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夜尿VS没有夜尿的人,到底谁...
- 手淫戒律
- 大学的回忆
- 《医殇》之后,我已无言!
- 春日登白云山(诗六首)
- 无题(诗二首)
- 医殇
- 男人也有更年期
- 有关前列腺炎的那些事儿
- 男性美容慎用雌激素
- 前列腺癌访谈录
- 境界
- 包皮嵌顿
- 请问《得了输尿管结石,碎石四次...
- 输尿管囊肿用手术吗?
- 包皮嵌顿患者请求帮助
- 健康新概念
- 小儿鞘膜积液必需要做手术吗?
- 我检查出右肾有一囊肿,4.8*...
- 小儿尿道下裂该如何治疗?
- 在性方面女人希望男人知道的五个...
- 门诊楼感想
- 新加坡医学访问培训速写
- 前列腺炎常识
- 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症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 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表
- 凯格尔运动
- 尿失禁调查问卷表
-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
- 旧金山医学培训散记
- 憋尿的弊端
- 肾结石的危害性
- 无痛性血尿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 清瘦女性当心肾下垂
- 男性生殖系统“感冒”了
- 人类最常见的六种性传播疾病
- 作者:李正明|发布时间:2009-03-21|浏览量:2254次
意大利人称之为“西班牙病”,法国人则称之为“英国病”,在俄罗斯人眼中,其为“波兰病”,在阿拉伯人看来呢?它是“基督徒病”。
似乎总有某种好的理由,没有人愿意宣称自己染有性传播疾病。此类疾病,例如“梅毒”,发病开始在私处出现疼痛性硬结,在身体内隐藏了多年之后,它便逐渐使人变得疯狂,甚而导致死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李正明
梅毒只是众多可恶的性传播疾病的一种,这类疾病均利用性快乐的行为来传播灾难。淋病、衣原体、生殖器疱疹、人类乳头瘤病毒、艾滋病和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六种性传播疾病。尽管对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和控制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它们仍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下面陈述的是关于这些最常见而使人烦恼的性传播疾病的最新信息,以及避孕套预防这些疾病的作用。
艾滋病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这种最令人闻之色变的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正在缓慢但明确地下降中。根据疾控中心(CDC)提供的最新数据,在传播高峰期,美国的艾滋病新近感染病例一年为三万八千多人,仅为1992年的一半。
然而专家称艾滋病作为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疾病,其染病数量仍然是太多了,其中大概有44%的新病例发生在男性同性恋者,34%发生在异性恋者,余下17%则发生在使用毒品注射的吸毒者。
总体来说,感染艾滋病的最高风险人群是黑人。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确诊的新病例当中,有51%是黑人,其感染率几乎是白人的7倍。
感染艾滋病的早期征象可包括类感冒症状、未明原因皮疹、喉咙真菌感染和不寻常的疲乏,随着病情的发展,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崩溃,甚至发生肿瘤和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然而,早期的HIV感染通常是没有症状的,在美国总共二十五万名病原携带者当中,据估计大概有1/4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感染了,这就是为什么检测是多么重要的原因。如果你有多个性伴侣,或者有任何理由怀疑你过去曾经接触过艾滋病患者,那么请进行检查。
多亏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鸡尾酒”,使得许多艾滋病患者能够存活下来并过上积极的生活,但是这种药物存在一些令人不快的副作用,例如肌肉疲惫,且难以阻挡疾病最终致命。根据CDC的统计数据,在2005年有一万六千人死于艾滋病。
淋病
淋病仍在兴风作浪,它是位列美国最普遍报导的感染性疾病的老二。据报导,在2005年有三十四万个淋病新发病例,而专家称淋病的实际感染人数将近其两倍。
在男性,淋病的症状包括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频及排尿烧灼感,若不治疗的话,淋病可导致附睾炎,表现为睾丸疼痛,甚者可导致不育;在女性,淋病是引起盆腔炎一个主要原因,象衣原体感染一样,也可导致不孕;淋病患者在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其感染上艾滋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3-5倍。
淋病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但是CDC的研究人员正在密切跟踪令人担忧的耐药率的上升,其结果是,该病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将会比以前更加有限??这又多了一个需要避免感染淋病的好理由。
衣原体
据信,大约有2.2%的美国成年人存在衣原体感染,在性活跃的人群当中,这个比例更高。在一项对2003名参加国际职业培训计划项目的年轻男性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8.2%的人染上衣原体,其中20岁到24岁这个“尽情狂欢”的年龄段所占比例更高。
虽然感染衣原体的男性多无症状,但它亦可引起睾丸、前列腺和尿道的炎症;在女性,其后果将更加严重,未经治疗的衣原体感染是导致盆腔炎、异位妊娠及不孕的首要原因。
多亏于对这种容易获得的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普查,有许多患者能得到诊断及使用抗生素治疗,这将大大有助于减少其传播,但是仍有许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染病,在2005年,尽管美国有将近一百万的衣原体感染被诊断出来,但专家估计每年实际的新感染病例可达二百八十万人。
这就意味着,几乎有2/3的感染患者不知道自身被感染并继续传播下去。专家特别关注那些不知情的男性患者会反复感染其女伴,新近研究表明在已经治愈的女性患者中,1/8的人会在一年内会被再次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
好消息!根据最新数字显示,由单纯疱疹病毒-II型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的患病率正在呈现下降趋势。通过检测49岁及以下人群的血液样本,HSV-2的发生现在比过去10年戏剧性地降低了19%。
有数种抗病毒药物被用来治疗HSV,目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开展一项全国性的研究来测试HSV疫苗。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专家们最为关注感染上HPV的女性患者,因为已知这种病毒可以引发宫颈癌;在男性,HPV也可以引起生殖器疣,并可增加罹患阴茎癌、肛门直肠肿瘤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有数以百万的男性病毒携带者该将此病毒传播给他们的性伴侣。根据CDC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六百万的美国人染上此病毒,最新调查也发现,将近48%的男性HPV的临床检测呈现阳性结果,这个数字大约占全体男性人口的8%。
一种新的疫苗被证实预防HPV感染非常有效。在2006年,CDC就推荐11到12岁的适龄女孩应常规给予注射该疫苗;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建议推荐注射疫苗年龄界限应扩大为9岁到26岁,当然,这个建议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它的确能有效地拯救生命,毕竟HPV是导致妇女宫颈癌的首要元凶!
梅毒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然而,预防此病并不是那么容易。上世纪90年代,梅毒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降到了最低,自那以后,它又重新慢慢升高。CDC的发言人詹尼弗?露丝称:“梅毒的发病率连续5年逐步上升。”仅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全国的梅毒发病率就跃升超过11%,在男性人群,其发病率在过去5年里飙升了70%之多。
对此,有诸多理由足以令人惊怵。未经治疗的梅毒可以破坏大脑、心血管系统和人体其它许多器官,更有甚者,梅毒患者罹患艾滋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5倍。
性传播疾病预防的“ABC”
如果认为那些关于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告诫是无可辩驳的,那你就错了!一直以来,就如同其他事情一样,它是政治上的一个“烫手山芋”。一部分人希望仅仅把焦点放在节欲及一夫一妻制上面,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更多的推广避孕套的使用。
为了让所有人在享受性快乐的同时,又能防止感染性传播疾病,公共卫生官员炮制了一个方便记忆的字首组合词??“ABC”,其中A(abstinence)代表“节欲”,B(be faithful)代表“忠诚”,C(condom)代表“避孕套”。
很显然,最简单有效的避免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方法就是避免性交;第二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冷静下来,开心地、忠诚地、由始至终地和一个健康的性伴侣生活,你能做到以上所说的那就最好不过了!但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许多人是性活跃者,他们拥有不止一个性伴侣,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你不清楚对方是否染病的情况下,使用避孕套是至关重要的。
避孕套在预防性传播疾病中作用如何呢?
目前在一家专门研究性传播疾病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家庭健康”的马库司?史泰博士是一名高级流行病学家,他说:“这个问题对于科学家来说非常难以回答。它不像实验动物一样能够细致操作,当你问到人们在卧室干什么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告诉你那些他们认为你想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社会意愿偏差”的问题。
而且,那些使用避孕套的人多是那种有多个性伴侣的,或者是在同性恋俱乐部与染病者交往的“高风险”性行为的人们,而更多的一夫一妻关系的人们并不使用,史泰说:“所以如果你简单地去问避孕套的使用情况以及以此作为预防性传播疾病作用的衡量,那么上述两种情况便把避孕套的真实有效作用贬低了。”
避孕套有效性的新证据
实际上截至前不久,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来证实避孕套能降低患特殊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一些“反套”势力利用此事实加以辩驳:“避孕套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但是最近的一项重要的新发现显示,使用避孕套确实能降低感染艾滋病及其它多种性传播疾病的风险。2006年一项由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其丈夫坚持用避孕套的妇女感染上人类乳头状病毒的人数比不用避孕套的那些妇女少一半;而那些坚持并小心使用避孕套的人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更是跌降了90%;当来自国际慢性病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回顾分析针对于淋病及衣原体的45项研究结果时,他们发现了避孕套亦能降低感染这两种病的风险这一可靠证据。
那么赞同使用避孕套是否会促使高风险性行为增加呢?这是多年以来那些不断宣扬禁欲的人们的一大担忧,然而从174项研究分析看来,鼓励使用避孕套并没有增加不安全性行为的现象发生。
基本而重要的是:虽然避孕套不能给你百分之百的保护,但是它确实能够有效地降低你及你的性伴侣的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
(罗健华 译 李正明 校)
TA的其他文章: