.3.2术后处理 将白降丹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0.5%溶液,置消毒纱条备用。治疗组术后第一天起每日便后以0.5%白降丹液纱条填塞换药;对照组常规利凡诺纱条换药至创面愈合止,其他术后常规处理不变。
1.4观测指标
1.4.1创面PH值观测 两组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换药时以PH值试纸测试创面分泌物PH值变化。
1.4.2安全性观测 试验前后常规检查肝肾功能;一般体检如皮肤粘膜有无过敏、红斑点、糜烂等检查。
1.5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切口如期愈合,无功能损害;症状体征消失部分缓解或切口不愈合、瘘管形成、功能障碍及二次手术者均为未愈。
2 结果
2.1两组术后创面PH值观测结果
表1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创面PH值对比(±s )
组别 |
例数 |
术后3天 |
术后1周 |
术后2周 |
治疗组 对照组 |
45 45 |
7.75±0.20 7.73±0.19 |
7.25±0.21[*] 7.62±0.22 |
6.77±0.22[*] 7.13±0.20 |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两组创面肉芽生长与愈合时间比较
表2治疗组、对照组创面愈合天数比较(作t检验,评定有无显著意义)
组别 |
平均肉芽新鲜时间 |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
治疗组 对照组 |
7.21±1.19[*] 8.47±1.26 |
25.75±3.26[**] 32.23±3.42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治疗组、对照组疗效对比。
表2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未愈 |
一期治愈率 % |
一年随访复发 例(%) |
治疗组 对照组 |
45 45 |
43 42 |
2 3 |
95.56 93.33 |
3 (6.67%) [*] 6 (13.33%) |
卡方检验: *与对照组p<0.01
2.4 两组术前术后相关检查结果
两组术前及出院前常规肝肾功能及一般体检,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变化,两组病例未出现用药部位皮肤粘膜红斑、水肿及糜烂,治疗过程中有5例散在湿疹,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经调整坐浴水温及时间,予锌氧油外用而愈。
3 讨论
作为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肛周高位脓肿属于传统“疮疡”范畴,其外治的基本法则是祛腐生新法。与疮疡的病理病机一样,高位脓肿疮口经久不愈的根本原因是“腐”的存留不去,或为“偏”去不尽,包括内口感染的存在,瘘管的形成以及引流不畅等。祛腐生新法抓住祛“腐”这一重要环节,运用祛腐生新类药物和手术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获得腐去新生。临床祛腐类药物一般多为升、降丹制剂,我院著名老专家陈照先生以拔核疗法治疗中医外科顽固性疾病“瘰疬”曾蜚声海内外,其主要成分即是白降丹。源于此,我们在高位脓肿治疗中引入改良的低浓度白降丹制剂取得满意疗效,通过降低白降丹含量,除了提脓拔毒外,也取得化腐生肌的功用,药物直达病灶部位化腐提脓拔毒取到引流中央间隙的作用【1】,同时低浓度制剂也显著减轻了传统白降丹所致的疼痛等副作用。
从切开引流术、切开结合挂线、旷置术、到保留括约肌的各种新颖术式,肛周高位脓肿的一期手术治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但是医生们在运用那些构思精巧的治疗方法后,仍然被高位脓肿治疗过程中的高复发率及后遗肛瘘等因素所困扰。通过低浓度白降丹液的引入,我们认为合理手术并着力改善术后创面的病理状态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两组一期治愈85例, 5例经二次手术而愈,治疗中我们对术后创面分泌物PH值进行了测定,显示治疗组1周、2周时段的术后创面趋酸化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祛腐生新法能够通过调节创面分泌物的酸碱度获得适宜外科创面,改善创面营养供应,而利于创面肉芽顺利生长【3】、、减少疤痕、降低复发。观察也同时表明0.5%低浓度白降丹液纱条换药对患者肝肾功能、皮肤粘膜等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珍宝,董顺芳. 肛周脓肿的术式讨论[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23(5):24.
2 陆杰,赵爱民.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00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9):28
3 王春明,李茂祥,冯大鹏,等.生肌软膏治疗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3):160-163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